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更新时间:2024-07-09 00:49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位于河南省漯河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医学学科为主、工学学科及专业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公办普通医学高等专科院校,是省级文明单位,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办学历史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24年的“(美国)安息日教会善济医院护士学校”。

解放后善济医院更名为漯河市卫生院,护士学校并入漯河市卫生院开展培训。

1957年,独立为漯河市卫生学校。

1986年,改建成全日制卫生职业中专校。

1998年5月,河南省教委和省卫生厅组织的中专卫校办学条件评估中,名列同类学校第一名。

2000年6月,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同年10月被中国英语护理协会确定为河南省唯一的英护人才输出基地。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07年,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

2012年,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24项指标均一次性通过。

2013年,经河南省教育厅审批同意,新乡医学院与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举办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由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独立培养。

2016年1月,学校获2015年度漯河市社科工作先进单位。

2021年10月9日,漯河医专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项目奠基仪式在召陵校区隆重举行,漯河医专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项目开工。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设有10个教学系部,开设18个专业。

师资队伍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柔性引进哈佛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等海内外专家学者150余名为学校双聘学科带头人。食品营养与健康教师团队获得河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共有教职工3273人(含附属医院),专业技术人员2915人,专任教师727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266人,具有博士学位19人,硕士学位31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7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青年骨干教师15人,漯河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0人,河南省教学团队3个。

注:名单不全

教学建设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4个专业是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实训基地是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专业是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专业是全国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2个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服务项目,2个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有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获批国家级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资源库(主持单位),生理学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在线课程。

学校荣誉

合作交流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与美国、新西兰、马来西亚、匈牙利等国家合作开办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康复技术等专业,建立了由专科到本科、硕士研究生全过程培养的合作办学模式。

附属医院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总床位3500余张,第一附属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为以骨科为特色的三级综合医院,第三附属医院为漯河市康复医院、豫中南残疾人康复中心。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建有1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2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有国家临床药物实验基地、中国临床解剖培训中心、豫中南首家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获批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有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1个。

科研成果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自2015年以来,学校教师共承担省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634项,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5项;出版著作116部;发表科研论文3409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69篇;获得授权专利1092件,其中,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5件。

2014-2015年,该校省级立项课题32项,市厅级立项课题合计222项,校级立项课题62项,开展合作研究项目11项,各类成果合计229项目,其中,省级鉴定成果4项。论文发表总数1200篇;其中,SCI、EI等收录论文17篇;各类核心期刊267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61篇;主参编各类教材73部,109人次;编著49部;授权专利127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

学术资源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114.8万余册,各类期刊400余种,报纸40多种。设有医学书库、社科书库、综合书库、新区书库、新书书库。医学书库主要收藏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管理学、口腔医学等类文献;社科书库收藏主要包括文学、哲学、管理学、法律等专业文献;综合书库设有艺术、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学科的文献。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是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以医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主要开设栏目:论著、基础医学、临床研究、经验交流、综述、药学、护理、急诊经验、中西医结合、医技、医院管理、预防医学、医学教育、临床病理(病例)讨论、病例报告、国内外学术动态、食品工程等栏目。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主办有中华预防医学会主管的国家级期刊《中国误诊学杂志》设有:研究原著,综述与进展,教训分析,经验交流,临床合理用药, 护理研究,调查研究,病例报告等栏目。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徽志图案为正圆形,外圈与内圆为深蓝色,象征理想与广阔的发展前景。校徽中心图形由“L”、“M”构成,取意学校英文校名的字首,“L”的下半部变化成河水的形象,表达出学校处于沙澧之滨的地理属性。“L”与“M”构成为一个整体,又变化为船帆的形象,象征学校乘风破浪向更高更远的目标驶去。

精神文化

诚朴、精业

诚朴:“诚朴”作为校训,其中“诚”是核心,是根本。“诚”是维系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规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诚者,真也,“诚”的对立面是“欺”,“真”的对立面是“假”。“诚朴”要求人有独立人格,得势时不要霸道,不要仗势欺人,失意时不要媚俗,不要趋炎附势;为人处事,要有诚心正意,朴实无华,以诚相待。

