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09 19:09
激痛点,源于英文的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的中文译名,也有译作触发点,常被简写为MTrP,它是指骨骼肌内可触及的紧绷肌带所含的局部高度敏感的压痛点。有关激痛点的理论,是西方针刺疗法dry needling(干针)的理论基础。
按照医学统计,人体骨骼肌占体重的40-50%,也是人体85%疼痛的根源。对于频繁大量运动的人来说,大多数的慢性疼痛与肌筋膜有关。因为他们要比普通人使用肌肉和肌腱的强度更要频繁。但令人奇怪的是,当这类人因为挥之不去的疼痛而去医院就诊时,这些疼痛通常被归结为某种类型的“炎”,肌腱炎:滑囊炎、关节炎或其它。而实际上你疼痛的直接原因是与一个直接与你肌肉相关的概念有关——激痛点。
其实,激痛点是很小的,属于局部的肌肉痉挛或者挛缩,引发的原因主要是:过度负重、直接的受伤、反复持久的肌肉收缩。这种痉挛通常不会影响整块肌肉的功能,但会妨碍肌腹中的部分肌肉纤维的正常运作。你触摸时能感觉到你肌肉上的硬块、结节、或者局部紧张。有时肌肉很小时,整块肌肉摸起来会像硬橡胶制成的电缆。
激痛点不仅仅可以引起疼痛,也可以引起:麻木、局部怕冷、少汗或多汗、胸闷、失眠、便秘、小便淋漓不尽等症状,不少临床上的疑难杂症也因于激痛点。
关于激痛点形成机制目前较为公认的是能量代谢危机学说,该学说经过不断丰富与修改,成为综合假说。综合假说认为,在急慢性损伤等诱因刺激下,运动终板功能异常,乙酰胆碱过度释放使肌节和毛细血管收缩,局部微循环障碍,机体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生成下降导致供能不足;突触后膜持续去极化,同时肌浆网缺少ATP重吸收Ca2+,过量Ca2+引起乙酰胆碱的进一步释放并促使肌节持续收缩,加剧能量消耗与需求;此外,因能量缺乏,局部组织释放致敏物质刺激伤害性感受神经元,产生持续肌肉疼痛。激痛点组织缺氧,细胞液酸化,促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释放,进而导致乙酰胆碱大量释放并抑制乙酰胆碱酶活性,运动终板乙酰胆碱堆积。
诊察激痛点的诊察目前以触诊为主,专家共识认为,激痛点的诊断必须包含紧张带、敏感点和牵涉性疼痛三项基本特征中的2项以上阳性,而由于抽搐反应可靠性较差,故仅作为次要指标。但徒手激痛点诊断仅依赖病史、触诊和主观判断尚存在诸多不足:①主观性较大,触诊通常取决于临床医生技能与判断力,医生通常不会接受激痛点相关培训;②患者痛觉过敏,可能实际的激痛点与描述不相符;③经验推广不易。因此,仅触诊诊察会加大误诊的可能性,需要结合客观检测技术。
1.肌电图:研究显示,表面肌电图可显示静止状态下在活化激痛点区域的肌电振幅增加,肌肉收缩时振幅降低,中位频率增加,Ⅱ型肌纤维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增加;针电极肌电图显示低振幅、噪声样的自发电活动和间歇性高振幅棘波;以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值为肌电图观察指标,偏头痛患者存在活跃激痛点的颈屈肌RMS值低于同肌中未见活跃激痛点的患者,在伸肌则相反,表明偏头痛患者的颈部激痛点对屈肌伸肌影响是不同的。若以肌电信号样本熵为指标,激痛点肌电信号样本熵降低,治疗后上升。可见,肌电图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特异性,可为激痛点定量诊断和评价疗效提供依据。
2.磁共振检查:Chen等利用磁共振弹性成像技术观察人体激痛点特征,斜方肌激痛点紧张带刚度平均为(11.5±2.4)kPa,周围肌肉组织为(5.8±0.9)kPa,而无紧张带的肌肉为(6.6±2.1)kPa,激痛点同正常组织间有显著差异。此外,磁共振T2加权成像中,可见激痛点T2信号较正常值显著提高。磁共振检查虽然可以鉴别肌肉紧张带,但在价格、便捷性与操作技术要求等方面均有其局限性。
