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1 17:09
李火德(1206年-1292年),原名炳凤,字闽海,别号伯庄,生于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宋朝官员,李氏入闽始祖,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八代孙。
李火德是唐高祖李渊第二十八代孙,但到他这一代只是寻常百姓。时值客家先民大举南迁,李火德随父亲举家从江西石城迁居福建宁化石壁。由于石壁人多地少,加上战乱不断,父亲李珠动员儿子们外迁,并写下“继先续后,根枝一处,绵远世泽,举祖流芳”的纸条交给儿子们。
宋末,李火德和哥哥木德沿汀江来到上杭丰朗,“目其山秀土腴,民淳俗美”,于是在丰朗定居下来。不久,哥哥木德继续外迁,李火德留在丰朗,开枝散叶。
李火德先妣钟氏生二子逝世。次妣王氏生二子:文珑、文凤,战乱中走散。续娶伍氏为原配。宋末与兄木德及妻伍氏迁往上杭县稔田镇丰朗村开基。原配伍氏未育,宋咸淳四年(1268年)纳娶丰朗陈梅山(时任潭洲太守)之女陈氏,婚后生有三子(三一郎、三二郎、三三郎),二女(桂英、淑英)。李火德卒于宋壬辰岁八月六日,享年八十七岁,葬于丰朗岗头“螃蟹游湖”穴。
原配伍氏,生于宋嘉定元年戊辰岁(1208年)五月十二日子时,娘家在宁化县禾口村,十六岁与李火德结婚,随夫迁上杭县丰朗村,婚后未生育,卒于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辰时,享年九十一岁。葬于丰朗岗。
继配陈氏,生于宋咸佑十年庚戌岁正月十五日酉时,出生于上杭丰朗,十九岁与李火德结婚,婚后生三男二女,卒于成宗大德元年(1300年)壬寅岁十一月九日子时,享年五十三岁。葬于上杭丰朗李家山。
李火德后裔第二代从丰朗村迁到了上杭稔田镇大湖村,后又迁到永定的湖坑。第八代时又迁到闽南平和小溪西山,成为闽南李氏始祖。后来又从闽南迁居到东南亚各国。
李火德的另一支后裔则沿着汀江到达广东、广西,或进入浙江,后因“湖广填四川”进入四川;第三支则寻找先民足迹回迁江西、湖南一带。
·李火德后裔遍布海内外,据不完全统计,如今,李火德后裔分布在我国十余个省份及东南亚各国。
三一郎公:原名官懋,字朝文,号元培,讳堡深,以名思荣。生于宋咸淳五年(1269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辰时,1293年25岁时从丰朗迁居太坪湖开基,卒于1339年六月二十一日申时,享年71岁,妣邱氏(生卒失考)田氏,生于宋咸淳十年(1274年)十二月初一日未时,婚后生六子,即百一郎、百二郎、百三郎、千三郎、千四郎、百十郎。卒于元致和元年(1328年)5月,享年55岁。邱、田氏与公合葬于上杭县稔田镇太湖村林七坑口“张天海螺形”。
三二郎公:原名宦懋,字朝宗,号乾培,讳堂深。生于宋咸淳七年(1271年)十月十九日卯时,元至三十一年(1294年)甲午科中武举,1296年选任江西赣州于都象湖镇(今属瑞金县)都阃府职,1332年奉旨护送少帝进京接位,至上都即帝位为顺帝,顺帝即位后,朝廷内斗甚烈。公于1333年偕同次子百十七郎弃职隐居于广东程乡(今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宝山,改名贤德,百十七郎改名续德。卒年失考,原葬于松口(今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竹山脑凤形,以后子孙把公坟迁葬福建上杭县稔田镇祝田村虔州坊蛇子岌。妣范氏生于1270年六月十三日酉时,卒年失考,生二子即百十二郎、次百十七郎。继妣王氏,生卒年失考,公与王妣在象湖任职时结伴,生一子即:百十九郎。
