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

更新时间:2024-10-19 21:44

漳州市,被称为“中国水仙花之乡”,中国福建省辖地级市。位于福建省南部,东邻厦门市集美区,北与龙岩市漳平永定等市县毗连,西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潮州市饶平县交界,东南与台湾省隔海相望。截至2024年9月,漳州市辖四区七县、五个开发区。面积为12607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漳州市常住人口506.3万人。漳州方言分漳州闽南话、客家话和少量的潮汕话。政府驻地漳州市胜利西路118号。

名称衍变

漳州,因唐代建造时州治地处漳江之畔而得名。

唐垂拱二年(686年)析南安郡南部地置漳州。州治设于漳浦县(今属云霄县)。唐《元和郡县志》:漳州,“因漳水而名。”漳水,即今云霄县东之漳江。漳江“溪水自西林而出,海水自铜山海门而入,清浊合而成章,故名”。又一说:“昔陈元光之父政至漳,曰此水如上党之清漳。”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据考古发现,漳州在距今约一万年左右已有人类活动,后成为闽越族部落支系。《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

漳州周时为闽族居地。战国时期,楚灭越后,越人大规模入闽,漳州为闽越族部落居地。

秦至隋代时期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闽越地划为闽中郡,漳州境域开始纳入秦中央版图。

汉时以梁山蒲葵关为界,初北属闽越国,南属南海国;改“封邦建国”为郡县制后,北属会稽郡冶县,南属南海郡揭阳县。

三国时期,北属建安郡东安县,南属南海郡揭阳县。

代,太康三年(282年)后,漳州境域北属晋安郡晋安县,南属南海郡揭阳县;咸和六年(331年)后,北属晋安郡晋安县,南属东官郡揭阳县。义熙九年(413年),析揭阳立绥安县后,漳州境域北仍属晋安郡晋安县,南属义安郡绥安县。

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析晋安县地置龙溪县兰水县,同属南安郡(龙溪置县另一说为梁大同六年即540年)。

代,开皇十二年(592年),并兰水、绥安2县入龙溪。从此,结束原漳州境域南北分属两郡的局面。

唐至清朝时期

唐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表奏朝廷建置漳州,并立漳浦、怀恩2县,州治在西林。因西林位于云霄境内漳江之畔,故取州名为漳州。陈元光为漳州第一任刺史。开元四年(716年),州治迁至漳浦县李澳川(今漳浦县绥安镇境内)。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划泉州之龙溪县来属,撤怀恩县并入漳浦县。天宝元年(742年),州改称郡,漳州改称漳浦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漳州。大历十二年(777年),划汀州之龙岩(初名新罗)来属。贞元二年(786年),州治迁龙溪县桂林村(今芗城区)。南唐保大四年(946年),改漳州为南州。唐天宝十年(751年),辖漳浦、龙溪2县。

宋乾德四年(966年),南州复名漳州。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划泉州之长泰县入漳州,时漳州下辖龙溪、漳浦、龙岩、长泰4县。

元至治二年(1322年),置南胜县。至正十六年(1356年),南胜县改称南靖县。元末,漳州辖龙溪、漳浦、长泰、龙岩和南靖5县。

成化七年(1471年),析龙岩九龙乡居仁等5里立漳平县。正德十三年(1518年),析南靖县之清宁、新安二里共12图建平和县。嘉靖九年(1530年)立诏安县。嘉靖四十五年,改龙岩集贤里之东、西洋巡检司为宁洋县;农历十二月(1567年1月),析龙溪县、漳浦县建置海澄县。至此,漳州辖龙溪、漳浦、龙岩、长泰、南靖、漳平、平和、诏安、海澄、宁洋10县。

雍正十二年(1734年),龙岩县升为福建直隶州,并析漳平、宁洋两县属之。汀漳道改为汀漳龙道,辖汀州、漳州两府和龙岩直隶州,治所仍设在漳州。乾隆八年(1743年),裁龙溪柳营司,设石码厅,派驻通判。嘉庆三年(1798年),划平和县25保、诏安县2保13村,并云霄镇30保为云霄厅。至此,漳州府辖7县2厅。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被推翻,九月二十一日(11月11日),漳州光复,并成立中华民国漳州府。十月初九(11月29日),废府为道。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漳州府属福建西路。翌年3月,改云霄厅为云霄县。民国3年,改福建西路为汀漳道,定道署于龙岩县,因道署未成,道尹暂驻龙溪县。原漳州府辖地属汀漳道。

民国5年(1916年),析诏安县地东山岛、古雷半岛及其周围诸小岛立东山县。民国17年(1928年),析龙溪县二十五都的浦西、桃源、归德、迎富、升平、龙岭、宜招、华丰、珍山、大深、蓬莱大坑及二十三、二十四都的银塘、沙建、寨坂共14保,同时将安溪县宗信、龙涓等地并入,置华安县。民国23年(1934年)7月,福建实行督察专员制,全省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漳属除华安外9县属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在漳浦。华安县划入第七行政督察区。

民国24年(1935年)10月,全省改为7个行政督察区,漳属除华安外均属第五行政督察区,华安县属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25年(1936年)8月,划龙溪县的石码区及浒茂、乌礁二洲,置石码特种区(与县同级),直隶省府及第五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1938年)1月,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漳浦移驻龙溪。同年8月,石码特种区改为普通区,并入龙溪县。民国35年(1946年),全省划分为9个行政督察区,第五行政督察区辖龙溪、漳浦、诏安、海澄、云霄、长泰、东山7县,南靖、平和2县划属第六行政督察区。

民国36年(1947年),全省行政督察区及辖县重新调整,第五行政督察区辖龙溪、漳浦、长泰、南靖、平和、诏安、海澄、云霄、东山、华安10县,专员公署仍驻龙溪。

1949年9月19日,漳州城解放,漳属各县亦先后解放。9月26日,将原第五行政督察区改为第六行政督察区,设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年3月,改第六行政督察区为漳州行政督察区,辖10县。1950年9月,改称龙溪区。1951年6月,析龙溪县城关一、二区置漳州市(县级)。

1955年3月,改龙溪区为龙溪专区,成立龙溪专员公署。1960年8月,龙溪、海澄两县合并为龙海县,县城设在石码镇。1967年4月,驻漳支左部队成立龙溪专区军事管制委员会,实行军事管制。1968年5月15日,成立龙溪专区革命委员会。1970年9月,龙溪专区改称龙溪地区。

