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厦铁路

更新时间:2024-01-05 11:24

1905年,福建省华侨筹资组建铁路公司,先修漳厦铁路,自厦门岛对岸嵩屿起至漳州止,长45公里。1907年7月开工,1910年5月修至江东桥,长28公里,因营业不善,股款不继而中止。该路于1930年拆除。

历史沿革

一九一五年,福建都督许世英巡视漳厦铁路的合影。

这是一张刊登在民国四年出版的《闽海巡记》上的照片,照片是当时的福建都督许世英巡视漳厦铁路时拍摄的。漳厦铁路是我省建成最早的铁路,也是清末民初我省的一条铁路。

鸦片战争後,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福建的厦门被辟为五口通商之一,西方的现代工业由沿海逐渐向内地侵入我国。为振兴民族工业,促进福建交通事业的发展,福建的许多海外华侨和有识之士纷纷呼吁修建铁路。为此清政府於清光绪32年(1906年)在福州设立官商合办的“福建全省铁路有限公司”,拟议建造福州至马尾、泉州至安海、漳州至厦门三条铁路。清宣统元年(1909年)在地势较平坦的江东桥至嵩屿路段率先建成了我省第一条铁路———漳厦铁路,全长28公里。

“福建铁路公司”的总经理是闽侯人陈宝琛,铁路的建造资金以招募华侨入股为主,并从田粮、食盐税中加派路捐,前後共筹集资金213万两银元,清光绪33年(1907年)漳厦铁路开始动工兴建,清宣统元年(1909年)建成,宣统三年(1911年)通车营运。

沿线车站

漳厦铁路全线共设厦门、嵩屿、海沧、石美、江东桥漳州6个车站(其中厦门站和漳州站最未建设完成),此外还设有下厅、通津亭、后港溪、蔡店、吴宅、五旗及郭坑、浦南等停车台(又称旗站或乘降所)。

厦门站:站址在磁街码头,与嵩屿站海上运输连接,距离3.5公里。同时也是漳厦铁路厦门办事处的所在地。

嵩屿站:在海澄县东侧,是漳厦公路实际的起点站,北边为同安县。并在此建有长160米的专用码头一座。

海沧站:在海澄县内,距嵩屿站6公里,北边为灌口

通津亭停车台:在同安与龙溪的交界处附近,距嵩屿站14公里。

后港溪停车台:在龙溪县内,临近石美、角美,距嵩屿站16公里。

石美站:在龙溪县内,距嵩屿站17公里。

蔡店停车台:在龙溪县内,距嵩屿站20公里。

吴宅停车台:在龙溪县内,距嵩屿站25公里,距江东桥站6公里。

江东桥站:在九龙江边,距漳州市区17.5公里。乘客须转汽车才能抵达漳州,货物则多由电船与帆船沿九龙江运送。

历史发展

建成後的漳厦铁路,由于起点的江东桥站,距离漳州还有17公里的路程,终点站嵩屿距厦门也有3公里的海路,因此,漳厦铁路成了“前不过海,後不过江”的“盲肠铁路”。旅客、货物运输前後都要用车船转接,商民都感觉行旅不便,铁路开通後,即因客员稀少而连连亏本。民国初年,“福建铁路公司”把铁路设备卖给交通部,公司改为“漳厦铁路管理处”。当时交通部曾拟将火车路线延伸至漳州,以扭转亏损局面,但终因时局动荡、社会腐败而未能实现。1920年漳浮(漳州至浮宫)公路及随後的漳嵩(漳州至嵩屿)公路建成通车,并可接驳轮船至厦门,由漳州至厦门通过这种水陆联运,既快捷又方便。受此影响,漳厦铁路的营运再遭沉重的打击,1930年漳厦铁路终因不堪亏损而停止营业,抗战期间铁轨被国民革命军拆除和盗卖,至此,生不逢时的漳厦铁路终于在风雨飘渺的动荡年代裏消失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