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8 08:02
17世纪,初步摆脱西班牙帝国束缚的荷兰人,开始涉足四海的国际贸易。相比蹒跚学步的英格兰盟友,荷兰人在资本运作、商业股份制合作及航海水平方面,已经做了充足准备。依然处于西班牙君主统治下的葡萄牙,就成为两者集中火力的对象。
通过曾在印度的教会中任职的间谍指点,荷兰人在一开始就非常清楚如何从欧洲快速进入太平洋与印度洋地区。也针对西班牙人与葡萄牙人的貌合神离状态,在各地展开了掠夺和海上封锁。
由于第一代欧洲殖民者在亚洲同土著势力的矛盾,荷兰与英格兰人也很容易找到各自的盟友。波斯的萨法维王朝、马来亚的柔佛王国与苏门答腊的亚齐苏丹国,就是他们得以拔除葡萄牙势力的重要帮手。
160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荷兰数次向明政府提出借地通商的要求,均被拒绝。荷兰又于1601年和1604、1607年三次进攻澳门,均未成功。
1601年9月27日,荷兰战船“阿姆斯特丹”号和“戈乌达”号以及一只双桅小船出现于澳门水域,但被葡萄牙人击退,数名荷兰人被俘后被处死。
1604年,荷兰舰队司令韦麻郎(Wybrandt van Waerwijck)率领一支舰队,6月从马来半岛出发,7月中旬到达广东沿岸,准备侵略澳门,但遇上台风,把舰队吹至澎湖列岛一带,后来被明朝福建海军将领沈有容击退。
1607年,荷兰派出马特里也夫舰长到澳门侦察,被葡萄牙6艘军船赶走。
1609年西班牙与荷兰签订了1609年安特卫普协议,同意了长达12年的休战协定,直至1621年届满,荷兰因而暂缓对澳门发动攻击。
事情发展到1622年(明朝天启二年),荷兰人已经在东印度群岛的巴达维亚站稳了脚跟。东印度公司也以此为基地,展开了同葡萄牙势力的全面进攻。担任东印度总督的科恩(简·皮特斯佐恩·科恩),就计划在这一年强攻位于珠江口的澳门港。因为他们发现,葡萄牙人虽然在香料群岛等地损失惨重,还是可以通过澳门连接马六甲与日本的长崎。这样,纵使香料份额受损,还可以用日本的白银、明朝的瓷器和生丝来弥补损失。
因此,荷兰人一方面在锡兰岛、印度西海岸和马六甲海峡继续争夺,另一方面也准备了规模不小的舰队去攻打澳门。一艘在马六甲海峡被俘的葡萄牙大帆船,则更是让东印度公司得以获得澳门与果阿总部的加密信件。他们从中获知,澳门的防御力量非常空虚。不仅守军人数稀少,防御工事也不够稳固,还因为其他原因又分散了军事资源。
尽管远在荷兰本土的董事会成员都不太赞成四处开战,科恩还是在回信抵达巴达维亚之前就派出了舰队。恰逢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队,正在波斯湾帮助萨法维王朝进攻葡萄牙的霍尔木兹岛要塞。他也希望抓住时机,将马六甲-长崎航线截断。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继续寻找其他可以替代澳门的地方。
为了完成对澳门的迅速占领,科恩为舰队的司令官雷杰森(又译作赖臣,Kornelis Reyerszoon)准备了8艘战船,其中不乏500吨以上的大型盖伦帆船。为了提供舰队的战斗力,很多岗位上的水手也用本土来的荷兰人替代了原先雇佣的马来人。他们在这年的6月,抵达了占城王国所属的金兰湾补充淡水。两艘在附近巡弋的东印度公司战船,也一同加入进来。甚至还有1艘泰国人驾驶的东亚式帆船和船上的28名日本浪人一起,要求加入对澳门的远征。
6月21日,荷兰远征舰队抵达澳门附近水域。由苗活船长指挥的2艘原本参加封锁西属马尼拉港的战船与2艘同行英国武装商船,在接到消息后也飞快赶来。虽然荷兰人不愿意同英国人分享战利品,惹得英国人拂袖而去。但舰队还是凑齐了13艘大小战船与1300名兵士。
面对东印度公司的大兵压境,澳门城里的葡萄牙守卫显得不值一提。在前一个世纪,他们虽然已经获得了在当地的留居权与自治权,却处处受到明朝地方官的限制。因而,澳门在早期既没有城墙和炮台,也没有常驻的守备部队,甚至连正式的总督都没有。头面接洽人物,仅仅是定期到访的船长代表。其身份与职责,类似于后来清朝十三行眼里的大班。
