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华

更新时间:2023-11-17 22:42

潘家华,1957年6月生,湖北枝江人,低碳节能研究专家,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人物经历

1957年6月,潘家华出生。

197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8年3月—1981年,就读于华中农学院园林系。

1982年2月,退伍。

1982年3月—1985年,就读于北京林学院生态专业,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85年,历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1988年—1992年,就读于剑桥大学,毕业后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在剑桥大学土地经济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3年,返回中国,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后任研究员、发展研究室副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7年—1998年,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北京代表处高级项目官员、能源与环境顾问。

1998年—2001年,赴荷兰参加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社会、经济、技术综合评估报告的协调、组织、写作和编撰工作。

2001年10月,返回中国,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发展研究室主任。

200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

2005年5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

200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2009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

2014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计划”。

2018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2020年9月,任职于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潘家华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土地与资源经济学、世界经济、能源与气候政策等。

潘家华学术观点主要为:一、环境资源保护与利用均属于经济学问题,所谓环境效益实际上是一种可以量化的经济效益。如同其他资源利用一样,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应是一个包括外部性和资源经济价值的经济优化问题;二、明确的产权界定是环境资源效率利用与保护的一个重要条件和手段;三、环境资源作为一种自然资产,与人文资本存在一种转换和替代关系。但资源的不可逆特征表明这种关系只能在一定的可行区间内实现,资源的可枯竭性则意味着人文资本对部分自然资产的转换和代只能是功能上的,而非为实物上的;四、全球环境保护涉及南北以及各国之间的公平与利益关系,有关全球环境可持续承诺的经济含义已成为环境外交、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决策基础;五、环境污染的外部性导市场失效而一些利益集团籍环境保护而寻租和索租所引致的政府失效,在缺乏法制规范与监督的情况下,损失更大;六、贫困、环境质量、收入、资源存量存在着一种权衡取舍和优先序列差异,收入水平作为一个经济增长和发展指标,地位十分重要。发展中国家肩负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和解脱贫困的多重任务,又受到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和不尽完善的社会规范的制约,因而所面临的困难远大于发达国家,需要以经济发展为动力,促进和保障可持续发展。

据2023年6月北京工业大学网站数据,潘家华已独立撰写学术专著8部(包括英文专著2部),合著(第一作者)28部(包括英文专著6部),主编学术专著30余部,在《科学》《自然》《牛津经济政策评论》《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中国国内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译)著300余篇(章、部),其主要论文有“人文发展的概念构架与经验数据”“碳预算方案:一个公平、可持续的国际气候制度框架”;主要专著有《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低碳城市:经济学方法、应用与案例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气候变化经济学》等。

截至2022年7月,潘家华已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重大科技支撑等国家项目,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招标、重大国情项目以及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委托和国际合作项目60余项。

人才培养

2022年11月,在接受《问学》访谈关于“面向本硕博阶段的同学,在学术积累的初期阶段,哪些方面是比较重要”的问题时,潘家华说:在大学一方面是学知识,对于基础课像线性代数、微积分要有系统学习。还需要而且应该有独立性的思考,对专业问题要学会研判,培养批判性思维。对于硕士生及博士生,是研究导向的学习,学习是为了研究。什么是研究?标志是创新,而所谓创新,也就意味着“无中生有”,以小见大,通过现象看本质,发现问题,然后再往前走一步。对于经济、政治、法律等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也只能是问题导向,培养批判性、创新性思维。在不同阶段,学习的方式、对知识的认知,包括对导师的认知都要作相应的调整。其次要阅读文献。做学术研究的话,要找准一个问题对它的来龙去脉、从始至终的理论发展,不同流派的观点和方法做细致的梳理学习。

潘家华在研究中,注重博采众长,强调自我充实。他认为,学术创新不等于出新点子,要求对问题进行逻辑思考和分析论证后,唯实求新;前沿研究不同于热点追踪,需要对问题加以深入解析和综合考察,自辟溪径;学术研究不能轰轰烈烈,要勇于在寂寞与清贫中,上下求索。

潘家华在亚洲开发银行培训项目中,讲授“环境经济学理论”和“环境经济评价方法”等课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研究生和留学生讲授“可持续发展原理”和“中国经济转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等课程。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博学多识的潘家华深耕包括经济学、能源学在内的众多领域,他的工作和研究对中国的低碳发展、能源利用富有重要意义。”(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评)

“潘家华潜心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理论探索研究,为国家和政府提供决策支撑对生态文明进行了政治经济学界定,为中国正在实践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为地方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制定提供咨询。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国际可持续治理、碳交易等领域国际交流活动,积极宣传中国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努力引领国际学术话语权,并致力于国际生态文明新型话语体系的构建,为世界环保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中华工商时报 》评)

“潘家华为中国国家和地方加强环境管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做了积极贡献。”(新浪网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