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15 11:00
澳南沙锥(学名:Gallinago hardwickii):小型涉禽,体长25-30厘米,嘴肉色、尖端黑褐色,脚黄绿色。上体淡褐色具4条细而不甚明显的黄白色纵带。中央冠纹、眉纹黄白色。下体白色,两侧具褐色横斑。虹膜褐色,嘴肉色或橄榄褐色;脚和趾橄榄灰色或草青色沾黄。
澳南沙锥上体主要为淡褐色,具黑色纵纹;头部中央冠纹、眉纹和颊淡黄白色;侧冠纹、贯眼纹与颊纹黑褐色。背、肩及翼上覆羽黄褐色,具黑褐色斑纹及淡色羽缘。背与肩具4条较细而不甚明显的纵形带斑;腰与尾上覆羽淡棕色,具细的黑色横斑。尾羽18枚,外侧两对较窄,大约5毫米宽。尾羽颜色为淡棕色,具黑褐色横斑和具一宽的棕红色亚端斑,末端白色。飞羽暗褐色。颈侧和胸测乳白色,具细的黑褐色纵纹;喉和胸淡褐色,胸具黑褐色纵纹;下胸和腹淡灰色;两胁和尾下覆羽淡灰色,具黑褐色纵纹;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密被褐色斑纹。
虹膜褐色,嘴肉色或橄榄褐色;脚和趾橄榄灰色或草青色沾黄。
大小量度为:体重113-136克;体长250-300毫米;嘴峰64-80毫米,翅141-168毫米;尾52-72毫米;跗蹠34-39毫米。
澳南沙锥外形和扇尾沙锥、针尾沙锥、大沙锥非常相似,野外鉴别较困难。但该物种个体比例看起来较大而粗笨,翅和尾亦显得较大。针尾沙锥、扇尾沙锥和大沙锥体型相对较小,站立时澳南沙锥尾明显超过翅尖,而其他三种沙锥超过很少或不超过。飞翔时扇尾沙锥次级飞羽末端白色,翼下覆羽亦较白,较少横斑,大沙锥脚本不超过尾端,而澳南沙锥下覆羽密布黑褐色横斑,脚超过尾端。
栖息于低山丘陵、山脚平原草地、湖泊与河流岸边,以及农田和沼泽地带。繁殖期间多在乾燥的草地、灌木林和疏林地带活动。非繁殖期则主要在淡水水域岸边和附近的湿地及农田地带活动。有时也出现在河口沙洲和泥地上活动和觅食。
常单独活动,迁徙期间集成大群。多在夜间和黄昏活动。在植物茂密,隐蔽条件好的地方,白天也常活动。有时也栖息于树上和电杆上。性胆怯、受惊时常蹲伏于地,有时危险临近时才突然冲出飞起,并伴随着高声鸣叫。飞行姿态显得笨重,但飞行快而敏捷,飞行方向变换不定,常呈一种特有的波浪式飞行。通常沿地面低空飞行,而且飞不多远又落入地面植物丛中。
主要以环节动物、昆虫、昆虫幼虫和甲壳类等无脊椎动物为食。也吃部分植物种子与果实。常单独或成松散的小群觅食。觅食活动主要在黄昏和夜间。在干扰小、隐蔽条件好的地方,有时白天也觅食。
原产地: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日本、巴布亚新几内亚、俄罗斯联邦(东亚区)和中国台湾。
游荡:韩国、马绍尔群岛和新西兰。
不确定:北马里亚纳群岛、中国大陆及香港。
澳南沙锥的繁殖期为4月末至8月初。营巢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巢多置于富有灌木的落叶松疏林中干燥的草地上,也在农地,牧场和荒草地上营巢。通常距水域较远,巢四周有草或灌木掩护,一般较为隐蔽。巢较简陋,多为地面的凹坑,内垫有枯草和苔藓。繁殖初期常作求偶飞行表演。通常飞得很高,在空中边飞边鸣叫。每窝产卵通常为4枚。偶尔3枚。卵的形状为梨形,颜色为黄色或褐色,被有黑色、橄榄褐色或黄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0-45毫米×29-31毫米。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全球物种数量估计为平均25,000-100,000只(2006年),日本的数量平均为100-10,000只繁殖对,迁徙途经 俄罗斯的有1,000-10,000只(2009年)。
由于持续的栖息地破坏和退化,该物种数量在减少。澳南沙锥在中国为迷鸟,不常见。在日本,由于农业开发和干扰,使澳南沙锥种群数量也明显下降。澳南沙锥分布区域较窄狭,数量稀少,应注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