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7 11:42
潮剧,俗称潮音、潮调、白字戏,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泉潮雅调、白字戏。潮剧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剧种之一,是广东粤东地方戏曲及地方文化的代表,具有鲜明的岭南文化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潮剧有发源于潮汕、闽南等说法,在潮汕形成,是闽南语系剧种之一,是用潮语演唱的一个古老的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剧随着早年“下南洋”的潮州人而活跃于东南亚一带,成为在海外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地方戏剧之一,并衍生出用泰语演唱的潮剧。
潮剧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
明代,有了潮腔、潮调的称谓。1958年在揭阳县明代墓葬中发现题名《蔡伯皆》的两个写本,有全剧总纲本和小生使用的已本,其中一本有“嘉靖”年号题记。该本《蔡伯皆》同宋元南戏的《蔡伯喈琵琵记》基本相同,但已增加一些宾白,戏文杂有潮州俗字方言,说明潮州民间艺人在演出时已根据当地条件有所发展。
清代前期,潮剧称为泉潮雅调、潮州戏。顺治八年(1651年)印行的《新刊时兴泉潮雅调陈伯卿荔枝记大全》所称的泉潮雅调,是泉州、潮州这两个同一大方言区的泉腔、潮腔相互渗透融合,并接受弋、昆、徽池雅调的影响而形成的“雅调”。
从清朝前期到中期,潮州戏演出活动频繁。这个时期,因为有以板式变化为音乐结构的西秦戏、外江戏传入潮州,潮州戏吸收了它们变化灵活的唱腔,故在“歌参闽腔”,的基础上,创造了“闽粤新腔”。这时,人民群众也把潮州戏叫做潮州白字戏。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潮州、汕头开辟为通商口岸,潮汕地区商业经济有所发展,城镇增多和扩大,出洋谋生者日众;加之民族矛盾尖锐,反清革命兴起,潮州戏跟随时代有所改良和发展。这时潮州戏又叫白字戏、本地戏、潮音班。
早年随着潮州人大量“过番”而活跃于东南亚一带,成为在海外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地方戏剧之一。在泰国,随着时间推移,衍生出一种用泰语演唱、糅合泰国元素的泰语潮剧,当地人称之为“优泰剧”,为泰国民众乃至王室所接受和喜爱。诗琳通公主曾多次到场观看演出。
1919年五四运动后至抗日战争前夕,王永载在《潮州民间戏剧概观》中把此时称为白话剧运动和国产电影流入潮州的时代,他认为潮音戏“演出的形式、音乐的节拍,以及演员的动作与表情等……渐趋向解放的程途”。“剧本的内容多以忠臣孝子烈女节妇……为主题,间也有演些才子佳人一类的戏,这个时期的剧本,多是传袭的,很少有创作的勇气”。除了演出古装戏外,还向话剧和电影取材,舞台上出现过《林则徐烧英鸦片烟》《徐锡麟》《袁世凯》《黎元洪反正》等剧目,也演《火烧红莲寺》一类剑侠神怪戏。唱腔的节奏趋向自由,产生了许多新创作的唱腔。演出形式向话剧学习,服装、化妆逐渐现代化,舞台装置变得复杂,出现了电光、水景和火景。此外,还吸收京剧的剧目、武打、锣鼓、服装和粤剧的音乐、乐器。
抗日战争开始后,“潮剧虽一部分仍保持着固有的作风,但亦有一部分以抗战为题材,倾向于光明的前路。他们将陈旧的形式装进了前进的内容,故近来编了几出较有意义的剧本如《韩复渠伏法记》《卢沟桥纪实》等”。由于注重编演新戏,音乐和表演突破了传统的拘谨和呆板,唱腔音乐广采博取,发展板式变化,形成以曲牌为基础、与板式变化相结合的体制,还产生了编曲的制度。教戏先生成为创作的中心,有的教戏先生还兼编剧本。舞台布景受到话剧影响,一度以硬景代替布幕,由绣幕改画幕,水景、火景、机关布景也搬上舞台。服装随内容而变化,时装、西装、长衫、便服并用;古装戏仍以潮绣戏服为主。
1939年,潮汕大部被日本侵略军占领,艺人星散,有些流落泰国。1932年后东南亚地区先后为日本侵略军占领,其地潮剧班社多数解体,国内也仅有几班在山村和边远地区谋生,艺术上难有建树。
解放战争时期,潮汕经济发展缓慢,剧团多演平庸剧目,潮剧惨淡经营,在挣扎中求生存。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4月8日,在汕头成立潮剧改进会,推动潮剧进行全面的改革。同时,成立潮剧职业剧团通讯处,加强对潮剧团的管理。
1951年6月,潮剧源正、正顺等六大班废除童伶制,还童伶以人身自由,各班成立工人管理委员会管理剧团,变班主制为共和制。同年,成立潮剧职业剧团联合办事处,负责处理剧团与剧场关系等问题。
1954年,正式建立导演制,改变了由教戏先生一人负责艺术业务的传统,此后剧本创作和舞台艺术都有很大的提高。
1955年至1957年间,潮汕地区各县专业潮剧团纷纷成立,计有玉春香、榕江、元华、梅正、一枝香、正天香、稻香、怡香、玉正、饶平等潮剧团,潮剧的普及和提高都有很大发展,收集整理传统剧目一千三百多个,音乐曲谱一批,并公开出版《潮剧音乐》。
1963年下半年开始,潮剧和全国各剧种一样执行“写现代、演现代、唱现代”,排演现代戏成为主攻方向,到1965年上演剧目百分之百是现代戏。1965年11月开始,对戏曲剧团人员实行集训,集中了一千零二十三人以“活学活用”逐步代替艺术创作演出活动。