1978年3月29日,撤销龙溪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龙溪地区行政公署。198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设立地级漳州市,原县级漳州市改为芗城区。1993年5月12日,龙海县撤县设市(县级)。1997年1月1日,析芗城、龙海部分成立龙文区。至此,漳州市辖2个区、1个县级市和8个县。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漳州市位于福建省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3°34′-25°15′、东经116°54′-118°08′。东邻厦门市集美区,东北与厦门市同安区泉州市安溪县接壤,北与龙岩市漳平永定等市县毗连,西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潮州市饶平县交界,东南与台湾省隔海相望。漳州市陆域南北长187千米,东西宽127千米,面积1.26万平方千米。拥有海岸线715千米、岛屿143个,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千米。

气候

漳州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北有高山阻挡寒流侵袭,南有海洋调节,所处纬度较低。靠近北回归线,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然降雨的年际与季节变化大。旱涝灾害交替出现,地理分布也不均匀,雨量山区多,沿海少,夏季台风活动频繁,既带来降雨,也往往带来洪涝灾害与风暴潮。截至2021年,漳州市平均气温23℃,年日照2035个小时,雨量充沛,年平均相对湿度73.0%,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左右,是个天然“大温室”。

地质

漳州内陆域地质受印支、燕山、喜马拉雅山等期造山运动影响,构造十分复杂,总的地质构造受北东向华夏式、北北东向新华夏式与北北西向太义山式控制。北部地区沉积岩褶皱为主,断裂次之,中南部岩浆岩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力学性质以压扭性为主。山地组成物质以中生代火山岩与燕山期花岗岩为主,岩性坚硬,抗蚀力强,大多沿节理风化崩裂,形成陡峭山峰。

漳州海域地质以滨海断裂带为界,断裂带呈北东向,从兄弟屿通过,大致平行于海岸线,两侧地质迥异。北侧地质是大陆延伸部分,南侧属南海亚板块。

地形地貌

漳州境域内多山,地形总的是西北高,东南低,博平岭山脉横亘于西北部边界,戴云山余脉深入北部境内。平和县大溪、安厚、国强、霞寨,南靖县南坑、船场一线以西,南靖书洋,平和芦溪、长乐、九峰一线以东地区,为全市地势最高处,也是九龙江西溪、漳江、东溪、芦溪、九峰溪等河流的发源地。沿海地区的乌山山脉与梁山山脉直逼海岸。

漳州南部的龙海、漳浦、云霄与诏安4县濒海,东山原为一岛县,20世纪60年代初建成八尺门海堤后,已有陆路与大陆相通,成为人工半岛。海岸线曲折,多港湾,从九龙江口至诏安与广东饶平的海岸分界点,海岸线总的走向呈北东向,正面宽约128千米,海岸线长631千米。有12个较大海湾与河口湾。海岸类型齐全,有岩岸、泥岸、沙岸和河口平原海岸,以及人工海岸。辖区内有502个岛屿礁石。

水文水利

地表水

漳州境内水系发达,河流走向为北西和北东向,主流多与山脉走向垂直,支流与山脉走向平行,形成格状水系网。河流多发源于境内,属山溪型外流河。九龙江是漳州第一大河,福建省第二大河。水量丰富,年径流量稳定,年内季节性变化甚大,丰水期径流大,枯水期径流小。东溪漳江鹿溪等河流的流程短,流域小,河道比较平缓。全市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1条。芦溪、九峰溪流入韩江,其余都在境内入海。

九龙江:位于福建省南部,《八闽通志》有九龙戏于江的记载,九龙江因而得名。江由北溪、西溪、南溪组成,流域面积14741平方千米,其中漳州境内流域面积7566平方千米。北溪为九龙江干流,河长274千米。

东溪:发源于平和大芹山南麓,经大溪乡流入诏安县境,称石陂面河,在官陂下葛圩与庵下溪合流,以下称为东溪。向南流至太平乡汇金溪,向东南至新安纳湖内溪,集赤水溪,在诏安城关分出浒溪支流,到澳仔头有支流西溪汇入,并与浒溪合流注入宫口湾,流域总面积1066.9平方千米,河道长度93千米。

漳江:漳江位于云霄县境内,自北向南贯穿全县,呈向心状水系。干流全长66.2千米,流域总面积1038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安厚溪、车圩溪、火田溪、南溪和山美溪。干流发源于平和国强乡顶城村西南2千米多处大档尖东侧山凹中,经平和水口进入云霄县境,原流经车墩至峰头汇安厚溪,1989年底建成峰头水库以后,水库回水马铺溪至观音亭、安厚溪至龙透,两溪分别汇入峰头水库,水库以下在上河汇车圩溪,在莱埔汇火田溪,在下楼汇南溪,在云霄折向东南,在下尾分南、北江绕佳洲,在南洋汇合,至竹塔入海,近年由于竹塔至荷步间内湾被围垦,出海口已推进到湖丘至下寨一线。漳江实际上是条双源河流,从峰头汇合口起算,安厚溪长度与马铺溪等长,安厚溪发源于平和灵通山狮头咀尖南麓一绝壁下。

鹿溪:鹿溪在漳浦县境内,独流入海,干流全长54千米,平均坡降9.1‰,流域面积643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龙岭溪、盘陀溪、割后溪、龙潭溪、申内溪、万安溪和城关后溪。干流发源于平和南胜乡矾山东南麓,从五寨侯门流入漳浦,经石榴绕县城由旧镇入海。

韩江支流:芦溪和九峰溪流入韩江,从广东入海,境内流域面积878.2平方千米;芦溪发源于平和双尖山北麓,由平和县西北部自北向南流经芦溪、长乐,至良坝,进入广东大埔纳入韩江支流,境内流域面积510平方千米,河长52.8千米;九峰溪发源于平和崎岭上官峰后双坑北的一个海拔1057.1米无名峰南麓。溪向南流经崎岭、九峰后转入广东大埔与芦溪汇合流入韩江干流。境内流域面积368.2平方千米,河长40.7千米。

此外,沿海还有浯江溪、佛昙溪、梅洲溪、赤湖溪、杜浔溪等小河。

海水

漳州岸线北界以九龙江口中心线与厦门分界,南面与广东交界,海上尚未明确标界,东如以海峡中线分界,海域面积约18600平方千米略大于陆域面积。漳州市海域属台湾海峡大陆架浅海区,水深最深不超过60米,最浅处(在台湾浅滩)水深仅9米,一般水深40米左右,海底较平坦,是底拖网作业的良好渔场。海岸线总长631千米,其中大陆岸线519千米,岛屿岸线112千米。

