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9 20:34
潕溪书院,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峒河街道新桥社区教育路10号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校内,又名“镇溪书院”,由苗族大儒、明代苗族教育家吴鹤于正德年间创建,已经有五百余年历史。清乾隆、嘉庆、光绪年间有过三次扩建。
明正德年间吴鹤随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游学辰州(今沅陵)、江西,得理学真传。因不乐仕进,归教于乡,在上土劳、司马溪等地开馆授业,兴办乡学,开苗疆教育之先河,“虽牧夫竖子,皆受其教”。
往后蹉跎两百多年,即清乾隆三年(1738年),乾州厅同知王玮设义学两处,一在镇溪军民千户所(习称所里,今吉首);一在乾州城厅署西,“颜以额‘潕溪书院’”。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学院扩建,文运方兴,文风日上。
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毁于乾嘉苗民起义。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回乡守制的所里人徐凤翔仿岳麓书院规制,捐资新修书院于鳌鱼坡现址,增建文昌阁,并立鹤公祠祀吴鹤。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名乾州直隶厅镇溪民立学堂,继续办学。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1月,创设“湖南省立湘西特区师资训练所”。
民国二十六年(1936年)春,由余范传筹备开办中学,命名为“湖南省屯区七县联立初级中学”。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7月,省教育厅督学樊国延视察特区师资训练所后,认为对提高苗族文化大裨益,报省政府批准,将该所扩建为“湖南省立乾州简易乡村师范学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屯中”经省政府批准,改为“湖南屯区各县联立中学”,校址迁往乾州小溪庵(今州民族中学)。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湖南省划为十个专区,每个专区设一所师范学校,湘西属于第九专区,故将原“湖南省乾州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改名为“湖南省立第九师范学校”。同年,将设立在鸦溪罗氏宗祠内的省立所里师范学校(原国立八中师范部后改为鸦溪师范)与九师合并。九师开始增设高师(中师)部。期间,专员公署内有人策划将省立九师迁往专署所在地辰溪,苗族知识分子石启贵等反对迁校,拍电报给省政府主席何健、教育厅长朱经农。省府接电后停止迁校,直到解放初。
1949年11月5日,乾城县和平解放。省立九师在湘西行署的重视下,于1950年9月复课。该校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于1953年6月20日命名为“湖南省湘西第一民族师范学校”。1962年,与原设在花垣县茶洞镇“湖南省湘西第二民族师范学校”合并,更名为“吉首民族师范学校”。2001年,湖南教师进修学院与该校合并,改名为“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潕溪书院的选址和布局,顺应山势,因地制宜。主体建筑坐东北面西南,中轴线由三进院落组成,左右次轴线各有两进院落。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0平方米,由门楼、山门、大成殿、明伦堂、藏书楼、学署、鹤公祠、山长室、敬文斋、润心堂、鳌鱼池、文昌阁和孔子广场组成。从峒河岸边沿石阶上至鳌鱼峰顶,跨过八字门楼,来到青石铺地的前院,台阶上四株百年丹桂左右排列,树影后面是书院山门。一对石狮分踞大门两旁,石狮外侧各有一堵雪白影壁,右边写“顶天立地”,左边写“继往开来”,道出了潕溪书院的学风和传统。山门上方悬挂有“潕溪书院”四个烫金大字牌匾,乃著名画家黄永玉所书。
山门内的庭院环境清幽。围墙底下摆满盆栽兰草,还有几截断碑,碑面风蚀严重,文字模糊不清。其中有一通残碑,刻写的是清光绪年间重修潕溪书院捐赠者姓名及金额。
第二进是大成殿,左右各有围墙,隔开出两个小院。左边是鹤公祠,右边是藤翁院、敬文斋和鳌鱼池。穿过大成殿,是一个四合天井,正对面为藏书楼,左首为明伦堂,右首为文昌阁。整体建筑以歇山顶砖木结构平房为主,只有两栋高层建筑,分别是两层楼的明伦堂和三层塔的文昌阁。
潕溪书院山门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复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门上题写有牌匾“潕溪书院”。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建书院门楼,门额正上方悬有“潕溪书院”匾。
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场所,内供孔子牌位。
大成殿,是文庙主体建筑。“大成”一词源于《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大成”作为殿名,始于宋崇宁三年(1104年),宋徽宗“诏辟雍文宣王以大成为名”。自此,天下文庙不论大小皆有大成殿。
