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5 10:41
英歌舞,是汉族舞蹈形式之一,是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汕头、潮州、揭阳)、汕尾部分地区及福漳省建州等地的区一种糅合南派武术、戏等剧地方艺术为体一的民间广场舞蹈,中国香港和泰国等地也流行。英歌舞是闽南文化圈以水浒英雄故事为主题的舞蹈的三种亚型之一,反映了闽海民众的精神面貌。
英歌的源流众说纷纭,有几种说法,有畲族说、水浒说、傩起源说、从山东经莆田再入潮说、外江戏说、练武说、综合说。
潮汕英歌,实际就是古时畲民唱的秧歌,再与湖南花鼓戏结合,形成潮汕秧歌。 初期的秧歌是边打鼓击节边唱;后来,只留下打击动作,就没有唱了。 潮汕英歌中扮一百零八好汉的队伍,打鼓击节,且舞且喊,舞、击结合,这是宋人笔记常称的“打夜胡”、“打野胡”。 以前,在秧歌舞队伍的后面,还有扮男女僧道的短剧演出,称之为“秧歌后栅”,这是湖南花鼓戏与本土畲歌、疍歌融合的产物。 据考证,湖南花鼓戏流入潮州民间是比较早的,因为湖南花鼓戏属“下里巴人”一类,通俗易懂,与潮州农村风土人情吻合,最容易为潮州劳苦大众所接受,并与潮州的畲歌合流为乡土艺术。
从时间序列上看,傩文化是目前关于潮汕英歌源流的最古老的说法。傩文化发源的时期,潮汕大地尚处于一片荒蛮,先民的神鬼意识和图腾崇拜是傩文化产生的基础。现代英歌舞多附会为“水泊梁山108将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其实这只是“流”,傩文化才是它的“源”。首先,英歌舞始终保持着“驱鬼逐疫”的实用功能,在过年或其他民俗节日里演出;其次,英歌舞不戴面具而画脸谱,这是傩面具的进化形式;《水浒传》中并无英雄舞蛇,英歌队伍中探路的舞蛇源自闽南民系对蛇的崇拜。
《潮汕民俗大典》列举了几种英歌舞由来的说法,包括由古代祭祀仪式傩舞进化而来,由山东大鼓子秧歌等戏曲演化而来,为反抗官府豪强而创编用于传武习艺而来等。也有学者认为,“南舞北相”的英歌舞是中原文明向南传播与岭南本土文化结合的产物。相传南宋时期中原军队南下,将山东鼓子秧歌和凤阳花鼓等北方秧歌带到今天的潮汕地区,在与当地文化融合之后形成了英歌舞。有人认为,秧歌的“秧”在潮汕方言中与“英”字相近,在民间辗转流传,久而久之便转化为“英歌”。
韩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柳剑文多年以来致力于潮汕英歌研究。他认为,英歌是男子群体武舞,与农事、婚恋无关,并非源自秧歌或花鼓;舞者手持尺余双棒或一手持棒一手握鼓,服装为武士装扮,头槌、二槌等主要演员按所扮人物画脸谱,其余演员泛指梁山好汉,动作带有明显的南拳武技特征,具有潮汕本地特色;而大型队舞、战阵具有军乐特征,其主要渊源在武舞,整体表演形式杂糅了戏剧和武术对打,是本土性与外源性盘根错节所致。
明清两代的潮汕地区社会矛盾尖锐,粤东乡村初步形成了大乡与小乡、大姓与杂姓对立的、壁垒森严的格局。方耀在《照轩公牍拾遗》中记录,“潮郡民俗强悍,土匪众多,由来久矣”“其强横为一省之最”。乡社多设武馆,民众亦喜习武,但武馆常遭查禁,没收刀枪,农民唯有将长棒截短,结合南拳马步习武,后演变为英歌舞。
揭阳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欧俊勇认为,英歌舞表演气势雄浑、粗犷奔放,这些特点与民众赋予民间信仰避灾驱邪、禳福祛祸的功能相吻合。同时,潮汕地区也有浓厚的游神传统,英歌舞的表演也能给游神活动增添气氛。所以英歌舞与潮汕民间信俗活动关系紧密,是不少地区游神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节目类型。