截至2022年,漳州市有大型水库3座,中小型水库515座,总库容13.81亿立方米;过闸流量5立方米/秒及以上的水闸458座(大型7座,中型47座);大中型灌区共24个,设计灌溉面积114.98万亩。其中大型灌区1个(北引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0.2万亩;中型灌区23个,设计灌溉面积84.78万亩。

截至2024年3月,漳州计划实施的70个重大水利项目共划分为7种类型,包括19个流域防洪防潮工程、20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9个流域综合整治工程、2个城区内涝防治项目、6个蓄水工程、4个引调水工程和10个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工程。

漳州市东南部沿海地区九龙江调水工程作为国家水网规划重点项目闽西南水资源配置工程“两闸三线”中的“一线”,是漳州历史上实施的最大水利项目,近期概算总投资51.1亿元。工程分三期进行建设,线路总长度124千米,涉及4个县区17个乡镇,项目将为漳州东南部沿海重要产业园区的企业提供坚实的用水保障,现部分工程已通水,累计完成投资16.35亿元。

西溪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是“两闸三线”中的“一闸”,概算总投资6.8亿元,水闸为大(1)型水闸,单孔净宽14米,共设27孔。工程完成后可恢复并提升西溪水闸原有的防洪、挡潮、灌溉及生态景观蓄水、供水、通航等多种功能,现部分工程已验收并投入使用,累计完成投资3.6亿元。

2024年6月,福建省漳州市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方案》,漳州市将重点实施预防保护、绿色发展、重点治理和示范引领四大工程,“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10万亩,水土保持率达90.49%以上;到2035年年底,水土保持率达92.91%以上。

土壤

漳州土壤类型共有8个土类22个亚类67个土属70个土种。按土类分布面积由大至小排列顺序为:红壤、赤红壤、水稻土、海滨盐土、海滨风沙土、冲积土、黄壤、紫色土。自然土壤(包括赤红壤、粗骨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红壤、山地草甸黄壤、酸性紫色土、冲积土、滨海风沙土、滨海盐土等亚类)总面积1278.6万亩,其中砖红壤性红壤为境内地带性土壤。耕作土壤(包括潴育型、淹育型、潜育型、渗育型、盐渍型5个水稻土亚类和赤土、红土、风沙土、埭土、紫泥土)总面积316.96万亩。其中水稻土面积最大。

赤红壤又称砖红壤性红壤,主要分布于丘陵台地。赤红壤分布区植物生长量大,生物循环旺盛。但由于人为因素长期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导致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形成较多的红壤性土和石质土。按土壤的发育程度和属性,赤红壤分为赤红壤和赤红壤性土两个亚类。赤红壤具有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优势条件,但肥力较低,水土流失严重。

红壤属于中亚热带的地带性土壤。在境内主要分布于300米至800米的高丘低山。红壤的风化淋溶程度比赤红壤弱,黏土矿物以高岭土为主,游离铁可占土体全铁的55%至76%,在湿热条件下,赤铁矿被水化,土体呈黄红色,形成黄红壤或水化红壤。红壤性土分布于低山丘陵坡地或山顶,由于土壤侵蚀,相对成土年龄短,发育程度低,土层浅薄,地表石砾碎石多。红壤是发展林业和茶叶生产的重要基地。但红壤区土层浅薄,养分缺乏,酸性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生产力低。

黄壤分布于境内西北部1000米以上中山顶部,只有一个亚类山地草甸黄壤。表土为灰棕至黄棕色,心土及底土为棕黄色,呈中酸性,多含碎块及核粒,质地多为中壤土至重壤土或轻黏土。生长在黄壤土的植物以常绿阔叶灌木及草类为主,适宜发展经济林木。

自然灾害

漳州市,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强对流、干旱、高温和低温霜冻等,其中,主要以台风、暴雨和强对流为典型的灾害性天气。汛期受台风暴雨影响,区内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

漳州洪涝灾害频繁。新中国成立后,西溪发生较大洪水8次,其中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4次,80年代4次,以1960年“六九”洪水灾情最重,洪峰流量达6140立方米/秒,相当于“三十三年一遇”,由于50年代兴建的防洪堤尚未建成,洪水泛滥,漳州平原一片汪洋。北溪发生2次大洪水,最大也是1960年“六九”洪水,洪峰流量达9400立方米/秒,相当于“五十年一遇”,其次为1961年9月13日,洪峰流量达8930立方米/秒。长泰龙津溪和诏安东溪的最大洪水也是发生在1960年6月9日,龙津溪洪峰流量达2740立方米/秒,相当于“五十年一遇”;东溪洪峰流量达3160立方米/秒,约相当于“五十年一遇”,灾情都很严重。

新中国成立后,以1959年8月23日3号台风(12级以上)正面袭击龙海,大部分海堤被摧毁,灾情最重。其次是1983年7月25日4号台风在漳浦登陆,近中心风力超过40米/秒;1990年6月29日6号台风,近中心风速达43米/秒,在东山澳角一带滞留5个小时,都造成很大损失。

新中国成立后,修建大量水利工程,灌溉用水逐年改善。40多年来,以1954年秋旱、1960年和1963年春旱最为严重。1962年10月中旬至1963年6月中旬,连续240多天未下过透雨,九龙江西溪最枯流量只有2.71立方米/秒,北溪也仅22.1立方米/秒,其他大小河流都断流或接近断流,山塘水库基本干涸。全区有12万余人缺水饮用,春收作物受旱28.78万亩,绝收10.88万亩;早稻无法插秧11.39万亩,插后受旱77.59万亩,其中绝收13.68万亩,农地受旱43.34万亩。

民国7年(1918年)2月13日14时07分13秒,东山城州岛(与广东南澳临近)发生强震。震级Ms7.3,震中烈度10度。震源深度约18公里。漳州震害严重当日下午1点半、2点、3点、4点连震,夜续震10余次。自14日至20日均震。武庙屋檐掉下。南山寺塔顶石球坠落,牌坊损坏。市尾华表震倒。九龙江旧桥、新宅堤等多处发生地裂,裂宽20厘米至50厘米,长20米至50米,走向NE25°。芝山南麓今胜利路裂宽60厘米至70厘米,长6米至7米,EW走向。诗浦地裂尤甚。圆山裂宽50厘米,震后慢慢合拢。地裂多有喷水冒沙,有的井水震时水位上升1米多高。民有压死者。连震40多天,稍停,于4月17、18两日再轻震。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截至2022年全市境内地表水资源量为105.23亿m3,折合年径流深为819.1mm,比上年多110.6%,比多年平均值少13.8%;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各县(区)偏差-35.6~1.0%。行政分区中,平和县的地表水资源量最多,为21.43亿m3,占全市境内地表水资源量的20.4%;漳州开发区最少,为0.27亿m3,仅占全市境内地表水资源量的0.3%