精业:“精业”一词源自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精业”,即精通业务,精通专业。作为教师,要做到精业,一是要精通教育学及教学法,才能遵循教育的规律育人;二是要精通专业,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讲授的课程,一定要有广博的知识、精深的理论修养,并且烂熟于胸,才能熟能生巧,深入浅出地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三是要经常了解和熟悉本学科最新前沿信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四是要以科研促教学,对自己所学所授专业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有创新的见解,避免陈陈相因,人云亦云。作为学生,所谓精业,就是要对所学知识吃透弄懂,精益求精,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求真,求实,求新。

求真:“求”,就是探索、探求;“真”,又客观存在、诚实、确实以及清楚等基层意思。“求真”作为校风,意在勉励广大师生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做学问,都要以诚恳的态度,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精神,勇于实践、勤于探索、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真谛。没有这种精神,人的任何活动都不可能成功。

求实:“实”即“实事”。“求实”作为校风,意在勉励广大师生在教学、医疗、科研工作及学习中,要扎扎实实、矢志不渝地按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不夸大也不缩小。

求新:“新”意谓初出现的、好的、进步的。“求新”作为校风,意在勉励广大师生要注重知识更新,不拘泥于书本,不满足于师传;要勇于尝试,大胆创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厚德,博学,善教。

厚德:就是广大教师要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个人思想道德修养,打开“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追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境界。

博学:《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意谓做学问首先要博采众长,博览群书,不断拓展知识面,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同时,作为高校教师只有做到“博学”,才能为“善教”奠定基础、提供条件。

善教:古语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教”就是广大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基本规范,严于律己,业务上不断充实、提高,高标准施教,不敷衍塞责,甘于平庸。对学生既关心爱护,又严格要求,教书育人,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不严而过格,宽而无边。“善教”是教师的神圣而光荣的职责,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是高校各项工作围绕的中心。

勤思,明辨,笃行。

勤思:“勤”意谓努力、经常。孔子《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宋·程颢、程颐《二程集·畅潜道录》中说“学非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勤思”即努力进取,不断创新,不能安于现状,默守成规;世间万事皆学问,在学习中必须强调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否则就会迷失方向。

明辨:“明”意谓清楚地知道或懂得;“辨”意谓区别、辨别不同事物的特点。“明辨”取自《中庸·第二十章》中的“…明辨之”。“明辨”即告诫学生,学是越辨越明的,不辨,即使博学亦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在学习中,一定要深入分析事物的表象特点,才能正确区分其真假、是非、对错、好坏等。

笃行:《说文解字》对“笃”字的解释有两个意思:一为固也,二为厚也。《辞海》将“笃”解释为:“诚笃,忠实。”归纳来看,“笃”的涵义就是敦厚、诚实、忠信的意思。为人要有人品,做学问也要有“品格”。“行”近似于今天所言的“实践”。“笃行”取自《中庸·第二十章》中的“…笃行之”。“笃行”意思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究其意,就是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做人、做事、做学问;而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社团文化

2014-2015年,学校各级团组织广泛开展各类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结合“五·四”运动、烈士纪念日、端午节、毕业季、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了第五届大学生合唱比赛、“梦想与担当”演讲比赛、“传承五四薪火 展现青春风采”摄影作品展、青年影片展播、中华传统文化精选讲座、“成语故事表演”和“国学专题手抄报比赛”等一系列活动。

2020-2021学年,学校共有阳光环保社团、大学生心理协会、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社、图管会、DIY 手工社、JK 舞团、阳光环保社团、大学生心理协会、校传媒与校广播站、青年志愿者协会、漫空动漫社、大学生法律协会、梦幻妆典等注册大学生社团 35 个,其中志愿服务类社团9 个,专业型社团6个,文化艺术类 13 个,体育健身类 7 个。各类社团现有注册会员总人数2919 人。

现任领导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