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泄

更新时间:2023-11-27 15:20

濡泄,拼音是rú xiè,汉语词语,意思是濡泻,出处是《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解释

濡泻。参见“濡写”。

出处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

王冰 注:“濡泄,水利也。”

《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水不及,湿乃大行,……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寒疡流水……”又 称濡泄、湿泻、洞泄、脾虚泄。《卫生宝鉴·泄痢门》:“《内经》云:湿胜则濡泄。……夫脾为五脏之至阴,其性恶寒湿。今寒湿之气内客于脾,故不能裨助胃气,腐熟水谷,致清浊不分,水入肠间,虚莫能制,故洞泄如水,随气而下,谓之濡泄。法当除湿利小便也。对金饮子主之。”《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惟濡泄一症,又名洞泄,乃为湿自甚,即脾虚泄也。由土虚不能制湿,肠胃不固,湿反胜而成病,故脉迟而缓,小便不利,身重,腹不痛,肠鸣漉漉,所下多水。宜四苓汤加二术、胃苓汤加草蔻。”参见洞泄湿泻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