截至2022年全市境内水资源总量105.8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5.23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30.83亿m3,地下水和地表水不重复计算量0.58亿m3。全市平均产水系数为0.51,平均产水模数为82.4万m3/km2。

2022年外市入境水量为70.46亿m3。其中:从龙岩市、泉州市流入九龙江的水量为70.03亿m3,从龙岩市流入梅潭河的水量为0.43亿m3。

2022年从漳州市流出的水量为165.77亿m3。其中:从梅潭河流入广东省的水量为6.34亿m3,境外引水量为4.02亿m3(厦门引水),入海水量为155.41亿m3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03月,漳州市有耕地面积113.17万亩,园地444.90万亩,林地991.22万亩,草地11.58万亩,湿地34.52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49.74万亩,交通运输用地44.02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1.61万亩,其他土地32.96万亩。

矿产资源

漳州市已发现矿产41种(含11亚种),经过地质勘查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36种(含11亚种),其中,优势、特色矿产有:天然石英砂、花岗岩、华安玉、银、金、铜及铅锌等金属矿、高岭土、地热、矿泉水等。

生物多样性

截至2020年3月,漳州有记录的陆生野生动物包括兽类25种、两栖类14种、爬行类25种、鸟类158种、昆虫2000余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有7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60种。

漳州境内植物种类众多,除盛产大米青梅甘蔗花生烟叶黄麻茶叶外,还有水果、蔬菜、花卉、药材和其他特产。

其中水果有47种,330多个品种。春有枇杷杨梅、越冬柑桔香蕉;夏有桃、李、荔枝、龙眼、西瓜、芒果、番石榴、凤梨;秋有天宝香蕉平和蜜柚、华安橄榄、梨、余甘、黄皮弹、柿子;冬有芦柑、红桔、橄榄、果蔗,不一而足。

蔬菜有35种,108个品种,冬春有葱、蒜、韭菜、菠菜、芹菜、芥菜、包菜、花菜、大白菜、萝卜、西红柿、荸荠等;夏秋有冬瓜、丝瓜、南瓜、葫芦、八角瓜、青刀豆、豆角、空心茶、油菜、茄子、洋葱、莲藕等。

花卉有1200多个品种,如水仙、红梅、腊梅、山茶、建兰、海棠、玫瑰、月季、菊花芍药、含笑、玉兰、瑞香、杜鹃、桂花、马蹄香、七里香、大丽菊、树兰、三角梅、扶桑、芙蓉等,不胜枚举。盆景盆栽则有罗汉松、石柳、古榕、文竹等。

药材有200多种,如茯苓生地淮山郁金砂仁肉桂巴戟一见喜金线莲金银花天门冬勾藤山栀子、黄莲、沉香仙鹤等。

其他草本、木本、藤本植物有1000多种。南靖县和溪乡六斗山的亚热带雨林,面积20公顷,其中热带亚热带植物达1050多种,诸如桃金娘科、番荔枝科、野牡丹科、豆科、芸香科、无患子科、紫金牛科、夹竹桃科、山毛榉科等。

其中最具有特色和富有经济价值的是红栲、黄杞以及橡胶植物花皮胶藤。南靖县南坑乡大岭一带,也保留着大片比较完整的亚热带雨林植被,面积2666多公顷,素有“树海”之称,是福建省仅有的面积最大的一片。十多种稀珍植物如桫椤、建柏、宿轴木兰,包括“人面竹”、“四方竹”、“银练竹”、“金丝竹”等稀有珍贵竹子品种,已列作国家和省保护对象。

截至2022年2月,漳州林地660811.18公顷(991.22万亩)。其中,乔木林地525705.06公顷(788.56万亩),占79.6%;竹林地58378.79公顷(87.57万亩),占8.8%;灌木林地4643.35公顷(6.96万亩),占0.7%;其他林地72083.98公顷(108.13万亩),占10.9%。林地均分布在年降水量800mm(含800mm)以上地区。南靖、平和和华安3个县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市林地的54%。

草地7718.66公顷(11.58万亩)。其中,人工牧草地2.54公顷(38.1亩),占0.03%;其他草地7716.12公顷(11.57万亩),占99.97%。

水产种类颇丰,闽南渔场广阔,沿海水产资源有各种鱼、虾、贝、藻等400多种。鱼蟹虾类有长毛对虾、斑节对虾、鹰爪虾、龙虾、梭子蟹、青蟹、锯缘青蟹、祭鱼、青鳞、鲻鱼、银鱼、丁香鱼、凤尾鱼、黄鲷、黑鲷、勒鱼、石斑鱼、蛇鲻、鲂鱼、玫瑰鱼、圆鱼、小公鱼、海鲳、海鳗、鳞鱼、罗非鱼、马鲛、真鲷、二长棘鲷、蓝圆鱼、沙丁鱼、乌贼、章鱼、鱿鱼等;贝类有牡蛎、泥蚶、虫益蛏、扇贝、鲍鱼、江瑶贝、翡翠贻贝、蛤、螺等;藻类则有海带、紫菜、江离、海萝、羊西茶、铁西菜、浒苔、马尾藻等。

截至2022年漳州市共有15个自然保护区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名录,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2个,县级1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8340公顷,约占国土面积2.25%。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9月,漳州现辖四区七县、五个开发区(投资区、高新区),即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区、长泰区、漳浦县、云霄县、诏安县、东山县、平和县、南靖县、华安县、漳州开发区、常山开发区、古雷开发区、台商投资区、漳州高新区。共下设123个乡镇街道,2075个村(社区),其中村1556个,社区519个。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漳州市常住人口为5054328人。

截至2023年末,漳州市常住人口506.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25.0万人,城镇化率为64.2%。全年出生人口3.6万人,出生率为7.11‰;死亡人口3.9万人,死亡率为7.70‰;自然增长率为-0.59‰。年末户籍人口数为524.8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35万人,下降4.5%。

参考资料来源:

民族

漳州古代居民属于闽越族,居民主要为汉族,共有畲族、回族、高山族等53个少数民族。畲族人口居全省第二位,是大陆高山族人口最多最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7.7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6%;其中畲族人口6.66万人。

