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1 20:46
潮汕民俗源自岭南百越和闽越祖先的传统文化,特点崇尚祭拜多神。是汉文化与百越民俗文化及外来文化相融合的结晶,除了传统的节日外,他们还保留着盂兰节,中秋烧塔,新年烧龙等等中原已消失的习俗。另外较有特色的还有“人节”食七样羹,澄海赛大猪,盐灶拖神等等习俗。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
中元节——农历7月15日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在南方,亦称“鬼节”。也有说法中元节是在农历7月14日。
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在封建时代,地方官府还命令寺庙的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以祭奠阵亡的军士,中元节时,人们要焚烧大量的纸钱。它的另一叫法即盂兰盆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
盂兰盆节“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
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旧时潮汕姑娘出嫁之后,都要梳起后脑髻(潮语叫“打鬃”),作为已婚妇女的标志,现今潮汕部分妇女仍有这种打扮。
据考证,这种穿戴方式是由潮汕土著之一的南越人的“椎髻”习俗转化而来的。现今饶平县的新塘、坪溪和潮安县的凤凰山等乡镇山区妇女,历来有戴“帕仔”的习俗。戴“帕仔”就是取一块一尺见方的蓝色粗布,先将一面折成两寸过缘,再折成对半,打在后脑高髻上,这种习俗源自潮汕土著畲族人家的妇女出门戴“帕仔”为其祖先遮羞的遗风。
旧时潮人有酷嗜槟榔之俗,婚娶聘礼中更是少不了槟榔一物。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木语》卷二十五载:“粤人(指粤东)最重槟榔,以为礼果……女子既受槟榔,则终身弗贰。”嘉靖《潮州府志》也载:“潮界八闽,气候视岭表差异。
春正二月多冱,冬或衣葛,喜食槟榔,嫁娶以之为礼。”明万历《普宁县志》也称“元旦敬礼祖先,具槟榔萎叶……相拜也各备槟榔萎叶。”可见在潮汕地区,槟榔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婚娶聘礼中一件必不可少的礼物。另据《太平御览》卷九七一引《九真蛮僚俗》载:“九真僚欲婚,先以槟榔子一函诣女,女食即婚。”《太平寰宇记·岭南道十四》卷一七0也载:“索妇之人,未婚前先送槟榔一盘,女食尽则成亲。”可见旧时潮汕各地在聘礼中送槟榔的习俗源自古代岭南“蛮僚”遗习。
潮汕丧葬旧俗礼节繁多,风尚奢靡,有些习俗还是受到蛮越遗习的影响而形成的。如“买水”一俗,查《中国丧葬史》一书所载,中原地区的葬礼并无此俗,这说明由中原地区迁徙人潮的福佬人原本是没有这一习俗的。
另据《文献通考》卷三三0所载,西原蛮“亲始死,披发持瓮,恸哭水滨,掷铜钱纸钱于水,汲归浴尸,谓之买水。”清·吴震方的《岭南杂记》称这种习俗“此亦蛮风也”。可见潮汕地区“买水”的民俗是受“蛮风”影响的结果。此外,受蛮越人遗习影响而形成的有“二次葬”、“奏鼓乐”等丧葬旧俗。
“出花园”习俗文化隶属潮汕民俗文化,从其表现形式可隐约看到古中原文化、古百越文化和海洋文化,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出花园”习俗的民族精神来源可追溯至上古百越土著的母系氏族时期,并经过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包含了“感恩”“孝悌”等积极的儒家传统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是当代年轻人学习集体行为准则、了解社会生活习性的重要方式和生动实践,对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