大部分研究者倾向于认为,英歌舞并无单一起源,这些来由都可能是其在漫长历史中变化发展的一部分。已经成为民间和学界主流共识的是,当代英歌舞与《水浒传》故事紧密相关。不管发源于哪里,不管有多少传说,今天的英歌都是数百年来祖辈们留下的文化瑰宝,并在当下持续展现鲜活的生命力。
漳州《英歌舞》源于广东省普宁县。广东潮汕地区与漳州市是近邻,语言相通,民间夙有往来,抗日战争期间,潮汕事局紧张,不少潮汕百姓移居闽南各地。《英歌舞》艺人李记河、李明等就是于1942年由普宁县迁移到漳州来定居的。他们带来了家乡的风俗习惯,也将《英歌舞》带到了漳州,《英歌舞》传入漳州后,在生根发芽成长的过程中与当地的民间艺术不断交流,兼容并蓄,慢慢地融进了当地的民间艺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得到了当地人们的承认。已成为漳州市人们喜闻乐见的、节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民间舞蹈表演形式。
英歌队一般设有两领舞者,分别为红面红须的“头槌”,多装扮为秦明或关胜;黑面黑须的“二槌”,装扮成李逵。另外“舞蛇者”为时迁,主要是协助指挥引舞。有些可能还有“三槌”鲁智深,“四槌”武松。司鼓的扮演者一般为宋江或林冲,这是脸谱最常见的。此外有些英歌队还有举号令旗的公孙胜,这些角色比较固定,也为观众熟悉。其他就不太固定,但一般有顾大嫂、孙二娘、史进、解珍、解宝、杜迁、宋万、孔明、孔亮、李应、邹渊、邹润、刘唐、杨雄、凌振、张顺、燕青、王矮虎、孙新、张青、花荣、杨志、穆弘、雷横、范瑞、柴进、呼延灼等。
一般脸谱化妆都是自己化,除了一些较为复杂的脸谱由化妆师帮忙,或演员间相互帮忙。化妆时要先净面然后用二寸宽的黑布带将头发向后勒紧(即“勒头”,潮语称为“头巾”),这样能让肌肉展平。武将的化妆是直接画在脸上(行内称为“勾脸”),而文将则要先用手蘸色在脸上揉均匀,接着才开始画眉、画眼窝、鼻窝、嘴角、脸膛,最后才画脸纹。上色也有一定的顺序,先黑色,再用白色,最后是其他颜色。因英歌演员是扮演梁山好汉,为表现草莽英雄的形象,有胡须的多用满髯,而特定人物又有特定胡须,如鲁智深用“虬髯”。有的演员有时还会袒露上身,直接画花纹在身上。至于里面的女性角色,都是由男子扮演的。
英歌舞是融舞蹈、武术、戏曲于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男子英歌取材自《水浒传》,女子英歌则取材自穆桂英挂帅或者花木兰从军的故事。 英歌舞表演除了可以在广场、开阔地或固定场所进行外,还可以在街巷中穿行表演。英歌舞所用道具主要有队旗、布蛇、槌、鼓等。伴奏乐队为大鼓、月锣、苏锣、大钹、小钹、钦仔等乐器组成的锣鼓队。锣鼓队员的服饰除司鼓演奏员按宋江装扮外,其余着武士服饰。英歌队表演者大部分都绘脸谱,既有对戏曲脸谱的借鉴,又有自己的特色,经过长时间的流传演变,成为具有潮汕风格的民间艺术脸谱。脸谱多以黑、白、红为主色,配以青、蓝、黄等色,色彩鲜艳,对比鲜明。
音乐:英歌舞的音乐只有节奏,没有旋律。而不同类型的英歌舞对应不同的锣鼓节奏。
乐器:大鼓,直径约60厘米左右,木框牛皮鼓。司大鼓的扮演者一般为宋江或林冲。中鼓,直径约50厘米,其他与大鼓类同。鼓手一般将其绑在自己的身上。钦仔,铜制锣,潮属特有乐器。大锣,即苏锣,潮人又称为“肚脐锣”。钹,亦称“小镲”。云锣,即月锣。铙钹,亦称“水镲”。螺号,海螺号。牛角号,声音洪亮。
英歌舞的动作,包括阵法、步法、身法、手法、指法、眼法,而最重要的是步法,以此来带动其他法。