语言

漳州方言分漳州闽南话、客家话和少量的潮汕话。

唐朝陈元光所率开漳将士大部分来自中原,他们通用中原的河洛话,亦称河佬话;故早期戍守闽粤的中原府兵后裔也自称为“河佬”。他们入闽后大都屯居福建沿江、沿海平原地带,河洛话便逐渐成为闽南本土通行的话语,这就是后代流行于漳州大部分地方以及厦门、泉州和包括龙岩新罗,漳平一带,广东海陆丰(今汕尾)的闽南话,随着众多开漳将士后裔陆续自闽南播迁开去,河洛话(即闽南话)成了中原南下的群体标志,早期播迁入粤者称为“河佬话”或“福佬话”;后期播迁入台湾称为“闽南话”或“台湾话”,传入东南亚及海外者称为“唐人话”。追本溯源,不管是闽南话、河佬话、福佬话,还是台湾话或唐人话,都与唐初开漳将士传播的中原话、河洛话一脉相承。

漳州的南靖、平和、云霄、诏安等县还有不少客家镇、村,有客家人几十万,使用受漳州话影响的客家话。客家话是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一种声调语言,是汉族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和进行身份辩识的工具之一,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客家方言可细分为:北片客家方言,南片客家方言。南片主要包括广东、广西、福建东南部、台湾的客语,香港、澳门和海外的客语也属南片。土语词汇多且词汇内部一致性较高,入声保留较为完整。

在漳州的南靖、平和、诏安等县的边地少量使用。潮汕方言属于中国七大方言之一的闽方言,是闽方言中的闽南方言,与同属闽南方言的厦门话、泉州话、台湾话也有差别。潮汕方言是现存最古老的汉语方言之一,它保留了古代汉语的许多特点,是语言的“活化石”。

宗教信仰

新中国成立后,漳州宗教组织的正常活动,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保护和支持,天主教、基督教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1950年春,漳州基督教、天主教、佛教联合成立漳州市宗教联合会。1951年8月后,分别成立漳州市佛教协会、漳州圣教革新推进委员会。1954年,漳州市圣教革新推进委员会进行改组,成立漳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1957年成立漳州市天主教爱国会。1987年成立基督教协会。2000年成立漳州市道教协会。

截至2020年9月,漳州市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四大宗教,有市级爱国宗教团体5个、县级爱国宗教团体28个。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有490处,其中佛教231处、道教78处、天主教29处、基督教152处。

政治

经济

综述

漳州市已形成石油化工、特殊钢铁、装备制造、食品工业“四大”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4+4”产业格局。

2023年,漳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28.43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9.34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2694.45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2434.64亿元,增长6.5%。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0.5:47.6:41.9调整为10.5:47.0:42.5。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3087元,增长6.0%。

截至2024年,漳州市贯彻落实“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立足漳州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重点打造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3大战略支柱产业,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海洋高新、数字服务四大战略特色产业,超前谋划未来产业,构建“3+4+X”的产业体系。

参考资料来源:

第一产业

漳州资源优势,重点扶持水果、蔬菜、茶叶、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如:云霄的枇杷、龙海的杨梅、平和的蜜柚、南靖的香蕉、华安的沃柑等。此外,还形成了漳州水仙花、蝴蝶兰、双孢蘑菇、白背木耳、天宝香蕉、平和琯溪蜜柚、云霄枇杷、诏安青梅、东山水产品、南靖麻竹笋和金线莲等县域特色农业“名片”。

农业

截至2023年,漳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17.88亿元,比上年增长5.5%。粮食总产量42.12万吨,增长0.2%;油料产量3.34万吨,增长2.5%;糖料产量3.44万吨,下降2.0%;茶叶产量7.26万吨,增长6.8%;园林水果产量443.24万吨,增长6.8%;蔬菜产量262.85万吨,增长2.4%;食用菌产量48.69万吨,增长5.9%。

畜牧业

截至2023年,漳州市肉类总产量46.94万吨,比上年增长13.5%。禽蛋产量11.27万吨,增长30.3%。牛奶产量2.56万吨,增长3.2%。年末生猪存栏168.70万头,增长14.8%;生猪出栏276.64万头,增长14.9%。木材产量240.63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3%。

截至2023年,漳州市水产品总产量219.82万吨,比上年增长4.4%。近海捕捞31.37万吨,下降1.3%;远洋捕捞0.40万吨,增长100.0%。海水养殖152.93万吨,增长5.0%;淡水捕捞1.43万吨,增长1.1%;淡水养殖33.68万吨,增长6.7%。

林业

截至2023年,漳州市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8.71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6万亩。木材产量240.63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3%。

第二产业

“十三五”以来,漳州市重点培育发展的产业主要是食品、装备制造、钢铁、石化、电子信息、钟表、造纸、汽车汽配、生物医药等。

钟表产业是漳州市特色优势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漳州已成为中国电子石英钟的生产、销售基地,也是全球中低端钟表的生产基地。全市现有规模以上机械装备企业444家,2018年规模工业产值1002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17.8%。多种产品被确认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或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

工业

2023年,漳州市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8.2%,股份制企业增长5.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6%,私有企业增长2.9%;分轻重行业看,轻工业增长3.2%,重工业增长7.3%;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9.9%,制造业增长5.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

截至2023年末,漳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2690家,比上年末增加161家,其中,年产值超5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分别为186家、10家和6家。规模以上工业的34个行业大类中,有9个行业增加值增速在两位数以上,其中,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39.3%,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32.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6.4%,石油加工、炼焦和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25.8%,非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均增长19.9%。

建筑业

2023年,漳州市建筑业增加值689.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861家,比上年增加74家,资质建筑业总产值增长8.7%,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1.3%;非国有控股建筑企业增长8.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5310.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实现利润总额376.41亿元,增长25.2%;实现利税484.65亿元,增长7.0%。产销率为95.5%,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漳州市第三产业为: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食品产业是漳州的优势产业,也是漳州的支柱产业。罐头是漳州食品的主打产品,漳州罐头产业链条完整,享有“中国罐头之都”美誉,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10,出口量连续35年居全国第一;环东山湾区域水产品加工业是中国最大水产品加工出口集群,年出口货值超26亿美元,约占全国七分之一。休闲食品也是漳州食品的重要内容,龙海市2017年获评“中国休闲食品名城”,其中以糕点、饼干为主的焙烤食品制造业规模位居国内前列。