3.微透析结合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查:利用微透析技术可以对组织液进行连续采样,动态观察肌肉代谢变化,但这种检查方案存在一定局限。①检测结果具有滞后性,难以即时得到结果;②生物标记物特异性缺乏,如致痛物质含量在多种疼痛疾病均显著提高;③微透析探针会导致急性组织损伤进而影响结果;④组织液难以判定细胞内部环境变化。
4.超声成像技术:多年来研究者试图以超声灰阶成像技术对激痛点进行观察,但部分研究显示激痛点区域为低回声,部分研究显示其为高回声。这些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描述性研究缺乏定量分析、样本量较小、缺乏随机对照和盲法。而运用纹理分析技术对斑点面积、数量和局部二值模式等指标进行超声定量分析,是一种可靠客观的方法。Kumbhare等采用超声结合定量分析技术检测上斜方肌激痛点发现,激痛点区域斑点面积增加,数量减少,大面积斑点为低回声区。Jafari等通过施加压缩应力并观察超声图像的变化,计算弹性模量(杨氏模量)以区分激痛点;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以图像色彩反映组织硬度(正常肌肉主要表现绿色、黄色和红色),而激痛点紧张带由于振幅峰值降低而出现蓝色,两者有明显梯度改变。此外,以灰阶超声测量肌肉厚度结合超声弹性成像测量应变比可能是评价激痛点的可靠方法。以上表明,超声运用于激痛点的诊察需要结合定量分析或者运用一定的超声技术。
5.红外热像图技术:红外热像图技术用于动态测量皮肤温度,是一种非接触式、无痛的方法。根据激痛点形成机制,激痛点肌肉收缩能量消耗增加,循环障碍影响散热,致痛物质含量增加,因此温度升高。在红外热像图中,激痛点周围呈现出大小不一边界清楚的团块状或片状异常高温区,与邻近区域温差值为(0.897±0.423)℃。但也有研究表明,慢性颈痛患者上斜方肌激痛点皮肤温度降低,且静息时的肌电图RMS值越高,温度越低。目前尚缺乏红外热像图诊察激痛点的系统研究报道,而且红外热成像易受皮肤感染和设备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临床上红外热像图的结果仅供参考、辅助诊断或指导治疗定位。
虽然疼痛患者通常会服用止痛药、消炎药等药物,但药物滥用和效果不佳等问题难以解决,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接受物理治疗。Fleckenstein等研究显示,临床缓解激痛点疼痛常用的物理疗法主要是推拿手法(81.1%)、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疗法(72.9%)和针刺疗法(60.2%)等。54.3%的临床医生认为现有的治疗方案不足,表明迫切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探索合理治疗策略。
一、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有很多种,如干针、浮针、体针和小针刀等,按起源可以划分为中医针刺疗法和干针疗法。干针疗法也称为激痛点针刺、肌内针刺,是在不引入任何药物的情况下将针刺入皮肤的疗法,适用于各种痛症的治疗。干针疗法源自注射疗法,在指导理论、针刺位置定位、取穴模式、针法等均与中医针刺有相似和不同点。