鹤公祠是苗民为纪念苗族教育家吴鹤自筹资金所建的祠堂。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建山长室于今址。山长室,即书院院长办公室。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建敬文斋于今址。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建明伦堂于今址。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建润心堂于今址。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建文昌阁于今址。
鳌鱼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动物。相传在远古时代,金、银色的鲤鱼想跳过龙门,飞入云端升天化为龙,但是它们偷吞了海里的龙珠,只能变成龙头鱼身,称之谓鳌鱼。雄性鳌鱼金鳞葫芦尾,雌性鳌鱼银鳞芙蓉尾,终日遨游大海嬉戏。
原先在大成殿前立有石雕孔子像一座,高约3.3米,为泸溪县兴隆场吴兴知先生雕刻,后搬迁至书院后面的孔子广场。
清人陈孜有诗《潕溪书院晚眺》赞曰:高馆呤声静,清风引兴徐。山将人比瘦,心比谷同虚。野烧寒云缺,村春石照疏。林前应更好,暝色袭衣裾。
向霁岚(1865年—1938年),字晖庭,土家族,乾州厅镇溪人。读书甚勤,长于训古、音韵之学,既中秀才,便在本地设馆教学。进京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授五品顶戴衔。民国元年,岁在壬子,向先生客居江西,身陷动乱,思乡情切,缅怀晚明乡贤吴鹤先生,于是写下这首五言长诗:
民国元年,岁在壬子,向先生客居江西,身陷动乱,思乡情切,缅怀晚明乡贤吴鹤先生,于是写下这首五言长诗:
方圆水以盂,南北路以岐。
苟一少裵回,于事滞其机。
先生何明敏,或亦由师资。
讲席侍阳明,良知阐虎谿。
游赣学益邃,随遇无迟疑。
有僧夙与契,行谊相微窥。
煨芋嬾残流,啖泌各自奇。
当境一感触,会心即在兹。
是亦大智慧,观变早沉几。
惟不志军旅,勋名非所期。
及战捷樵舍,元凶槛京畿。
论功而行赏,如度第一宜。
附骥名益彰,例以孔颜推。
而乃高淡泊,不为萦利糜。
世乱先归去,岂惟洁身思。
我今何异是,居乱身几危。
虚灵囿愚昧,不早离江西。
微官今已矣,歠粥日充饥。
缁徒倘幸遇,瓶钵行相随。
乾坤每信仰,所在多伤痍。
名利亦蔑视,有家独未归。
相去四百年,追慕良含凄。
迟迟反故里,江汉当清夷。
待过高人墓,乞取黄昏时。
全诗在深情赞美吴鹤先生明于理、敏于事、不求名利、献身乡梓的同时,字里行间也透露出霁岚先生“居乱身几危”的黯然神伤和“歠粥日充饥”的凄凉处境。
陈庆梅(1898年—?年),苗族,花垣人,民国十七年(1928年)毕业于武昌高等学校,曾执教于常德省立第三中学、长沙兑泽中学。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1月,当时的省政府应苗族学者石启贵等人所请,在乾州所里(今吉首市)潕溪书院旧址创办湘西特区师资训练所,时在长沙任教的陈庆梅,临危受命,担任所长(校长),开始在湘西苗族地区兴办学校,培训师资,是湘西现代师范教育杰出开创者。为表达一个后辈学者对吴鹤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他作了两首七律。
其一
良知学说绍传薪,千载一时面命辰。
始自虎溪开讲席,终同龙驿渡迷津。
松轩立雪倾心向,僧夜烧梨感劫尘。
顿悟西归宏教泽,山走从此有遵循。
其二
世失良知吾道忧,鹅湖性义待搜求。
心香一瓣姚江录,步履重追赣水游。
总为逆藩甘外道,因缘返梓辟荒邱。
我来景仰芳型后,风雨依庐切再修。
两首七律既是对先生劭德的景仰,也是对自己一颗千疮百孔的入世之心的写照。
书院创始人苗族教育家吴鹤倡导“读儒书,耕砚田”,传播阳明“心学”,推广平民教育,促进了儒家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是践行“知行合一”的典范。潕溪书院作为武陵山区唯一保存完整且一直作为教育场所的古代书院,自明代创建以来延续至今,是完整体现古代书院祭祀、讲学和藏书功能的文化教育场所,见证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助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关系形成。
吉首市的一条重要文脉,是潕溪书院,自明朝正德年间创立至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是湘西地区现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书院。五百年文脉一线存,潕溪书院的出现,不仅使小城有了五百年文化积淀,更为湘西地区突破地理阻隔和地区封闭,主动接收外来先进文化,吸引外界关注,促进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6年5月31日,潕溪书院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潕溪书院位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峒河街道新桥社区教育路10号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校内。
周一至周日:上午09:00—12:00,下午14:30—17:30(法定节假日及学校寒暑假不对外开放)。
从吉首东站乘坐22路公交车前往潕溪书院:路程大约18.5千米,步行1.7千米,约需1小时18分钟。
从吉首站乘坐3路公交车前往潕溪书院:路程大约4.3千米,步行430米,约需32分钟。
从吉首站乘坐11路公交车前往潕溪书院:路程大约2.7千米,步行1.2千米,约需36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