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

更新时间:2024-08-28 15:05

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潮式古建筑经历了漫长发展完善时期,据《揭阳县志》载:魏晋南北朝时期,潮汕地区主要建筑木屋。隋唐时期,潮汕地区的建筑以土木、砖木为主,房屋广阔,出现七间并排的结构。

明清,是潮式建筑的飞跃时期,形成地方特色的建筑。清乾隆《潮州府志》记载:“粤有华侨,喜建造大屋大厦,以夸耀乡里。潮汕此风也甚,惟房屋之规模、较之他地尤为宏伟。”规模宏大的是“百鸟朝凰”和“驷马拖车”,也应运而生,传下“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佳话。

潮式古建筑的模式及风格,在明清便已形成,一直延续至今。古建筑的发展史,就是历代建筑师傅不懈追求和实践的奋斗史。

工艺特征

“潮汕厝,皇宫起”。潮式古建筑独树一帜,在中国建筑界享有盛誉。从历史走来的潮式古建筑营造技艺,明清形成模式及风格,并一直延续至今。

潮式古建筑营造技艺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潮汕特色工艺高度融合。首先,体现在《易经》及风水学上。潮式技艺对潮式古建筑的选址、坐向,乃至厝头外形、门窗、屋顶的规格,都有严格要求及规则。其次,体现在内涵上。潮式古建筑的装饰主题,都是选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题材和经典名篇。如,《郭子仪拜寿》《岳飞精忠报国》《弟子规》和《朱子家训》等。其三,体现潮汕民间技艺。油漆、石雕、木雕、嵌瓷、壁画、灰塑、金漆画等则是潮式古建筑有别于其它地方的装饰技艺,与潮汕文化密不可分。

工艺流程

潮式古建筑营造内容包括:包括:堪舆、制图、地基、土作、瓦作、大木作、小木作、漆艺、石雕、木雕、嵌瓷、壁画、灰塑、彩绘、金漆画等15个方面,营造过程遵循下面几大法则:

1、布局别具特色

潮式古建筑的民居以四合院为基本布局,在保存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同时,创造了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车、百鸟朝凰、竹竿厝等独特的建筑形式。祠堂建筑金碧辉煌,多为“三门四柱”建筑,是“四点金”的扩展。

2、追求和谐统一

法天而建,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统一,是古建营造的最高境界。潮式古建筑营造法则,首先是定性,即确定建筑物的性质和用途。其次,是根据宅地所在的地理位置,结合风水因素来确定建筑物的方位朝向,确定建筑风格和装饰档次。

潮式建筑很讲究风水坐向,在建筑上的每个细节也都有严谨体现,从一踏上门庭就开始起算,进门与整座内外、上下尺寸都得严格推算,对滴水、档高、门宽、窗高的尺寸都有特定要求。此外,门前要有水、拜亭要有适当过白、厅房要恰当穿插、前种榕后种竹等,也是营造中必须遵循的法则。最具潮汕特色的“厝角头”,即山墙的脊端,就有金、木、水、火、土五种不同的造型。

3、装饰异彩纷呈

潮式古建筑营造涵盖了建筑、民俗、堪舆、美学等学科,是集设计、施工、装饰、监理于一体的综合性技艺。既有泥、石、木、瓦的土建施工,也包括装饰工艺。

古建筑装饰的重点是门楼、屋脊和厅堂,木雕、石雕、大木作、壁画、金漆画等民间工艺被广泛运用。山墙、屋脊用色彩斑斓的嵌瓷,花草、鸟兽、虫鱼和人物等造型,惟妙惟肖,形象传神。

4、内涵丰富

潮式古建筑主题的选用,以主人的爱好、身份等为原则。例如,选用《弟子规》和《朱子家训》等古文为创作内容;选取描写农事特点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图和描写文事的“诗”“书”“礼”“艺”图,寓意子孙遍布各行各业,家族兴旺、五谷丰登。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潮汕古建筑作为潮汕文化的物质承载,是潮汕先民智慧的结晶,更是所有潮汕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传承状况

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没有经典古籍传世,只靠营造师与能工巧匠“言传身授”世代相传。

传承人物

纪传英,男,1944 年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

保护措施

2020年12月,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2021年5月24日,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申报的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项目保护单位广东纪传英古建筑营造有限公司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21年10月30日,冯骥才到潮阳区广东永兴里潮汕古建筑民艺馆(以下简称“永兴里民艺馆”)调研参观。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