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1 16:52
潘蓓蕾,1941年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台湾省台北市,高山族,九三学社社员,高级工程师,酿酒工业专家,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陕西省原副省长,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原副部长,国家轻工业局原副局长。
1941年2月,潘蓓蕾出生于上海。
1960年—1964年,就读于北京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食品工程系发酵专业。
1964年—1980年,在陕西省轻工业科学研究院任技术员、工程师。
1980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工程研究班进修两年,获得管理工程学学士学位。
1982年,调任至陕西省轻工业厅科技处。
1983年,加入九三学社。
1985年,任陕西省轻工厅副厅长。
1987年,获评为高级工程师。
1989年4月—1990年9月,任陕西省副省长。
1990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
1990年9月—2011年5月,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国家轻工业局副局长。
2008年,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
1964年,潘蓓蕾开始从事白酒微生物群落分布研究,她从功能菌的研究出发,从酵母生香认识细菌生香从窖泥中分离丁酸菌、已酸菌,从麦曲和酒醅中分离红曲酯化菌、丙酸菌等进行强化应用。通过查定白酒大曲,发现大量不同来源的菌类聚集在曲坯上,在互相间共生抗生的复杂局面下生活在一起,并不断地进行着盛衰交替,如此在制曲过程中,反复研究测定发现,假丝酵母在潮火前占酵母菌总数的80%,大火后很快降到40%以下,柠酸酵母、白酒等在潮火前极其旺盛,后期则显著减少,乳杆菌与乳球菌,在前期二者等量,而后期乳杆菌占70%乳球菌则降到到30%以下。由于初步掌握了大曲细菌群的消长变化的规律,为稳定提高白酒大曲质量提供了可靠的科学工艺条件。其承担的大曲微生物群系与培养模式成分的研究成为提高名优白酒质量的一个重点。
1978年,在以节约粮食,提高出酒率为目的的一系列试验中,潘蓓蕾筛选出优良的菌种——UV-11,此菌株是无毒性高活力的菌株,酶活性超过中国国内外报道过的曲霉纤维素酶固体培养酶活性水平,将其扩大培养制曲(粗酶制剂),应用于酿酒生产,按本研究试验水平,固体白酒提高原料出酒率3.2%,每年可多产65度白酒810吨,相当于每年节约粮食1560吨。
20世纪80年代,潘蓓蕾提出适当降低高度白酒酒度,倡导健康饮酒新理念。针对阻碍低度白酒发展的技术问题,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发展低度白酒应注意解决的重点问题:第一,提倡生产上改变一个做法,即由单纯调制型向生产调制型转变;第二,在香型上扭转一个方向,即由酯香型为主向多香型转变。一是保持原酒风格,适当降度以保格为主,以降度为轴。二是偏离白酒以酯香型为主的风格,适当调整工艺,引进新方法,创出多香型、多风格的新产品,走出一条中西结合的技术路线。
据2008年6月出版的《绍兴名媛传略》数据,潘蓓蕾已在国家级、省级科技刊物上发表科学论文20余篇,宏观经济方面论10余篇,翻译科技文献并发表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约50000字。
截至2019年6月,潘蓓蕾已获得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轻工业部科技进步奖,科学院科技进步奖,并多次获得陕西省科技成果奖。
潘蓓蕾出生名门,她的父亲潘金声早年曾留学日本,在日本横浜高等工业学校攻读机械专业,课余喜爱口琴,曾在台湾总督府任技士,是老牌“国光”口琴创始人,中国第一只口琴制造者,曾创办华侨口琴厂,致力于口琴产品的制造、改革。潘蓓蕾的母亲毕业于河北女师,受母亲教益润泽,潘蓓蕾时常提醒自己,要立德立言,求实求真,做人先于做事,做好官首先要做好人。
潘蓓蕾喜欢做家务,喜欢音乐,无论是古典还是现代,弹钢琴,吹萨克斯,吹葫芦丝等等,她还喜欢看书——什么书都看,她的床头总有一摞不断变换的书刊,还喜欢书法,不仅自己写,看到好的书法作品还用心揣摩。
“潘蓓蕾为轻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出身名门,本可以拥有一番更加灿烂的天地,却毅然选择了一条独立、拼搏、奋斗的自强之路。面对无数风雨的洗礼,历经无数岁月的磨砺,始终坚守她钟爱的轻工事业,用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为自己划出了一条光彩亮丽的人生轨迹。真正践行了陕西科技大学‘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和‘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北京工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评)
“潘蓓蕾不仅为陕西省轻工业做出了贡献,更是为酿酒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她把一生最灿烂的时光给了中国的民族产业,她的名字早已深深嵌入浓浓酒香中,她鲜明执着的个性,磊落大方的处事风格,多年的丰富经历,使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人们敬佩她,不是因为她是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子,更不是因为她是一名高官,人们确实是被她的才华风靡,被她的风度倾倒,被她的魄力感染,被她的人格折服。”(赵爱民《当代中国酒界人物志》评)
“乐观做人,豁达处事,潘蓓蕾在中国轻工业界赢得了广泛的称誉,成为女部长级人物中一个声望卓著的巾帼英杰,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际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陈国治《绍兴名媛传略》评)
“潘蓓蕾做人、做事力求完美。在她人生的多种角色中,作学生,她努力、刻苦,是老师的得意门生;作妻子,两情相悦,苦乐与共;作母亲,给予孩子们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作同志,她坦诚相待,大家从心里尊敬她、喜欢她;作朋友,她善解人意,极讲诚信;作领导,她有着清醒的头脑,冷静的判断,客观的决策,处事力求公正。在名利面前,她总是谦让,一点一滴不经意体现出来的人品,造就了她的完美人生。蓓蕾,在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后,在承受了岁月的磨砺后,在获得了生命的礼赞后,她展现给人们的是怒放后别样的美。品读潘蓓蕾的一生,不禁想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诗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中华儿女》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