1966年5月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潮剧遭受到严重的摧残。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后“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1977年12月开始,广东潮剧院和各市、县潮剧团陆续恢复建制,汕头地区戏曲学校也重新复办,潮剧的艺术创作才得以正常进行。
1979年至1982年,广东潮剧院两次组团到泰国、新加坡和香港演出,潮剧又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各式娱乐品种的竞争和商品文化的冲击,潮剧也同其他戏曲剧种一样难以避免演出淡风的困扰。
潮汕人大规模移居泰国的时间,大约在清代和民国时期,那时也相应有较多潮剧戏班到泰国发展。潮剧在泰国兴盛及至扎根,与当地华侨华人的习俗和信仰密切相关。中式寺庙是华侨华人精神寄托的场所,来到泰国的中国移民特别是潮汕移民,十分注重保持庙会、祭祀等传统风俗,每座寺庙每年都会举办一两次庙会、庙庆,每次3天或5天,有时甚至长达10天,这就需要大量的戏班。由于寺庙多,需要的戏班也多,而有戏看就可以吸引更多人来寺庙祭神拜佛。可以说,潮州戏与泰国华侨华人的庙会文化和习俗鱼水相依。
1982年泰中戏剧艺术学会正式获批时,成立了一个潮剧团,叫“泰中潮剧团”,用泰语教潮州戏。之后,泰语潮剧开始在泰国走红,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还吸引了不少年轻粉丝。泰国电视台也连续播放泰语潮剧《包公铡侄》,泰国观众称之为“优泰剧”。“优”指的是中国戏曲,“优泰剧”的意思就是用泰语演唱的中国戏曲。自那时起,潮剧在泰国掀起本土化高潮。后来,诗琳通公主还多次观看优泰剧演出。
潮剧与畲歌的关系十分密切的。由湖南花鼓戏与潮汕畲歌、疍歌结合而形成的秧歌戏,是旧时农村岁时节日常用的娱乐节目。随着时间的流逝,秧歌戏逐渐演化,有的在田野草草搭台演唱,戏服、戏具放在农家打谷的“摔桶”中,戏台上用晒谷的竹蓆遮顶,农村称为“摔桶戏”,后来称为“竹囊戏”。这种戏,唱词和道白、畲话与闽南话混合使用,成为潮州戏的最初形式。
斗畲歌,对潮剧的唱腔、做功,也是有影响的。当今潮剧的老丑曲,其中唱“双拗”和唱“痰火候”的两种假声,都仿自畲歌。已故著名潮丑郭石梅先生在《苏六娘》中唱的“痰火候”曲和著名潮剧演员方展荣先生在《柴房会》中唱的“卷舌曲”都是古代畲歌的发音。
把《潮州歌谣集》中关于潮剧《苏六娘·桃花过渡》中《十二月歌》、《灯笼歌》的近代戏文和畲歌进行比较对照,也可知潮剧的一些古老唱段来自畲族歌谣。
潮剧中的科套关目,也存在着疍歌的影响。如潮剧中的三步踏前,三步踏后,摇曳动荡,进退的范围很固定,无论是对唱还是单唱都是如此,这与古时疍家女在六篷船中卖唱的台步没有多少差别。
畲族招兵节对潮剧产生巨大的影响。潮剧武戏中的“招马”程式应该也是一种畲俗,而师公在招兵节演唱的“假声”发音,也是潮剧“双拗”、“帮声”和“痰火声”等表演和唱法的来源。因为莆田的“莆仙戏”和泉州的“南曲(正字戏)”都没有以上的表现手法,而这些剧种比潮剧的历史更加悠久。
潮剧唱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唱腔的用调上。曲牌唱腔或对偶曲唱腔一般都应用四种调即〔轻三六调〕〔重三六调〕〔活三五调〕〔反线调〕,此外还有〔锁南枝〕调、〔斗鹤鹑〕调,以及犯腔犯调。潮剧演唱用真声,主要受外地传人的弋阳腔、昆腔影响,与京剧、粤剧等的假声唱腔有很大区别,唱念用古谱“二四谱”,韵味浓郁。唱腔是以曲牌连缀为主的曲牌体和板腔体的联和体制,仍保留着一唱众合(帮腔),二三人合唱一曲或曲尾的形式,风格独特,表现力较强。
潮剧的伴奏乐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而不断发展丰富。20世纪20年代以前,乐器只有竹弦、唢呐、椰胡和月琴,以竹弦为领奏乐器。20、30年代,竹弦被二弦取代,月琴为扬琴取代,还增加了大笛和小笛。40年代开始,又增加二胡、琵琶和大胡。潮剧曲牌很多,板式多变,常用二板、二板慢、三板慢等板式。
潮剧的角色很多。明代为生、旦、贴、外、丑、末、净七行,而且每一种还有不同类型。俗语用“四生、八旦、十六老阿兄”来形容一个演员阵容齐全的标准。四生指小生、老生、花(丑)生、武生;八旦指乌衫旦、闺门旦、衫裙旦、彩罗衣旦、武旦、刀马旦、老旦、丑旦(女丑)。“老阿兄”是指在剧中扮演各种杂角。
从表演上来看,潮剧的角色行当中以生、旦、丑最具地方特色。生旦戏《扫窗会》被誉为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典型代表;潮剧丑角分为十类,其中项衫丑的扇子功蜚声南北,为世所称。老丑戏《柴房会》中,丑角的溜梯功为潮剧所独有,在戏曲界享有盛誉。潮剧在过去一直实行童伶制,小生、青衣、花旦均由儿童艺人担任,这些艺人长大后,声音改变,即被淘汰,这一体制严重阻碍潮剧艺术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童伶制,并在各方面锐意改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演员,使潮剧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潮剧的传统剧目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南戏、传奇剧本的地方化,如《琵琶记》《荆钗记》《拜月记》《白兔记》《高文举珍珠记》《破窑记》等,都有整本或锦出流传;二是取材当地民间故事传说的剧目,如《荔镜记》《苏六娘》《金花女》《龙井渡头》《剪月蓉》等,因乡土气息浓郁而为人民群众欢迎;三是辛亥革命后创作的时装戏,如《林则徐烧英鸦片烟》《黎元洪反正》《请命从戎》《姐妹花》《人道》《爪哇案》《平江潮》等,曾产生过比较深刻的社会影响。
