瀹潭

更新时间:2023-07-19 21:17

潭地处妹滩之下,瀹水之口。是新安江边的大村子,有近500户人家,1800余口人,自上而下有上村顶、铺里、铺外、中山、吊前、里门、外门、新屋下等七八处居民点,逶迤延伸2公里多长。村上人主要姓方,亦有张、孙、胡、任诸姓。

简介

瀹潭是新安江边的古村落,地处妹滩之下,瀹水之口,国家AAAA级景点新安江山水画廊主要景区之一。当地方言“瀹”音读为yào,所以外人误传别名“药”潭。有近500户人家,1800余口人,自上而下有上村顶、铺里、铺外、中山、吊前、里门、外门、新屋下等七八处居民点,逶迤延伸2公里多长,为方姓家族世代居住之地,明清时期多为徽商。亦有汪、张、孙、胡、任诸姓。

妹滩是新婚的妻子在这里送别远行的亲人的地方,依依难舍,泪洒江滩,由此得名。

瀹潭村脚,有数株大樟树,屹立江岸,附近有一古祠方氏宗祠,解放后曾辟为培育莘莘学子的学堂。祠内有一方氏石碑,碑额为:瀹潭方氏宗祠记,文稿为明代武英殿大学士许国所撰(参见许国石坊),写碑者乃赐进士第嘉议大夫南京总督粮储户部右侍郎方弘静,碑额篆文乃武英殿供奉管理校正书籍事务中书潘纬。碑文刻于明“万历癸已岁孟冬月望日”,即1593年农历10月15日,计有850余字,内容分前后两部。前部先写始迁祖为北宋士大夫方子华公,时在北宋靖康之乱时由汴京迁于此(1126年前后);碑文后部载宗祠修建始末。文革时石碑曾被村民当作水井边的洗衣板 ,导致部分字迹被冲刷侵蚀。

瀹潭村原有一幢明代所建之方光田宅。上世纪80年代兴建潜口民居博物馆时,将该古宅拆迁彼处。如今只剩下半截方氏宗祠(仅存寝堂)算是一处古建。该祠在解放初被辟为瀹潭小学时就有所拆建,后承包给一村民作为养鸡场之用,现宗祠正在重新修葺之中。

越过瀹潭村方氏宗祠后山,有一村落名为汪村,为汪姓家族世代聚居之地,汪、方两家族自明代至民国期间多通婚。汪氏家族代表人物有方弘静同时代之汪道昆(诗人、戏曲家、抗倭将领)。

当地特产“三潭”枇杷及野生鱼类、冬笋、野生蕨、笋干、芙蓉糕、麻酥糖、炒米糖,有采摘枇杷、柑橘、茶叶、养蚕、榨油、磨豆浆等传统手工业。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