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7 21:27
潋江书院是位于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横街的景点,早先为兴国县县学,占地面积4903.8平方米。
潋江书院依山造形,五重递进,由门厅、讲堂、拜厅、魁星阁、文昌宫和崇圣祠组成一个建筑群。由低而高,设计严谨,布列有序。它是毛泽东故居和兴国县土地革命干部培训班、兴国苏维埃政府(含革命委员会阶段)所在地,包含了兴国红色、古色、客家建筑等文化元素。
雕梁画栋的潋江书院,位于兴国县潋江镇横街,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朱门丹窗。建于乾隆三年(1738年),占地面积4903.8平方米。依山造形,五重递进,由门厅、讲堂、拜厅、魁星阁、文昌宫和崇圣祠组成一个建筑群。由低而高,阶梯次,设计严谨,布列有序,气势恢弘,雄伟壮观。
1929年4月,红四军党代表毛泽东在潋江书院传达中共六大会议精神并主办土地革命干部培训班,1930年至1934年,书院为兴国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
2001年6月,中宣部将潋江书院列入全国第二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6年5月,潋江书院被国家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潋江书院蕴涵毛泽东故居、兴国县土地革命干部培训班、兴国县苏维埃政府(含革命委员会阶段)和建筑文化等四大文化,分别体现兴国红色、古色、客家、建筑文化等丰富多彩文化元素。
牒楼式门楼,坐西向东,以取“紫气东来”之意。歇山顶门头,脊的两端,吻兽相向倒立,中有雄塑宝瓶。其下为红底蓝字的横额,上书“潋江书院”,云纹图案饰边,左绘“梅兰”,右绘“竹菊”。
跨进门楼,是宽敞余坪,可容纳千人。四周栽有8棵松柏,两株玉兰,朝北,登13级台阶为门厅,硬山屋顶,高为二层,共有四间。中为大门,红石门框,和合木门,书有红底蓝字“秀汇双江”横额嵌于门首。横匾左右分别为“北秀山河映双江”、“东汇泮水起人文”山水图。门前竖一对圆木丹柱。
入门厅,可见小四合院式的花圃。圃内奇花异草,芬芳四溢,峡谷侧有玲珑墙相隔。穿过花圃走道,上五级石阶为讲堂,共三间,硬山屋顶,脊有堆塑“丹凤朝阳”。飞檐之翘卷上,诗画相间,雅趣盎然。前为船篷顶檐廊,四根木质丹柱,红石鼓墩为基,支撑船篷,堂前左右为对称的木栅栏围屏,中堂三墙而无门,左右为花格门窗厢房。左右各一耳门,堂之东侧有学舍6间,两侧9间。
穿过讲堂,则是天井,上两级台阶为科厅。雕花绣朵,描龙绘凤。四角各一丹柱支撑硬山屋顶,四周均系花格长窗,前开和合门,门槛过膝,状若“大花轿”。厅内陈设黑漆书箧10多箱:史册、精华、蕴玉、简帛、翰林、国粹等。
魁星阁位于拜厅之后,比拜厅高五级石阶,攒尖阁顶,顶有“双龙戏珠”彩图。四柱八角,角系铜铃,俗称风铃,风吹铃响,反衬幽静。书有“魁星阁”三字的横额,挂于阁顶和阁棚之间。顶棚澡井,俗名果合顶,或花轿盖,饰以“鲤鱼跃龙门”浮雕。阁基为条石垒砌,两侧围以红石栏杆,石柱上塑石狮,昂首相望,憨态可掬,栩栩如生。魁星阁,原为供奉魁星菩萨之处,状似应变亭,四壁透风,内栽6株仙人掌,长达20年,亭亭玉立,状如香烛。
近年间花开四次,均是白色,冰清玉洁,实属罕见,甚是喜人,被称为“吉祥之兆”。 魁星阁二层阁棚下有一手持朱红毛笔,屈腿单立的魁星菩萨造型,意表“魁星点斗”。
阁棚为三层,飞檐翘角,碧瓦朱槛,嵯峨挺拔于青天之下,鹤立鸡群于书院之中,为最高层建筑。
魁星阁后即文昌宫,两者前后紧连,唇齿相依,中间隔出一条人行道,旧为“文昌帝君”之供奉处。文昌宫,亦砖木结构,硬山屋顶,中堂顶棚有八角形藻井,雕花斗拱,上下五层花板,凹面为浮雕“龙凤呈祥”。六根红石大柱立于宫中,其中前廊石柱上原镌刻兴邑传胪学士钟启峋以“兴国”撰写的嵌字联一幅:“兴我小邦,示其文德;国之善士,简在帝心”。
宫中堂两侧,各配楼房,上下两层共二间,厢房前还有软扇耳房。 宫的前部为船篷顶檐廊,其东西两端各一耳门,直通屋外。
崇圣祠位于文昌宫左侧,有耳房纡通,中隔余坪,砖木结构,歇山屋顶,重檐翘角,红墙丹柱,双开花格大门,四根木柱支撑着顶棚,檐廊正中顶棚绘有“麒麟吐玉书”之彩画;中堂正中顶棚为藻井,其凹面为“双狮滚球”浮雕,侧为四向五屋,流云翘桥,山水画配诗。
正厅天花顶棚其上绘有四幅对称彩图:一曰“蜂(封)猴(侯)拜象(相)”图;二曰“二鸭(甲)传芦(胪)”图;三曰“金鸡报晓”图;四曰“雀(爵)鹿(禄)蜂(封)猴(侯)”图。耐人寻味。
楼房前14米,屹立一座三门石碑坊,上刻龙头、狮身、花卉、卷云、面鼓……雕工之精细、线条之流畅、图案之隽秀,堪称石雕石刻艺术之精品,令人叫绝。
潋江书院建筑艺术精湛,既有历史文化价值,又有现代革命意义,它是1929年4月毛泽东的故居。当年毛泽东在此写下著名的《兴国县土地法》,从此有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澎湃怒潮;有了十万兴国男儿如鬃发怒耸的雄狮,呼啸着跟毛委员当红军闹革命;有了著名的兴国“红军县”、“将军县”、“烈士县”、“创造第一等工作的模范县”。
潋江书院,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座永恒的丰碑。