由于英歌历史久远、流传广泛,各地民间艺人不同的创造,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按节奏板式划分,英歌舞可分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慢板英歌,又分对打套式、文派和武派,主要特点是动作刚劲雄浑,粗犷奔放,威武豪迈,场面恢宏壮观。中板英歌的锣鼓敲击比较简单,节奏变化不多。快板英歌相对前两种,节奏更加快,鼓点更紧密,队形变化丰富,动作的幅度增大增强。
前棚,即英歌队伍整体组织中的前头部分,也是英歌队的主体部分,小规模以24或36人组成,大规模由108名年青力壮的男子汉,化装为梁山泊起义部队主力军的英雄好汉组成。其领头两人为指挥,必须挂黑须与红须,黑须为李逵,红须为杨志或秦明。和尚打扮的是鲁智深或武松。其中还有两个男扮女装的为孙二娘和顾大嫂。其他人物有九纹龙史进、猎户解珍等。整个队伍中2/3的人手握两节木棒,每节长尺余,敲击起舞,通过刚劲有力的舞蹈表演,表现英雄事迹。1/3的人手拿小鼓槌棒,敲打起舞,助威前进。另外,队伍中必有一人扮时迁,手执布制长蛇,穿梭腾跃,调整队形,交流舞姿动作和舞蹈图形信息,前棚舞蹈队伍表演时,敲击着木棒和小鼓,伴随着“冬冬喳,冬冬喳,冬冬喳”的英歌锣鼓节奏,紧凑整齐地以优美的舞姿,演出各式各样的舞蹈动作和编演表现攻城战阵的舞图形。威武壮观,具有强烈的感人艺术魅力,给观众以振奋昂扬的感受,激发人们扮英雄、学英雄的积极进取精神。 英歌舞传统的舞蹈动作和艺术图形,一般有“挑槌”“拜年”“洗街”“布田”“麦穗花”“田螺圈”“揽槌”“眼镜框”等。
在过去,除了舞英歌外,还有唱英歌,就是在舞的过程中还要伴唱。唱词既有歌颂梁山泊英雄好汉打大名府壮举的历史内容,也有掺杂宣扬“廿四孝”等民间流传的规劝世人多行孝道的小故事及劝世良文,如:“丁兰哥,南山去牧羊。见羊儿,跪乳报恩。丁兰念母心悲伤,刻木奉祀行孝道,早晚菜饭敬亲娘……”但这种边舞边唱的做法往往因为唱而影响了舞的协调性,又妨碍了舞槌强烈节奏的速度和力度,所以现在已经甚少有伴唱的了。
中棚的演出节目,主要是表演一些戏剧性较强、娱乐气氛浓郁的传统曲艺节目。其传统的完整表演节目有13个,都是以民间趣闻轶事为题材进行艺术加工编演的:第一是“佛公佛母”,由两位扮演者头戴弥勒佛面具,手执葵扇,手舞足蹈,笑容可掬地招呼观众,为中棚队伍开路,以示吉祥;第二是“洗耳恭听扬佛”,一至几人扮演和尚,手执佛尘说唱前进。唱词内容多宣扬佛教教义,宣扬因果报应;第三是否“牵猪蕸“,表演民间配种员的生计,属趣味性节目;第四层是“双摇鼓”,表演民间摇鼓货郎下乡做日杂生意,属闹剧;第五是“农夫扶犁下地”,反映农民一年四季劳动生活艰辛的表演唱;第六是“徐大江拖车”,取材民间传闻,反映的是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困苦处境;第七是“钓鱼”,属反映鱼人生活情趣的说唱节目;第八是“桃花过渡”;第九是传统的斗畲歌方式,取材民间男耕女织的说唱节目;第十是“和尚戏尼姑”。属低级趣味的闹剧;第十一是“闹花灯”,由男女若干人手擎花灯,边舞边唱的娱乐性节目;第十二是“妇女卖艺”,是反映民间艺人生活的表演唱;第十三是“京城会”,是取材于民间故事的喜剧性节目。
中棚十三个节目,内容丰富,需要众多的技艺双全的人才扮演。一般情况下,比较难齐全地表演全部节目,便有选择地表演其中若干个。
后棚即英歌整体组织中的后头部队,这部分代表梁山泊起义军与民众汇合在一起,组成强大的后备力量。每人手执各类刀、枪、剑、戟,形成声势浩大的武士队伍。这支队伍,一般由象征性的16或24、36人组成,人数没有严格的数量要求,只求偶数。这支队伍的成员,轮番上场,各自表演各式套路的武术,以表现梁山泊义士个个是英雄好汉。表演过程中,有拳术单打、对打、混合打,也有各种器械的单打、对打、混合打;拳攻腿踢,棍击枪刺,刀光剑影,真枪实打,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最后的收场节目是“打布马”。