截至2023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23.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85.29亿元,增长12.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04.45亿元,增长16.2%;金融业增加值241.76亿元,增长8.5%;房地产业增加值301.43亿元,下降1.5%。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3.8%。

贸易

2023年,漳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0.09亿元,比上年增长9.2%。分规模看,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496.40亿元,增长9.4%;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583.70亿元,增长9.2%。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家具类零售额8.88亿元,比上年增长9.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17.68亿元,增长10.9%;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130.43亿元,增长18.1%;通讯器材类零售额5.32亿元,增长6.0%;汽车类零售额109.79亿元,增长4.3%;金银珠宝类零售额0.97亿元,增长2.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2.97亿元,下降6.6%;化妆品类零售额3.32亿元,增长11.6%;日用品类零售额18.79亿元,增长7.8%;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68.47亿元,增长5.1%;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0.52亿元,下降43.5%。全年限额以上商品网上零售额65.86亿元,比上年增长8.1%。

2023年,漳州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3.04万户,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0.05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80.87万户。

对外经济

2023年,漳州市进出口总额1218.1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出口857.3亿元,增长5.3%;进口360.9亿元,下降6.3%。进出口顺差496.4亿元,比上年增加17.2亿元。主要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228.47亿元,下降2.3%;农产品出口306.13亿元,增长7.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2.74亿元,下降23.9%。主要出口目的地中,出口美国155.77亿元,下降7.2%;出口欧盟95.50亿元,下降2.7%;出口东盟264.86亿元,增长19.3%。

2023年,漳州市新设外资企业167家,合同外资8.2亿美元,下降56.5%。实际使用外资(商务部口径)4.06亿美元,增长2.4%。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3.4亿美元,增长6.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966万美元,增长46.5%。全年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114万美元,增长58.2%。

公共预算

 截至2023年漳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07.8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9.3亿元,增长11.5%;上划中央收入128.5亿元,增长42.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1.77亿元,增长4.0%。全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416.85亿元,比上年增支22.4亿元,增长5.7%,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为79.9%。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漳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8.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8.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7%。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6.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9.7%。

房地产业

2023年,漳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24.1%,其中,住宅投资下降23.6%。房屋施工面积下降15.1%,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下降16.4%。新开工面积下降33.9%,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42.8%。房屋竣工面积下降4.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下降4.6%。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9.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8.4%。

金融保险业

2023年,漳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884.0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7%,比年初增加509.52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331.23亿元,增长13.7%,比年初增加642.44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063.89亿元,增加327.15亿元;县域贷款余额1846.55亿元,增加297.02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42.38亿元,增加220.84亿元。

2023年,漳州市内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04.8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寿险保费收入50.1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23.3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31.4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9.6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8.9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11.9亿元;财产险赔款18.8亿元。

邮政通信业

2023年,漳州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1.37亿元,比上年增长24.4%。邮政函件业务110.60万件,包裹业务6.43万件,快递业务量57883.85万件。电信业务总量49.57亿元,增长10.7%。全市电话用户总数622.1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558.38万户。电话普及率为122.77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39.6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9.95万户。

旅游业

2023年,漳州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7451.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3.0%;接待入境游客8.46万人次,增长333.2%,其中,接待外国人3.2万人次,增长214.7%;台湾同胞2.94万人次,增长284.6%;港澳同胞2.32万人次,增长1259.2%。全年旅游总收入835.4亿元,增长60.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833.62亿元,增长60.3%;国际旅游收入0.25亿美元,增长488.3%。年末A级旅游景区36家,比上年末增加6家。

经济开发区

截止2020年,漳州市现有工业园区21个,其中国家级4个(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高新区);经省政府确认且列入省级开发区名录的8个(金峰、蓝田、长泰、古雷港、常山、华安经济开发区和诏安、平和工业园区);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9个(漳浦绥安经济开发区、云霄云陵工业开发区、龙海经济开发区创业园、南靖高新园、龙海东园工业区、漳浦赤湖工业园、诏安金都工业集中区、漳浦前亭工业园、漳浦万安工业园等,其中绥安、云陵开发区分别与古雷港、常山开发区共用省级开发区牌子)。

社会事业

教育

2023年,漳州市新建、改扩建学校70所,新聘教师1913人。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18.50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所。新招研究生857人,普通本专科生37040人。年末有普通高等学校7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6所,普通高中77所,普通初中133所,普通小学811所。

医疗

截至2023年末,漳州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056个,卫生机构床位30513张,其中,医院92个,卫生院105个,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8361张。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5045人,其中医生12782人,注册护士15501人(不含第909医院)。

科技

截至2023年末,漳州市拥有12个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25个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国家级、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分别为2家、53家。高新技术企业882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6家。有效专利47014件,比上年增长8.5%,其中,有效发明专利3876件,增长19.9%。

截至2023年末,漳州市共有地震前兆台站(点)172个,其中,测震台站4个,强震台14个,GPS观测台8个,烈度速报台13个,台阵1个(含16个子台),伸缩仪观测台1个,重力仪观测台1个,地磁观测台2个,地下流体观测台1个,流动地磁13个,流动重力33个,流动水准观测场地5个,流动GPS观测点20个,宏观观测点41个。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漳州市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馆13个,博物馆14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279.09万册。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演出972场。年末共有电影放映单位数34个,年度电影票房1.11亿元。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台9座。年末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9.8%,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9.8%。全年出版报纸(不含校报、副版)1种,总印数2350.16万份;期刊1种,总印数2.16万册。

国家一级图书馆:漳州市长泰区图书馆、漳州市龙海区图书馆

体育

2023年,漳州市举办赛事活动347项次,比上年增加116项次。参与总人数达到17万人次,增长62.4%。获得国内最高水平比赛奖牌12枚,其中,金牌4枚,银牌5枚,铜牌3枚。体育产业专项资金规模达400万元。

漳州体育训练基地一直是中国女排的训练基地,1976年,中国女排国家队经过千挑万选,在漳州重新组建。随后,中国女排曾获得世界“五连冠”。自1976年第一届中国女排在漳州组建后,女排每次大赛前都将漳州作为最后的强化训练营地。同时,这也是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中国女排训练基地。

人民生活

2023年,漳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27元,比上年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736元,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88元,增长7.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75,比上年缩小0.05。

2023年,漳州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212元,比上年增长6.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831元,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977元,增长7.1%。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9%,其中,城镇为33.2%,农村为37.9%。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漳州市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5.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8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0.1万人,增加3.7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93.65万人,增加0.47万人。职工基本医疗参保人数85.09万人,增加2.34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7.24万人,增加1.09万人。年末全市共有1.53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8.85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5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3.13万人次。

