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助飞鱼雷

更新时间:2022-06-16 13:13

火箭助飞鱼雷是由舰艇发射,经火箭空中助飞到预定点入水,自动搜索、跟踪和攻击潜艇的鱼雷。航程远,航速高,破坏威力大,兼有鱼雷和导弹的优点。

简介

火箭助飞鱼雷,又称反潜导弹,由火箭飞行器和声自导鱼雷组成。它是在舰艇在水中或水面发射,是由火箭运载飞行到达预定点入水,自动搜索与跟踪及攻击潜艇的鱼雷。

详细内容

在60年代西方海军就装备了4型火箭助飞鱼雷,70年代前苏联装备了4种型号。舰用弹道式的有美国的“阿斯洛克”、前苏联的“弗拉斯”―1;舰用飞航式的有澳大利亚的“依卡拉”、法国的“马拉丰”和前苏联的SS―N―14。潜艇用的都是弹道式的,有美国的“沙布洛克”和前苏联的SS―N―15、SS―N―16。西方的4种型号即将退役,将由垂直发射“阿斯洛克”、潜射远程“海长矛”、“超依卡拉”和“米拉斯”等4种型号所取代。西方火箭助飞鱼雷经历了20多年才出现第二代,可见其发展受到许多因素制约,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成就才使其战术技术性能有了大的提高。

现状与发展

美国从50年代中即开始研制舰对潜“阿斯洛克”和潜对潜“沙布洛克”火箭助飞鱼雷。美国210余艘舰艇装备20000多枚“阿斯洛克”火箭助飞鱼雷。此外,日本、德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艘水面舰艇也都已装备了“阿斯洛克”火箭助飞鱼雷。70年代中开始研制的改进型“阿斯洛克”,将射程由原来的8千米提高到20千米,且相应提高了导弹命中精度,已于80年代中服役。1984年美国又开展垂直发射“阿斯洛克”的研制,于80年代末装备。垂直发射与传统的倾斜发射相比,容易实现舰对空、舰对舰导弹和反潜导弹共架、共库,从而大大减少舰上固定设备体积,还能有效地攻击来自任意方向的潜艇并缩短发射准备时间。这也是世界各国海军舰用战术导弹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沙布洛克”则是潜对潜火箭助飞鱼雷,射程为40~56千米,其战斗部为MK17核深水炸弹,杀伤半径5~8千米。核动力攻击型潜艇,每艘可携带4~6枚“沙布洛克”,进入90年代已被“海长矛”远程火箭助飞鱼雷所取代。“海长矛”可以从潜艇鱼雷发射管内发射,也可由水面舰艇垂直发射装置发射,飞行速度约2马赫,射程达110~160千米,其战斗部为最先进的MK50小型鱼雷。主要针对前苏联装备的“台风”、“奥斯卡”和A级三种先进的高速(40节以上)、深潜(600~1000米)潜艇的。由此可见,利用潜艇发射远程反潜火箭助飞鱼雷也是一种发展趋势。美国在这些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前苏联火箭助飞鱼雷研制起步较晚,到70年代才相继装备了“弗拉斯”―1、SS―N―14、SS―N―15、SS―N―16四型火箭助飞鱼雷。并相继建造了大型多用途核动力反潜潜艇(如V级潜艇),主要执行反潜任务,潜艇上装载10枚SS―N―15(核深弹头)或SS―N―16(鱼雷弹头)火箭助飞鱼雷。此外,水面舰艇反潜武器也得到迅速发展,如在第1艘现代化核动力“基洛夫”号巡洋舰上装备了RBU―1000和RBU―6000深弹、大型反潜自导鱼雷、SS―N―14火箭助飞鱼雷及卡―25反潜直升机等五种反潜武器,构成近、中、远距离反潜体系。“莫斯科”号航空母舰和“基辅”号直升机母舰均装备多枚SS―N―14火箭助飞鱼雷,从事远洋反潜作战。