以一人扮成朝廷官员,他的半腰束挂上布制的马匹,上半身露在布马上面,下半身为布制马匹所掩盖,酷似骑马形状。这官员两持双锏,与手握木棍的徒步和尚进行对打,最后以朝廷命官被打败狼狈而逃作为英歌结束的活动标志。“打布马”的由来,传说有那么一段故事:清朝时期,里湖境内有一庵寺,曰坟头庵。庵里住着一个武艺高强的和尚,当时的知县以为这是隐患而前来清剿。可是,和尚武艺强,县太爷被打得一败涂地,狼狈而逃。后民众便把这个故事编成“打马布”,并被发展成为一个艺术程式,随在英歌后棚演出。
英歌舞分前后棚,前棚36人,每人手执长约1尺4寸,直径4厘米的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海螺号和吆喝声,两棒相击翻转,边走边舞。后棚72人,扮成各式杂耍艺人,敲打锣鼓伴唱,有的还加上扮涂戏,或加进武术表演。其队列变化有长蛇挺进、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孔雀开屏等共18套式;棒法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后敲等;脸谱有文面、武面之分;节奏有快板、中板、慢板之别。
在农村,英歌被群众看作是英雄的化身、吉祥的象征、驱邪的魔力。一般参加英歌队者都应是年轻力壮、英武潇洒的小伙子。姑娘们对他更有一种爱慕之情,常常从英歌队中挑选自己的意中人。特别是头槌和二槌,更是姑娘们追求的对象。跳英歌舞历来被视为吉祥的化身,人们认为跳英歌舞是“好彩头”。这年谁能够进入英歌队,这年办事就顺利,事事如意。
英歌舞表演时长不一,有的大型节庆活动会持续整个白天。这不仅对演员的体力是巨大的挑战,也对演员的基本功和团队配合默契程度提出了很高要求。英歌舞的基本动作是“舞槌”,舞时每人各执两根被称为“槌”的圆形短木棒,双脚成骑马蹲裆步,提腿向横跃动,双手随锣鼓节奏上下左右对击木棒,头和身体随之自然晃动。每逢农历新年和民俗节庆,潮汕地区“跳英歌”便迎来高峰。
英歌舞的舞蹈内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梁山好汉化妆卖艺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还有一个是梁山英雄化妆劫法场救宋江。
潮阳、潮南、普宁、惠来、 陆丰、潮安的英歌在广泛的流传中形成不同的流派、风格。
通过英歌祈求平安吉祥,表达爱憎,抒发斗志。从最初的游神赛会,到如今的节日盛会、商户开业、楼宇落成、大桥通车、华侨观光等等活动,无不请英歌队到场表演,以表示欢乐和庆贺。英歌又是增进乡谊、邻谊、侨胞和睦团结的重要纽带,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英歌表演主要依附于民俗活动,依靠乡土文化代代传承的凝聚力。如今,这一绵延数百年的非遗也在传承发展,改进表演内容、走进学校社区、开发文创产品,在当下生活迸发崭新活力。
为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近年来,汕头潮州等地组织英歌进校园、进社区,推动英歌表演技艺的传承发展。加入英歌队伍的年轻人逐年增加,表演水平也逐步提高。