2023年,漳州市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21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4万人,城镇困难群体再就业0.35万人。全年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2.28万人,取证率79.9%。全年办理劳动能力鉴定3527件,办理工伤认定案件5457件。

截至2023年末,漳州市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422个,其中,养老机构144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278个。年末全市养老机构床位数增至3.68万张。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39亿元。

环保

 漳州市九龙江流域(漳州段)省考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96.7%。市、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00%、100%。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标准360天,二级达标天数比例98.6%,其中,一级优的天数187天,二级良好的天数173天。

交通

综述

截至2023年末,漳州市汽车保有量(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61.8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5.7%,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70.93万辆,增长4.9%;轿车保有量44.60万辆,增长4.3%,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42.22万辆,增长4.9%。

漳州辖区内有324、319二条国道。厦漳、漳诏、漳龙三条高速公路及鹰厦铁路和厦深、龙厦二条高速铁路穿境而过,漳州港可直通东南亚国家,形成铁路、公路、水路立体交通网络,市区到厦门国际机场58.9千米。

公路

漳州市境内有3条高速公路,2条国道:324、319;6条省道:漳云线、郊柏线、牛旧线、岭和线、双码线、围禾线;9条县道:诏平公路、云平公路、山长公路、下书公路、金福公路、漳华公路、泰角公路、下秀公路、西宫公路,872条乡道。

截至2023年末,漳州市公路通车里程1.32万公里,比上年增长2.3%。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16.37公里,与上年持平。全年货物运输总量8917.57万吨,比上年增长11.3%。

铁路

漳汕高铁全线长176.007km(福建段127.177km,广东段48.83km),桥隧比88.31%,设计时速350km/h。福建段设车站4座,新建东山岛站(站房建筑面积1.5万平方)、诏安南站(站房建筑面积1.0万平方),改建既有漳州站(增加站房建筑面积2.0万平方)、漳浦站(新增站房建筑面积1.5万平方)。总投资约392.3亿元(其中福建段261.6亿元,广东段130.7亿元),总工期4.5年。福建段共有桥梁44座、总长65.827km,隧道20座、总长42.391km,其中大岭隧道长13.46km,为全线最长隧道。

截至2022年9月漳州车务段管内8个高铁站:泉州站、晋江站、漳州站、角美站、漳浦站、云霄站、诏安站、惠安站。

水运

漳州海岸线长715千米,漳州港口岸辖有石码、招银、后石、东山、古雷、云霄和诏安七个港区,已有六个港区对外开放。另有浮宫、旧镇、礁美、铜陵和宫口等5个对台小额贸易点和6个台轮停泊点。初步规划码头泊位岸线长53.05千米,规划建设码头泊位250个(其中深水泊位138个),通过能力2.8835亿吨,陆域面积5010万平方米。招银港区一带深水岸线及相应陆域、海域,总面积6.2平方千米,其中深水岸线长达4.2千米,将规划建设成为大型散杂货和石油液化气中转基地,建成后,这个天然良港可停泊世界上最大的、载重30万吨的船只,年吞吐量约1亿吨。古雷港是中国八大深水港之一,可规划建设1万至25万吨级顺岸式泊位35个。漳州港具备“三张名片”:一是1996年8月被交通运输部列为首批对台直航口岸;二是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漳州港对金门马祖澎湖货运直航;三是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从2002年1月1日起对外国船泊开放。

公共交通

2020年内,共新增公交车辆50辆,优化调整公交线路9条,改造“潮汐式”公交运营63条。截至2022年,漳州闽运公交公司共有从业人员714人,其中:管理人员68人,一线从业人员(含驾驶员、守线员、安全员等)551人,公交车辆655部,其中新能源481辆、清洁能源174辆(其中174部清洁能源车辆因燃气原因,当前停驶待报废),开通公交线路63条,日运营里程约6.3万公里,日发公交班次约为3245班,日运送旅客约10.6万人次,运营的公交车辆100%为新能源车辆。

人文

综述

漳州建郡千年,历史悠久、人文鼎盛,素有“海滨邹鲁”之称。自陈元光开漳以来,漳州融合了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客家文化,继承了朱子文化、红色文化,成为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和闽南文化遗产富集区,形成独具漳州地域特色的闽南文化。漳州同时是台胞主要祖籍地之一,漳台两地文化同根同源。漳州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多姿,历代名人辈出:明代《东西洋考》作者陆燮、清初“闽海才子”黄道周,近现代文化名人、大师许地山、杨骚、林语堂等饮誉海内外。布袋木偶戏、芗剧等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此外,书画、剪纸、灯谜艺术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精深造诣。

饮食

漳州小吃之冠,卤面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据《漳州府志》记载:唐高宗总章年间,归德将军陈政及他的儿子陈元光入闽开漳,带领大批军人家属和宗族乡亲迁到此地。多数人原籍为河南省的固始县,因此喜爱面食。

每年过年过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吃发粿,发粿一般在冬至、春节等大节日或重大祭神活动中制作。糯米在泡水后磨成米浆,加入适量的糖和发粉搅拌后倒入碗中,放入蒸笼蒸熟之后即成。发粿最大的特征就是发粿表面由于酵粉发酵膨胀开裂,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花,有时会在发粿分出的花瓣上点上一点红色。发得越大,裂痕越深,象征发大财、发好运,即代表运势越好的象征。古代流传过年吃发糕以求好兆头。发糕谐音发财、高升,因为发粿寓意着发财、发家等意义,深受群众喜欢。

“和合”这个词在婚联中也经常出现,它是神话中象征夫妻恩爱的神人,其造型为一人手持一荷,一人手捧一盒。和合,一直是中国人情感生活的一个主题。喜欢讨口彩的闽南人取“和合”之谐音,寓意“和谐”、“合好”,光是“和合包”这个名称就令人喜欢几分。“和合包”的包子皮做得有点像荷叶,表皮用精细的面粉经发酵制成并蒸熟。像个开口袋子,一个个叠在盘中,旁边摆放着事先配好的甜馅料。食客进食前须将包皮袋子张开,往“皮袋”里面装进馅料就可品尝,既独特又简便。

习俗

沙坂村耀德堂“宋江九洲八卦阵”是闽南有影响民间阵艺之一。相传,第一代武术宗师是一位俗姓陈氏的武僧,因其所在寺庙被取缔,不得不带其徒从安溪、经漳平,最后选择金沙社落户,并向村民传授了一套新拳术“宋江九洲八卦阵”。