澳大利亚在60年代研制的“依卡拉”飞航式火箭助飞鱼雷,后应英国皇家海军要求曾几度改型,1982年采用折叠翼,改用箱式发射装置,以减轻重量和体积并提高可靠性。澳大利亚和英国又联合研制“超依卡拉”,使射程由原24千米提高到96千米。

法国在50年代研制的“马拉丰”飞航式火箭助飞鱼雷,已退出现役。法国和意大利于80年代中又研制了“米拉斯”飞航式火箭助飞鱼雷。它实际上是MK2反舰导弹的战斗部改换成鱼雷(法国用时携带“海鳝”鱼雷,意大利用时携带A244/s或A290鱼雷)而成,最大射程55千米,飞行速度高达1080米/秒。

日本于60年代购买美国专利,仿制“阿斯洛克”,改名叫R109火箭助飞鱼雷。第一代火箭助飞鱼雷均采用倾斜发射。这种发射装置发射火箭助飞鱼雷受舰面雷达天线架等固定设施的阻碍形成发射盲区,使得射界变小,限制了反潜火力的机动。如美国“阿斯洛克”火箭助飞鱼雷的MK12发射架射界在军舰左、右舷30°范围内,这就迫使人们探讨垂直发射技术。美国首先使发射装置垂直化,于80年代末装备了垂直发射“阿斯洛克”,前苏联也采用了先进垂直发射技术,如“基洛夫”大型巡洋舰装备了SA―N―6(3×4管)舰对空导弹和SS―N―19巡航导弹的两种垂直发射装置。的垂直发射装置以冷弹射和热发射两种方式发射导弹。

系统构成

火箭助飞鱼雷与发射装置及射击指挥控制系统、探测设备等构成了火箭助飞鱼雷武器系统。其空中飞行方式有巡航式和弹道式两种,飞行速度由亚音速到超音速,射程十到数十公里。

攻击程序

火箭助飞鱼雷武器系统攻击程序:探测设备发现目标并且测得目标运动要素后,射击指挥控制系统把射击诸元自动输给发射装置和待发的火箭助飞鱼雷;发射后,以时间程序控制和惯性制导或无线电指令制导等方式飞向目标区;到达预定点时,声自导鱼雷脱离了火箭飞行器,打开减速伞,入水的时候解脱减速伞,入水之后按预定程序进行搜索,发现目标后自动跟踪与攻击,直至命中。

战斗作用

火箭助飞鱼雷在反潜武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了对付潜艇的威胁,鱼雷武器系统在远距离上的快速反应十分重要。鱼雷和弹道导弹相结合构成的火箭助飞鱼雷能用很高的速度把鱼雷送到远距离的目标附近,系统反应时间短,可以昼夜全天候使用,可以连续射击,提高了目标杀伤概率。 火箭助飞鱼雷有多种型号,如美国的舰对潜“阿斯洛克”和前苏联的SS-N-14都属于火箭助飞鱼雷一类,它们在反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原理

舰艇在水中或水面发射,由火箭运载飞行到达预定点入水,自动搜索、跟踪和攻击潜艇的鱼雷。亦称反潜导弹,由火箭飞行器和声自导鱼雷组成。火箭助飞鱼雷和发射装置、射击指挥控制系统、探测设备等构成火箭助飞鱼雷武器系统。其空中飞行方式有巡航式和弹道式,飞行速度由亚音速到超音速,射程十到数十公里。攻击程序是:探测设备发现目标并测得目标运动要素后,射击指挥控制系统将射击诸元自动输给发射装置和待发的火箭助飞鱼雷;发射后,以时间程序控制、惯性制导或无线电指令制导等方式飞向目标区;到达预定点时,声自导鱼雷脱离火箭飞行器,打开减速伞,入水时解脱减速伞,入水后按预定程序进行搜索,发现目标后自动跟踪、攻击,直至命中。如携带核装药深水炸弹(不带减速伞)时,入水下沉至预定深度爆炸,毁伤位于其威力半径内的潜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