杨卫,男,1932年生,广东省汕头市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潮阳英歌)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陈汉,男,1935年生,广东省陆丰市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甲子英歌)项目广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陈来发,男,1957年生,广东省普宁市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张伯琪,男,1945年生,广东省普宁市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宁英歌)项目广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陈宋琪,男,1968年生,广东省汕头市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项目广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布,广东省揭阳市、汕头市申报的英歌(普宁英歌、潮阳英歌)项目作为民间舞蹈之一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5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布,广东省陆丰市申报的英歌(甲子英歌)项目作为传统舞蹈之一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1988年8月,应全国艺术院校第二届中国舞“桃李杯”赛比赛委员会之邀,潮阳县永丰英歌队来到北京后,8月3日在北京舞蹈学院广场进行一场试演,顿即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堪称一炮打响。8月5日,英歌队在“桃李杯”赛的开幕式上表演,情绪热烈,气氛活跃,更博得观赏者的连声喝彩。
该届全国艺术院校中国舞“桃李杯”赛,规模可观,知名度高。参加比赛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的27支舞蹈代表队,这是一次全国性的舞蹈艺术群英竞技的盛会,许多有声望的专家、学者也到会参加。潮阳县永丰英歌队以其特邀代表队身份,在这次赛会上享有殊荣。英歌队的领队被请上主席台。这一“请”,不但表示对全体英歌队员的尊重,而且表示对来自祖国南疆的民间舞蹈艺术的珍爱和推崇。
2024年2月11日,大年初二,国家级非遗广东潮汕英歌舞在皇城相府精彩上演。
2019年4月27日是农历三月二十三“天后宝诞”,香港各区天后庙香火鼎盛,并举办不同的庆祝活动,而全港规模最大的则是“2019元朗十八乡天后宝诞会景巡游”。38支来自各乡、堂的花炮队伍和舞龙舞狮,穿梭在元朗市中心各主要道路。据介绍,巡游规模是过去60年最盛大,大会表示约万人观看巡游。2019年一共派出600人参与表演,当中100人是来自内地最顶尖的英歌表演者,堪称“国家级表演”。
2019年12月6日,泰国华人华侨届在曼谷耀华力路(唐人街)举办盛大活动,泰国拉玛十世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及苏提达王后首次驾临唐人街。泰国总理巴育携内阁成员、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陈振治、潮汕会馆主席黄迨光、正大集团资深董事长谢国民等泰国侨届知名人士以及华人民众、国内外游客数万人迎接。此次活动将华人传统的英歌舞、舞龙舞狮与大型LED通道、视频、图像、灯光、音乐等现代元素结合,展现历代泰国王室与中国的友好交往,同时体现泰国华人友爱团结、忠君报国、建设美好家园的情怀,并祈愿风调雨顺,国家繁荣富强。
2006年5月20日,英歌舞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