三三郎公:原名朝美,字景成,号坤培,讳基深,别名秀仲。生于1273年八月十五日酉时,邑庠生,列授州司职。1293年从丰朗迁居杨梅洞。1295年因兵乱携妻郑氏和子四五郎迁居广东程乡(今梅州市梅县区)溪口开基。卒于1367年三月十四日亥时,享年95岁,葬于程乡溪口。妣郑氏生于1273年七月初一未时,卒于1368年三月十九日未时,离年90岁。生五子即:四五郎(仁)、四六郎(义)、四七郎(礼)、四八郎(智)、四九郎(信)。次妣林氏生一子:仕宝。公妣骸骨于1421年由七世孙子贤、子贵迁葬于福建上杭稔田镇田背村张坑里余屋角上穴,坟形飞凤落洋。下穴是三世祖四六郎墓。
初任宁化县儒学教谕,次任江宁县知县,三任南淮府通判,四任南安府太守,五任九江府太守。因征寇有功,升任河南节度使,晋封关内候。
生三子二女,开启李氏火德公系的繁衍昌盛之路。
根据史料记载,李火德除正常官场经历外,其人生并无什么辉煌壮举。唯有与常人不同的是,他原配未育,没有自己的后代,长期忠贞地守着原配夫人伍氏,过着两人世界的寂寥生活。这是难能可贵的,三妻四妾风行的年代,又面临无后的悲境,他的选择彰显了他的品格。他是有品德的人,也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史书记载他“为人直谅温悫,有孝义忠信之行,非其义不苟取”,“殷于资,不啬施予”,因此他在当地获得了很高的威望。
李氏大宗祠,也叫火德公祠,位于福建省上杭县稔田镇官田村。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是李氏后裔为纪念其入闽始祖李火德建造的宗祠,是福建省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宗祠,也是中国客家地区在海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宗祠之一,被誉为“客家第一祠”。
李氏大宗祠建筑风格非常独特,聚圆楼和方楼为一体,融宫殿建筑和客家民居于一炉,布局合理,精美堂皇,气势磅礴,不仅是李氏后裔寻根谒祖的圣地,也是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充分体现了客家家法制度的建筑艺术,是福建“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块艺术瑰宝。
李火德是个传奇人物,具有非常的民间色彩。李火德来自陇西望族,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八代裔孙,但是改朝换代已使陇西李氏只能感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到李火德的父亲李珠这一代时,时值客家先民大举南迁,举家从江西石城迁居宁化石壁。由于石壁人多地少,加上宋元兵乱,李珠动员儿子们外迁,并写下“继先续后,根枝一处,绵远幸泽,举祖流芳”的纸条交会给儿子们。李火德和哥哥木德沿着宽阔的汀江来到上杭丰朗,“见其山川风土之胜,遂兴爰止之思”,兄弟俩在丰朗定居下来。不久,哥哥木德继续外迁,李火德开始了他的独立人生,也开启了他身后空前的宗族膜拜。
六十三岁的李火德听到如此毒语伤透了心,回到家里大哭一场。他的夫人伍氏知道后极力劝解他,并怂恿他纳原潭州太守移居丰朗的陈梅山之女为侧室。这里有二个看点,一个是夫人为自己的夫君取小老婆,另一个是六十三岁的老男人要娶一个十九岁的官宦之家小姐。当伍氏托付的媒婆到陈家求婚的时候,理所当然地遭到拒绝,但是陈家是有身份的知书达理的人家,不会一口回绝,就出了道难题,想让李家不拒自退。陈母对媒人说:“要娶吾女,须排满七桌银两,九桌缎锦,作为聘礼,如果无法筹措,则另聘名门闺秀。”媒人无奈只得如实禀报伍氏。伍氏一听傻了,这不是故意为难我么。但伍氏或者李火德并没有打退堂鼓,苦思暝想之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对策。定亲的日子到了,李家派人将银两、缎锦挑到时陈府,令家人将银子和缎锦分二大圆桌摆设,一边大红漆桌上摆满银子,并把银子将桌脚楔起,另一边圆桌中央放一坛老酒,周围排满缎锦后,请陈夫人过目收下。陈夫人一看也傻了眼:“七桌”变“漆桌”,“九桌”变“酒桌”,当时只是信口开河,根本没有字据,李家的这一着妙琪无可挑剔。言而有信的陈家终于答应了这门亲事。后人评价这段奇婚记的时候说:巧对显才情,年侄变女婿,喜霭满门庭。至此,李火德开始了他人生最大的转折,在他与陈氏结婚后的九年里连续生育了三子二女,李家的香火就此连绵不绝。
