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07 12:37
灰头鹀是鹀科鹀属鸟类。体长14厘米左右,雄性繁殖羽嘴基、眼先、颊和颏斑灰黑色;头全部、颈周和胸绿灰色;背浅褐色,羽中央具宽阔黑色条纹;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浅橄榄褐色;尾羽黑褐,中央尾羽具黄褐色羽缘,最外侧一对尾羽几乎全白;小覆羽淡红褐色,中和大覆羽黑褐,羽缘色浅;飞羽暗褐色;胸皮黄色,至肛周和尾下覆羽转为黄白色;胸侧和两胁淡褐而具黑褐色条纹。雄鸟非繁殖羽和雌鸟头灰褐色,眉纹淡黄灰色,下颊纹白色;喉和上胸淡黄色,前胸具深色纵纹。共有3个亚种,中国均有分布。
雄性成鸟(春羽):嘴基、眼先、颊和颏斑灰黑色;头全部、颈周和胸绿灰色而微沾黄,有时具黑点;上背、肩橄榄绿色,微沾赤褐,羽中央具宽阔黑色条纹,羽缘黄褐;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浅橄榄褐色;尾羽黑褐,中央尾羽具黄褐色羽缘,其余尾羽绿亮褐色,外侧第二对尾羽内翈具白色楔状斑,最外侧一对尾羽几乎全白,仅内侧有一斜黑斑,外翈羽端具褐斑;小覆羽淡红褐色,中和大覆羽黑褐,外表沙褐色,羽缘色浅羽端呈牛皮白色;内侧大覆羽和内侧次级飞羽褐黑色,外翈羽缘赤褐;小翼羽和初级覆羽褐色;飞羽暗褐,外缘淡赤褐色;胸淡硫黄色,至肛周和尾下覆羽转为黄白色;胸侧和两胁淡褐而具黑褐色条纹;腋羽淡黄;翼下覆羽黄白色,羽基暗色。
雄性成鸟(秋羽):头和颈橄榄绿色比较显明,头顶和颈部各羽有部分尖端黑褐,其它体羽同春羽相似;前颈和胸部的黑点不显明。
雌鸟(春羽):眼先、眼周和不清楚的眉纹牛皮黄色;颊纹淡黄延伸于颈侧;耳羽褐色,具黄色轴纹;头色较雄者发褐而颊部和颏不黑;喉和下体淡硫黄色,喉和上胸微沾橄榄绿色;由暗黑色点斑形成的颧纹颇为明显;体侧和两胁棕褐而具黑色条纹;下腹和尾下覆羽黄白色;其它部分与雄者同但较浅淡。
雌鸟(秋羽):头部褐沾棕褐色并具黑色条纹;上体淡褐,具粗著的黑色轴纹,背和肩羽尤为明显;喉淡橄榄黄色,胸部较褐,常具暗色点斑;下体白色,胸和腋部沾黄;其余部与春羽相似。
虹膜褐色;嘴棕褐,下嘴除先端外,色浅;脚白色。
大小量度:体重♂15.9-26克,♀14-21克;体长♂130-161毫米,♀125-157毫米;嘴峰♂9.5-11毫米,♀9-11毫米;翅♂65-75毫米,♀60-71毫米;尾♂59.5-72毫米,♀54-69毫米;跗蹠♂18.5-21毫米,♀18-21毫米。(注:♂雄性;♀雌性)(指名亚种)
灰头鹀栖息在平原以至高山,可见于海拔3000米左右。生活于山区河谷溪流两岸,平原沼泽地的疏林和灌丛中,也在山边杂林、草甸灌丛、山间耕地以及公园、苗圃和篱笆上。
在长白山6月上旬见到家族群,8月形成大的混合群,陆续南迁。在迁飞前,常见它们向天空中翻飞,之后又落回原处。10月末左右迁徙结束。常成小群活动,除繁殖期成对外,也有单独活动者,性不怯疑,容易使人接近往往在非常接近时才飞离。当受惊时发出短促的“chip”声。繁殖期雄鸟当叫声近似三道眉草鹀,但音节较少,多为4-5个音节,而不大响亮。
杂食性,在早春和晚秋时以杂草子、植物果实和各种谷物为食,夏季繁殖期大量啄食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及其他昆虫。
原产地:中国、印度、日本、朝鲜、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蒙古、缅甸、尼泊尔、俄罗斯联邦、泰国和越南。
旅鸟:阿富汗、不丹、芬兰、德国、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荷兰和英国。
繁殖期5-7月。5月上中旬见多群从南方迁到中国东北地区,一部分继续北上,一部分留在山区繁殖。繁殖期成对活动,通常在树上不大移动位置,不像一般鸟类那样活跃地跳来跳去,只是常颤动尾羽,不断显示出白色部分。5月下旬和6月上旬在华北和东北营巢,巢建于矮灌木丛中的地面或离地不高的树枝上,而很少在离地较高的枝间,巢呈杯形,由干草茎、叶、细根筑成,结构紧密,内垫薄层马毛、细根、草茎等。卵椭圆形,乳白、淡绿色或浅蓝色,带红褐色表斑、褐紫色点斑或黑色条纹,尖端斑较稀,钝端较密集。仅由雌鸟营巢,历经4-5天;每年产两窝,每窝产卵4-6枚。两性共同育雏。每天喂雏15小时,甚至在小雨中也不间歇。雏鸟留巢期12-13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687项)。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