潮剧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舞台服饰(戏服、盔帽、靴鞋、髯口等)实行衣箱规制。有三四十种特定造型的戏服和盔帽,通过造型、色彩图案的变化,配套使用,除了清代另设之外,适用于周秦两汉、唐、宋、元、明。
这套传统衣箱规制的形成,是历代戏曲艺人们在艺术实践中,运用他们的智慧和艺术想象力,不断创造的结晶。剧团只拥有几只箱子,装上最少最简单的行头,就能转移穿梭于各地巡回演出。这种简单而适用的方式,直至今天仍在继承运用。
潮剧主要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潮州、惠来、汕头、揭阳、普宁、澄海、潮阳、饶平、丰顺、陆丰等地),福建省闽南地区的南部(诏安、东山、云霄、漳浦等地),还有海外的东南亚诸国(主要是越南、泰国、新加坡、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法国等潮人聚居区。
潮剧是中国古老戏曲存活于舞台的生动例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表现形式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1990年以后,潮剧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和多种现代文艺形式的冲击,投资减少,人才流失,艺术水平下降,优秀的传统表演艺术濒临灭亡,正处在艰难发展的状况之中,亟待保护和扶植。
方展荣,男,汉族,1948年生,广东普宁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
姚璇秋,女,汉族,1935年生,广东澄海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
陈鹏,男,汉族,1942年生,广东潮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作曲。
郑舜英,女,汉族,1962年生,广东潮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
林柔佳,男,汉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潮州市潮剧团、揭阳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汕头市潮剧研究传承中心(广东潮剧院)、云霄县潮剧传承保护中心获得“潮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2年,潮剧(平和)被列入第七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潮剧项目保护单位汕头市潮剧潮乐传承中心(广东潮剧院)评估合格。
1952年9月,《大难陈三》一剧在中南区第一届戏曲会演获优秀剧目奖和音乐奖。
1987年,连演四百多场的《张春郎削发》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获纪念奖并获得广东省人民政府嘉奖。
1954年,广东省广州市戏曲改革委员会粤东分会先后整理演出了《扫窗会》《辩本》《搜楼》《闹钗》《桃花过渡》等传统剧,改编演出了《妇女代表》《海上渔歌》等现代剧,在广东省的各次戏曲会演中,都获得较高的评价。
1957年4月至6月间,广东潮剧团以《陈三五娘》《苏六娘》《扫窗会》《辩本》《闹钗》等剧目参加广东潮、琼、汉剧赴京汇报演出团到北京演出,首都一批戏曲专家热情赞扬潮剧在继承和发扬优秀艺术传统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把《辩本》《扫窗会》《闹钗》三出折子戏美誉为“百花潮中三块宝石”。潮、琼、汉剧这次赴京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出席观看,并接见演员和摄影留念,加以勉励。
1959年9月、10月间,广东潮剧院赴北京参加庆祝建国十周年的献礼演出,也得到首都观众和文艺界人土的热烈欢迎和鼓励,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贺龙、叶剑英等出席观看,并与演员合影。
1960年5月和10月,广东潮剧院组成中国潮剧团到柬埔寨王国和香港进行友好访问演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潮剧第一次开展海外艺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