六十三岁梅开二度,在九年内连续生育三子二女,按此算来,李火德至少在七十岁的时候还有生育能力。这不能不令人称奇。李火德的不凡还体现在他的丧事。相传,李火德在八十七岁(公元1292年)寿终正寝,送葬至丰朗岗头,原本晴好的天气,霎时风雨交加,电闪雷鸣,送葬抬棺之人只好将棺木放好,到别处避雨。待雨过之后,停棺处陷落,形似一汪湖水,阴阳地理先生认定此为“螃蟹游湖”之风水宝地,并称日后子孙任其外迁,定可兴旺发达,因此就在原地造坟。墓地经多次重修,碑头刻有“种族文明”,坟前对联是:“宋代开基远,杭川衍派长。”后人有诗赞曰:“丰朗岗上一真龙,天葬陇西火德翁。嗣后房房连及第,荣华富贵永兴隆。”李火德辞世后六年即公元1298年伍氏夫人于九十一岁去世,其墓与火德墓相去数丈,是“孩儿坐栏”形;陈氏夫人只活了五十三岁,于公元1300年去世,其墓在丰朗李家山,人称“乌鸦落洋”形。李氏最大的一族完成了最初的繁衍发展,在元成宗大德元年谢幕而去。
正是这不同凡响的开端给了李氏家族强盛的繁衍能力,李氏后裔呈几何级数增长,火德儿孙于是先后离开了丰朗村,播迁他乡。
李火德因夫人未曾生育,身边无子。一日路过邻家,触其狗吠,一悍妇出而见之曰“我以为谁?是岗头绝后佬也。”公闻其言,暗怒而回,到家闷坐不思饮食,妻伍氏见状,便问其故。公曰:“我一生积善,何以天亏我也”。遂告知。伍氏闻言,沉思片刻,忽而转怒为喜,善言慰之:“妾闻仁者,必有后,吾愿娶侧室,以传汝后”,遂求神问卜俱征吉兆。后续陈氏,婚后九年连生三子二女。
李火德于1292年8月6日卒后,择于九月丙午日寅时送葬,送柩至丰朗岗时,霎时天空雷鸣电闪,大雨倾盆,送葬之人皆停棺避雨。大雨过后,顿时云开见日,送葬队伍回到原处,已不见棺柩,自陷成坟,遂成天葬风水好地,裔孙于此培土成坟立碑为墓。但以后每年碑石都会下陷一字(据说碑每陷一字李氏就会出一位显要),清乾隆五年(1740年),裔孙认为,隔几年要更换碑石,甚麻烦,则用大石板埋在碑下,从此碑石不再陷字。
李火德因后裔众多,子孙繁衍昌盛。到处开枝散叶,正是这不同凡响的开端给了李氏家族强盛的繁衍能力,李氏后裔呈几何级数增长,火德儿孙于是先后离开了丰朗村,播迁他乡。从李火德神奇的游湖墓葬开始,经阴阳地理先生断言子孙必须外迁才有发展,为其后裔向外发展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祖地根基和精神动力。火德后裔第二代就从丰朗村迁到了第一站本镇大湖村。在大湖发展了,又迁到永定的湖坑,到第八代时又迁至闽南平和小溪西山。从此,李火德后裔首批进入闽南地界,他的第八代孝梓成了闽南李氏始祖。后来,他们在闽南发展了,又迁到东南亚各国。而火德的另一支则沿着汀江到达广东、广西,或者进入浙江,后因“湖广填四川”进入四川;第三支则寻找先民足迹回迁江西、湖南一带,形成一支庞大的队伍。这样一来,李火德后裔就遍布全国乃至东南亚、世界各国。据不完全统计,李火德后裔分布在我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及海外13个国家。有人形容李火德“裔孙蕃衍,瓜瓞绵绵,,诗礼簪缨,代有英才”,因此李火德一支影响巨大,其知名度远远超过了他的兄弟。他在被其后裔尊称为“稔田李氏一世祖”、“李氏闽粤大始祖”、“李氏入闽始祖”的同时,知名度早已享誉全世界。
随着李火德后裔快速繁衍播迁,他们被后代尊其为客家始祖,上杭成为祖居地。这是非常奇怪的现象,许多族姓的后裔并没有把宁化石壁当作他们的祖居地,而是认定上杭为祖居地。后人并没有把李氏第一代入闽的李火德父亲李珠作为入闽始祖,在祖居地上自然也只能认李火德开基的上杭了。这是民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种自然认定,谁也无法更改,所以其它李氏枝系也无须为之挂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