1.针刺止痛效果研究:①针刺止痛的起效时间——由于针后肌肉酸痛,针刺后即刻疼痛强度和压痛阈均无明显改善,2d后显著降低,对此可在出针后进行缺血性按压以缓解疼痛感;②止痛效应的持续时间——针刺的短期(干预后5d)、中期(干预后4周)止痛效应显著;还有研究认为,止痛的效果可以保持6周;③针的规格——局部针刺,直径0.25mm、0.50mm和0.90mm的针对疼痛均有改善作用,但治疗后3个月直径0.90mm的针止痛效果更好;④局部抽搐反应与止痛效果——颈痛患者上斜方肌激痛点针刺,采用不诱导抽搐反应、诱发4次、诱发6次、行针至不再诱发抽搐反应,共4种干预方式,虽然1周后随访时疼痛改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诱发6次组和行针至不再诱发抽搐反应组中,具有中度临床意义(疼痛VAS评分降低2分或疼痛强度降低30%)的患者数量更多。
2.针刺作用机制研究:组织缺氧与致痛物质是激痛点恶性循环中的重要环节,激痛点局部针刺的研究表明,针刺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调节与疼痛、炎症和缺氧相关的各种生物化学物质,从而发挥止痛的疗效;即刻止痛效应则与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活跃和运动终板的应激性有关。远端针刺的实验发现,其通过改变肌肉和脊髓的P物质水平调节近端激痛点的应激性,促使脊神经支配肌肉的激痛点敏感性降低。远端针刺还可以调节血清、脊髓、背根神经节和肌肉中脑啡肽和β-内啡肽含量变化,表明内源性阿片系统可能是远端针刺对激痛点疼痛的止痛机制之一。
二、推拿手法治疗
推拿是一种非侵入性物理疗法,操作简便容易学习,可由患者在家中自我操作完成治疗。①推拿止痛效果:推拿干预后疼痛阈即刻升高,经过多次干预,疼痛阈仍上升;②推拿的部位:不仅可以推拿激痛点局部,也可以选择同一神经支配的肌肉,如欲减轻胸锁乳突肌疼痛,可推拿胸锁乳突肌,同时干预同一神经支配的枕下肌疗效更好;③推拿手法选择:推拿手法包含较多种类,如缺血性按压、摩法、滚法等均对激痛点疼痛有较好的改善作用;④推拿工具的选择:与硬按摩球相比,软充气橡皮球更有利于深入压迫软组织,降低疼痛感;⑤推拿手法的机制研究:在激痛点紧张带施加柔和、持续的手法刺激肌肉,可以解除病理性筋膜粘连,增加外周血流量并随后清除有害物质,还可以调节前额叶皮质,增加副交感神经活动而抑制交感神经活动,减少激痛点处运动终板的自发电活动,抑制过量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缓解肌肉过度收缩;按压激痛点后局部乳酸水平增加,提示其可能通过促进无氧代谢改善能量代谢障碍。
三、电刺激疗法
电刺激疗法是将特定形式的电流输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对诸如非特异性颈痛、慢性腰痛等疼痛疾病疗效显著,有TENS疗法、音乐电疗法和电针疗法等多种形式。Meta分析显示,电刺激疗法可有效降低疼痛,其中电针较TENS有更好的止痛效果,高频刺激与治疗时间大于15min疗效更好。临床研究显示,持续1周的激痛点和穴位TENS治疗均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伴肌筋膜疼痛患者的疼痛、情绪和睡眠质量;与激痛点TENS相比,穴位TENS在疼痛强度和睡眠质量方面疗效更好。
四、红外线疗法
红外线产生温热效果,促进血液循环,被广泛用于周围神经病变和伤口愈合。动物研究显示,红外线疗法可以抑制激痛点肌肉终板噪声,但疗效不超过1周。临床研究表明,远红外贴片和安慰剂贴片都可以缓解疼痛,且效果无差异,但压痛阈和最大疼痛耐受值在远红外贴片组中下降,可能因为治疗时间太短,红外线只渗透到皮肤并增加其敏感性,而肌肉并未受到影响。这表明红外疗法受皮肤厚度影响较大,为获得更好的疗效可能需要红外治疗设备或适度延长治疗时间。
五、其它疗法
除上述疗法外,还有冷喷雾、激光、冲击波、贴扎超声和拔罐等疗法,各有其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