潋江书院不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赣南地区著名的红色书院。中央苏区创建时期,毛泽东曾多次到兴国指导革命工作、开展农村调查,其间曾居住在潋江书院文昌宫。在兴国,毛泽东的土地革命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而潋江书院则是这一过程的重要见证者。
1929年4月中旬,毛泽东率领红四军第三纵队进入兴国县城,后率警卫排驻扎在潋江书院。彼时正值春耕时节,毛泽东经常白天深入田间地头,一边与农民共同劳作,一边调查农村实际情况,晚上回到潋江书院后,就在灯下奋笔疾书,整理资料,常常工作到深更半夜。当地的干部群众得知毛泽东住在潋江书院,欣喜不已,经常前来拜访,潋江书院的魁星阁就是毛泽东当初接待来访干部群众的地方。
在这里,毛泽东与他们深入交流讨论,进一步丰富了有关农村土地问题的调查资料。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依据中共六大会议精神,毛泽东在潋江书院起草制定了《兴国土地法》。与此前的《井冈山土地法》相比,《兴国土地法》作出了一个“原则的改正”,即将《井冈山土地法》中规定的“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一修改既明确了地主阶级是土地革命的主要打击对象,又有效回应了农民的土地需求,从而使得土地革命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拥护,兴国农民参军参战热情也空前高涨,革命队伍迅速扩充。诞生于潋江书院的《兴国土地法》是土地革命时期的一部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法律,不仅在指导土地革命斗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苏维埃政府后续几部法律的制定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理论基础。
为全面贯彻《兴国土地法》,更好地推动土地革命的开展,毛泽东还在潋江书院的崇圣祠内举办了一期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学员共计48人,毛泽东亲自编印讲稿并主讲。在毛泽东的直接影响下,潋江书院从一座普通的书院变身为土地革命火种的播撒地,为土地革命的开展培养了一批领导骨干,我国最年轻的开国上将萧华当年就是这个训练班上年龄最小的学员。
潋江书院之所以被称为红色书院,不仅是因其与毛泽东的深厚渊源,更在于其为兴国革命事业勃兴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早在毛泽东第一次来兴国之前,潋江书院就已经是共产党在兴国的重要活动地点。1926年9月17日,在中共赣州支部书记朱由铿的指导下,中共兴国县支部干事会在潋江书院(平川中学)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兴国建立党组织的开端。其间,邱会培等人还利用在平川中学任教员的机会,积极向学生们传播革命思想,激发了学生们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参与革命工作的热情。1928年冬,邱会培等人在平川中学建立了中共平川中学支部小组。同年12月,平川中学两名学生党员带领100多名同学捣毁了兴国反动资本家的商店,并击退了围攻学校的商团武装,一时令当地的地主豪绅震恐不已。
1930年3月,兴国县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及执行委员,兴国县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办公地点初设在陈家祠隔壁的萧宝春家,同年冬迁至西街越国祠,后再迁至潋江书院,直至1934年10月因国民党军队占领兴国而被迫转移。兴国县苏维埃政府驻潋江书院期间,组织和领导当地群众全力支持革命工作,在扩军支前、慰劳红军、推销公债、粮食动员、节约运动等多个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多次获得上级表彰,成为苏区的模范。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所作的结论,盛赞“兴国的同志们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值得我们称赞他们为模范工作者”。毛泽东还专门题写了“模范兴国”4个字送给兴国的代表同志,以资鼓励。如今潋江书院悬挂的“模范兴国”牌匾就是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发的“模范兴国”奖匾复制而成的。此外,潋江书院的教室墙壁上至今还保留着数条红色标语,是苏维埃时期兴国革命活动的珍贵历史见证。
历史已经远去,但记忆从未消失。曾经的潋江书院承载客家传统、见证岁月峥嵘,如今的潋江书院延续红色根脉、传承革命记忆,将在新时代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