结果,荷兰劫掠船从1601年开始定期造访。他们不仅在四处袭击葡萄牙船只,也不断进攻澳门。在广东和福建沿海航行时,他们也将明朝视为南洋群岛的小部落,作风粗暴而不讲礼节。明朝地方官这才默认了澳门当局构筑自己的防御工事。葡萄牙人也从日本招募了100名火枪手来当地担任守备队。后来因为明朝官方的反对,日本雇佣兵被全部遣散,换上了葡萄牙和黑人士兵。
由于葡人来澳的目的主要为通商,初期来到澳门的葡人主要为商人,葡萄牙皇室并没有委派专门军队防卫澳门。而由果阿的葡印总督委派的中日贸易船队司令除了保护往来葡萄牙里斯本及日本长崎的航线外,每年亦会泊经澳门一次,负责澳门的军事及防卫,而当他离澳后,则由在澳的葡人在1560年组织的澳门议事会雏型中的地方长官(Capitão da Terra)负责军务。但由于真正拥有兵权的是中日贸易船队司令,一年来澳一次并不足以保护澳门。
1622年的战役爆发时,部分澳门居民正在广州采购货物。有少量守军还被派去北方,支援明朝对抗满清军队的战争。他们走时也带走了不少火炮,严重削弱了城市的防御能力。因此,当澳葡中日贸易船队司令(Capitão-mor das Viagens da China e do Japão)罗伯·萨门托·卡瓦略(Lobo Sarmentode Carvalho)清点可用之兵时,发现除剩下的50个火枪手外,全城只剩下百余名能够使用武器的人。其中大部分是葡萄牙人和殖民地妇女生下的混血儿。这些人将防御建立不久的数个炮台,使用前不久从马尼拉运来的增援火炮。另一批可用的人力资源,就是为士兵们服务的黑奴。
6月23日,荷兰舰队已经制定完他们的作战计划。他们将从南面实施海上佯攻,再将数百人的登陆部队派往东面的海滩登陆。因为那里没有城墙与工事掩护,所以非常适合人数更多的进攻者展开队形。
于是,3艘大船在当天开始首轮炮击,并朝着澳门岛南部的圣佛朗西斯炮台猛攻。由于只是测试对手实力和备战程度,这天下午的战斗并没有什么成果。荷兰人也放心大胆的在第二天开战进一步行动。他们甚至朝着炮台守军喊话,号称要将澳门的全部成年男子处死,并同城内的妇女同胞们切磋一番。
24日早上,荷兰战舰继续朝着炮台进发。他们期望利用侧舷的密集火力,压制守军的炮火。葡萄牙守军在这时候开始还以猛烈的炮击,将打头阵的加利亚号战舰重创。虽然此船没有立刻开始倾覆,也只能拖着重伤之躯向后方撤退。但葡萄牙人没有时间来庆祝这个小胜,新的警报就从东面的海滩传来。荷兰陆战队已经开始在劏狗环(今水塘)一带登陆。
800名东印度公司的陆战队员与日本雇佣兵一起,分乘32艘小艇,由5艘驳船拖拽和掩护登陆。为了迷惑数量不足的守军,荷兰人甚至朝着空中发射打湿的火药,以便在战场上制造烟幕效果。卡瓦略率领带领一支勉强过百人的葡萄牙与混血儿部队,赶在对手登陆前就构筑了简单的壕沟工事。在看不清目标的情况下,守军只能朝着烟幕乱射一通。结果,不仅打死了40名荷兰人,也击伤了舰队司令雷杰森,赖臣腹部中弹返回,命卢芬上尉(hans ruffijn)代他指挥。但更多人还是冲出烟幕,将守军从工事中赶走。
随后,荷兰人留下200名士兵守卫滩头阵地,其余人整队向城区方向进发。荷军在卢芬上校的指挥下很快占领龙环村、龙田村一线。卡瓦略的小分队边打边撤,依然无法拖住进攻者的步伐。后者的排枪射击,在威力和气势上都胜过了自由射击的葡萄牙散兵。但守军也以此消耗了荷兰人的不少弹药。
很快,当远征队接近澳门的内陆城墙时,被大龙泉,二龙泉汇合的坑水阻挡,遭到了新一轮火炮射击。这些炮火全部来自澳门防御体系的中枢——大炮台(伯多禄炮台)。这座炮台专门建立在岛屿的中心位置,用于应付任何突破海岸防御的敌人,尤其是那些从东面登陆的偷袭者。
荷兰登陆部队无疑受到了这轮火炮射击的严重威胁,一名耶稣会神父发动的炮击甚至命中了荷军火药车,使荷军死伤惨重,不得不稍稍后撤。他们当即决定,利用所剩不多的弹药去进攻边上的制高点--东望山炮台。如果得手,那么荷兰人可以用那里的大炮,压制地势较低的大炮台,并覆盖几乎整个城区的范围。
