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会(渔灯节)

更新时间:2024-10-11 01:01

灯会(渔灯节),山东省烟台市地方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渔灯节是山东省烟台市沿海渔民特有的一个传统民俗节日,它流传于烟台地区的山后初家、芦洋、八角等十几个渔村,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起初,烟台沿海渔民未能完全摆脱对农耕文化的依附,将陆地习俗搬到了船上。随着历史的变迁,渔家文化不断发展,在烟台地区形成了渔灯节的雏形,其后这一节日逐渐从传统的元宵节中分化出来,成为渔民专有的节日。

据山后顾家村的顾广信讲,山后顾家村建村已有550多年的历史,听他爷爷讲,有村就有渔灯节。由此推算,渔灯节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据芦洋村一老渔民丁义江老人讲:山后初家村村东海湾,是天然渔港,周边渔村的渔船多在此停泊避风,为了祈求人船平安,鱼虾满舱,由周边渔民共同募集资金修建了这一带最早的龙王庙,随着海洋捕捞业和海上航运业的发展,从事海上渔业捕捞和海上航运的人越来越多,渔灯节期间,为解决船主间争抢拜祭先后的纠纷,在1938年前后,山后顾家村、山后初家等村的渔灯节时间改为正月十三,其他村渔灯节时间继续延袭旧时正月十四。开发区沿海渔民祭拜的海神对象是“海龙王”和“天后”。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上庙祭船送鱼灯等活动曾一度中止,特别是“文革”期间,“破四旧,立四新”,基本上不准送灯,渔民们偷着在家里吃水饺,送上几个小灯。改革开放以后,各级政府更加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新港街道办事处把正月十三日正式定为“渔灯节”,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丰富正月十三渔灯节的内容、娱乐项目。

主要活动

祭海龙王爷

海龙王是海边渔民最信仰的神,每次出海打渔前都会虔诚的希望龙王保佑能平安归来。

拜海神娘娘

正月十三是海神娘娘生日,至今还流传海神娘娘高擎神灯保佑迷航渔船归港的动人故事。

点渔灯

这是一种特殊的渔灯,由胡萝卜简单雕刻而成,是烟台渔灯节特有的保佑平安的习俗。

舞龙、舞狮子

舞龙的“龙”,都安置在当地的龙王庙中,舞龙之日,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龙身从庙中请出来。

扭秧歌

民间独具一格的集体歌舞艺术,深受农民欢迎而热闹非凡,扮成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边舞边走。

齐聚吃海鲜

辛勤劳作了一年的渔民,在渔灯节的两天里会招呼成群的亲朋好友喝上一盅,品尝自己一年的收成。

放鞭炮辞旧岁

渔灯节午饭后,先放爆竹。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然后启程去渔港自家船上摆放供品。

流行地区

渔灯节流行地区很狭,仅分布在蓬莱县大季家镇北部沿海的山后初家(又称初旺)、山后陈家、山后李家、山后顾家、山后孙家和芦洋六处村庄,六处村庄渔灯节节期不同:初旺、山后孙家、山后李家,节期在农历正月十三日,而山后陈家、山后顾家、芦洋三村节期在农历正月十四日。每年的正月十三或者十四。

传承保护

传承状况

为更好地弘扬渔灯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每年都要举办渔灯节庆典,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旅游观光。

保护措施

相关部门围绕渔灯节的表现形式和保护主要活动场所两个方面加大保护力度。对渔灯节进行全面普查,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建立完整的档案。用录音、录相、数字化多媒体手段等,对渔灯节进行真实、全面、系统地记录,并妥善保存。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馆获得“灯会(渔灯节)”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灯会(渔灯节)项目保护单位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0年2月26日,胶东渔家盛典——渔灯节在山后初家欢腾上演。在渔港码头,村民们舞起渔家秧歌,敲起欢庆锣鼓,整个码头喜气洋洋,气氛热烈,数万渔民欢庆渔灯节,企盼来年平安、鱼虾满仓。渔民们开着车、拉着祭品、敲着锣鼓、放着鞭炮,全村老少一起来到海边,虔诚叩拜,祈求风调雨顺、海上平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