宋江九洲八卦阵分为三种阵法:第一种为24人小八卦,第二种为48人中八卦,第三种为108人大八卦。宋江九洲八卦阵有十大攻防阵法,还有空手武术36套,颇受闽南地区各地武术人士的推崇。演练时由旗手领队出阵,在摆阵之前通常伴有空手拳,器械的单练和对阵表演,阵势对阵通常先演练阵势为“二龙出水阵”、“金龙咬尾阵”、“一字长蛇阵”、“田螺阵”最后布成主阵。在排练过程中,都有“锣、鼓、铙”武乐相助,武术队旗手飞舞引导,按方位,随阵法行而练,阵法威力强劲,气势恢宏,颇为壮观。

宋江九洲八卦阵于2011年8月参加台湾世界杯国际少林武术大赛,获金牌十二枚。台湾王金平院长亲题“宋江拳法,代代相传”。2012年参加香港第十届国际武术大赛获金牌六枚、银牌二枚。2012年参加第四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武林大赛获金牌四枚、银牌六枚、铜牌三枚。2017年参加第十一届华夏南少林国际武术大赛获金牌29枚、银牌26枚、铜牌9枚。已列为第三批漳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礁慈济祖宫保生大帝信俗,俗称“大道公”,是闽台最有影响的民间信仰之一。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白礁忠贞军特地迎请保生大帝——吴真人金身同渡海峡。驱逐荷夷,收复台湾后,于登陆地台南学甲镇建造与白礁慈济宫相仿的学甲慈济宫,供奉保生大帝——吴真人神像,这里即成为台湾慈济开基大庙。三百多年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吴真人诞辰日,台湾各地信徒都要聚集在台南学甲镇慈济宫举行规模盛大的“上白礁”谒祖祭典仪式,以遥拜大陆白礁慈济宫。至今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诞生日,闽台两岸信众约定成俗,齐聚白礁慈济祖宫举行隆重祭典仪式。参与祭典和进香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仅台湾乡亲前来挂香、谒祖的每年大约有80多批,上万人次,成为闽台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

2008年6月“白礁保生大帝信俗”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

蜈蚣阵相传为乾隆十年(1746年),宫廷举行庆典,当时,锦宅社黄民光主管司仪活动项目,为了增添节日气氛,让皇帝感受民间的喜庆,黄民光组织了蜈蚣阵,结果龙颜大悦,朝廷封赏他为儒林郎,并封赐他母亲为诰命夫人(现黄氏后人存有封赐的匾额)。

蜈蚣阵,一般是由长1.6米,宽约40厘米的木板相连组成。每片木板前后钻孔,以便树杆搭棚,然后设有栏杆,以绸布围住,四周装饰彩泥人或鲜花,再由适龄儿童扮演作历史、神话人物或才子佳人安坐于上。一队“蜈蚣阵”一般为8节,最长的可达13节,最少不少于6节。每节配8个年轻力壮的大人轮流抬行。一般采用“龙头凤尾”造形者,故又称“龙凤阁”、“龙凤棚”、“龙阁”。较早的蜈蚣阵第一节还设“宝亭”用于在展示各个村社的镇村之宝。前后左右还有锣鼓队、八音队、南音队、宋江阵、彩旗队相伴,阵势浩大。

“蜈蚣阵”已列为第四批漳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艺术

布袋木偶戏,俗称掌中戏、“景戏”、“指花戏”,福建傀儡戏剧种之一。漳州布袋木偶戏源头可追溯到宋代。清中叶以来漳州各地大量出现专业布袋戏班社,形成若干不同的流派。其中主要有“福春”、“福兴”、“牡丹亭”三派,各有特色。历经近200年,至今已传承八代。2006年漳州市木偶剧团的布袋木偶戏和木偶头雕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漳州布袋木偶戏是由木偶表演、剧目、音乐、木偶制作、服装、道具、布景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集各艺术门类的特点。漳州布袋木偶戏用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性的表演,使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既能够体现唱、念、做、打以及喜、怒、哀、乐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其他剧种难以体现的动作,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偶人操控是用手由下而上,以手掌作为偶人躯干,食指托头、拇指和其他三指分别支撑左右两臂,可一人操纵一个木偶,也可双手同时操纵表演两个性格迥异的偶人。漳州布袋木偶戏的角色,基本上分为生、旦、净、末、丑等行当。布袋木偶戏的传统剧目有幕表戏、全本戏,坠子戏(折子戏)、连台本戏。漳州布袋戏唱腔音乐,一般均随当地流行的戏曲剧种,清中叶布袋戏以汉剧为主,民国初改唱京剧,芗剧兴起以后多用芗剧演唱,但打击乐一直保持京剧风格,故在闽南被称为“北派布袋戏”。

芗剧原名歌仔戏,亦名子弟戏,源于漳州,成型于台湾宜兰,流行于漳州、厦门、和泉州等地市,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聚集地,是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至今约有100年的历史。2006年6月歌仔戏(芗剧)被列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芗剧作为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宝贵艺术形式,已成为维系海内外所有闽南人的一条重要情感纽带。

地方特产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4月,漳州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1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4年6月,漳州现有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62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8批10大类175项,其中,16项17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6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区象征

漳州市市树是相思树和香樟树。2015年漳州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召开,听取和审议了漳州市政府《关于提请审议确定漳州市“市树”的报告》。会议决定,将香樟树和相思树确定为漳州市“市树”。

水仙花是漳州著名的特产,被誉为“凌波仙子”。1984年10月26日,漳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将水仙花定为漳州市市花”。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3年6月,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4个、 国家3A级旅游景区14个、国家2A级旅游景区1个。

主要景区

洞岩风景名胜区坐落于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美丽的鱼米花果之乡--漳州市。交通十分便捷,沿国道324线漳州迎宾大道北侧即可迅速到达景区,距厦门市约50千米。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福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文物单位,2006年荣获漳州市城市名片提名奖。云洞岩风景名胜区主峰海拔280米,规划面积12.6平方千米。远看云洞岩具有千山万壑之概,近观犹如一座秀丽的山石盆景。主要景点有三月峡、千人洞、一线天、仙脚迹、瑶台、风动石、鹤丘等五十余处。

著名人物

友好城市

荣誉称号

漳州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世界食用菌罐头之都、中国温泉之城中国钟表之城、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等称号。是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