然而,他们在上山的过程中,又遭到了30名澳门市民和黑人奴隶的阻击。由于不熟悉地形,荷兰人吃不准面对的守军数量,只能选择绕道从另一侧的高地前进。不少人提议,他们应该撤退到滩头或船上,以便第二天继续强攻。但澳门的守军和市民,再也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由于已经明确了敌军主攻方向,卡瓦略派人将分散在其他的守军都集中起来,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向荷兰人发起了猛烈反扑。因为人数差距悬殊,他还动员了城里几乎所有人来参与战斗。除了士兵和他们的黑人奴隶,普通市民和耶稣会的传教士都一同加入进来。所有人高喊“圣地亚哥”的口号,朝着荷兰人的队列冲去。除了火枪和佩剑,不少人仅以防身用的冷兵器上阵。
很少习惯打硬仗的荷兰人,在面对这样的景象后惊恐不已。匆匆放枪后,大队的人开始朝着东面的海滩撤退。临时担任指挥官的汉斯·卢芬上尉,本想督促士兵不要轻易溃退,结果被迎面冲来的东非黑奴击倒。更让荷兰人感到害怕的是,这些使用戟和剑盾作战的黑人,本身就被训练来担任火枪手人盾牌的炮灰。他们不仅敢打敢拼,还将全部抓获的荷兰人都当场斩首。其中还有妇女,以高超的用戟技术,让对方感叹不已。
士气全面崩溃的进攻者,在逃到海滩后发现那里的友军也已经提前开溜。他们只能争先恐后的挤上登陆小船,忍受着葡萄牙追兵的射击,狼狈逃窜。一些人还因此在回到舰队前落水身亡。所幸有不少黑奴士兵停下来抢劫荷兰阵亡者的尸体,否则可能有更多东印度公司的精锐会葬身澳门海滩。
6月25日,荷兰舰队司令雷杰森宣布与澳门方面停战。他的舰队已经因为澳门而死136人,伤126人,死伤的日本人和印尼人也达数百人,还有一批士兵被俘。舰队中还有1艘船被重创,很难不影响之后的整体行动。澳门之战也就成为了东印度公司赶赴亚洲以来,遭遇的最大规模挫败。
守军却拒绝进行任何谈判,更不准备将尸体和俘虏交还给对方。他们在为期两天的战斗中,总计才战死6人,负伤20多人(很可能没有计算市民的损失)。还有很多黑奴因为作战勇敢而被主人释放为自由人。
为了纪念这一空前大捷,澳葡当局后来将6月24日定为澳门城市日,订为公众假期来庆祝。 由于天主教定6月24日为圣若翰洗者日,葡人战胜荷兰舰队,被视为得到圣若翰洗者帮助的奇迹,圣若翰洗者亦被视为澳门市的主保圣人,在大炮台入口门楣上,亦刻有他的肖像作为纪念。
荷兰舰队只能灰溜溜地离开澳门水域。临走前,他们还留下1艘战舰把守珠江口。雷杰森希望以此堵住葡萄牙人同广州的正常贸易,并争取同广东的地方官建立正式联系。
但这个计划也是徒劳的。葡萄牙人尽管船只匮乏,还是在第二年搜罗了几艘中国式帆船,组成了一支临时小舰队。尽管后来的史料记载不明,但这艘留下的荷兰船应该是在珠江口的外伶仃岛停泊时被突袭干掉了。
至于东印度公司的主力舰队,则抵达了福建沿海。他们一路上以武力威吓明朝地方官,并几乎进行了无差别的海上扫荡。最后抵达了出发前的备选落脚点——澎湖。但他们在澎湖建立基地的尝试,在明朝将领南居益等人的打击下,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荷兰人最后一次进犯澳门发生于1627年(澳门海战),但也以失败告终,从此荷兰人转而入侵台湾。
战役令澳门人意识到防御真空的危险,澳门议事会要求葡萄牙政府派遣兵头长驻澳门。1623年5月6日,葡属印度总督以国王的名义下令,任命王室贵族马士加路也(D.Francisco Mascarenhas)为第一任澳门总督兼兵头,后来更不顾中国反对,建起城墙及完善了炮台系统。 1631年,荷兰夺取葡属马六甲,切断印度果阿至澳门的航线,澳门与果阿及里斯本的贸易变得不再安全,而逐渐衰落。
为纪念此战役,葡人于1871年,在战胜荷兰人的地点建碑留念,该大理石碑命名为《战胜荷兰纪念碑》,公园亦因此命名为得胜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