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3 08:36
灰燕鵙,雀形目燕鵙科燕鵙属。头、上体深灰褐色;尾上覆羽白色;胸和腹浅棕灰褐色;尾下覆羽近白色;翅尖长,折合时超过尾端,嘴形宽厚呈蓝灰色。两性相似。灰燕鵙成鸟:额基、眼先、下嘴基部和颏纯绒黑色;头顶至后枕和头、颈两侧及喉部深石板灰色;背至腰和肩羽暗灰褐色;尾上覆羽污白色;尾羽黑褐色,羽端缘污白色;翅黑褐色,次级飞羽端部狭缘棕白色。 灰燕鵙幼鸟:头顶至后颈和颈侧暗褐色;肩羽和背至腰黑褐色,具棕褐色端斑;飞羽和翅上覆羽具棕褐色羽端;颏、喉及上胸灰褐色;下胸至腹浅灰棕黄色;尾下覆羽、翅下覆羽、腋羽近白色;翅下面浅灰色。 虹膜暗褐色;跗蹠、趾蓝灰色或灰褐色,爪黑色。
雄性成鸟:嘴基周围、前额、眼先、眼下缘羽、颏均呈绒黑色;头顶至枕部、耳羽及上颈侧均为暗石板灰色;后颈、背部、肩部及腰部均石板灰色,略缀葡萄灰褐色;尾上覆羽灰黑色,羽缘沾灰褐色,长形尾上覆羽呈污灰白色;尾羽暗石板灰黑色,羽缘灰褐,尾羽末端缘灰白色;翅上覆羽及初级飞羽深灰黑色,并具褐色的狭羽缘,初级飞羽10枚,第1枚短小退化,第2枚与第3枚几等长;次级飞羽具灰白色羽端缘;翅下覆羽及腋羽灰白色。下体颏喉部暗灰褐色;胸、腹淡葡萄褐色,腹中央及肛周较浅淡;尾下覆羽污灰白色。
雌性成鸟:与雄鸟体色相似,但色较暗淡些。
幼鸟:头顶较成鸟深暗,上体葡萄褐色较著;翅初级飞羽外翈沾灰褐色;下体羽灰褐,颏与喉稍缀浅葡萄褐,胸和胁羽末端缘污灰白色呈不著的斑纹状。
虹膜红色或红褐色;嘴蓝灰,尖端黑色;跗蹠石板蓝或暗褐色,爪黑色。
灰燕鵙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常绿阔叶林中,也出现于次生阔叶林、幼林和林缘疏林地带,尤其喜欢在棕榈树占优势的河谷森林。
行为:留鸟。常成群活动,有时集成多达近100只的大群停息在林缘开阔地区暴露的树枝上或电线上,慢慢地从一边向另一边散开。有时又杂乱无章地拥挤在一起,并不停地上下摆,时而单个时而成群的飞向空中。在经过一圈优美的飞行后,又滑翔回到栖木上,停息几分钟后再次起飞,常常是成小群交替飞行和停息,有时亦整群同时起飞和在飞行一阵之后又突然一齐滑翔下降。飞行时两翅扇动迅速,飞行有力,常常在飞行一阵之后又伴随着滑翔。飞行姿势极为优美,有时还伴随着刺耳的叫声。
食性:主要以飞行性昆虫为食,既能紧靠地面飞捕昆虫,也能像鹰一样在相当高的空中捕食昆虫。
叫声:尖锐刺耳,如“chek-chek-chek-chek”或“chake-chake-chake”,发情期和出雏后鸣叫频繁。
存在(繁殖地):柬埔寨、老挝。
存在(居住地):孟加拉国、不丹、中国(云南西部腾冲、耿马、南部西双版纳、东南部河口、富宁,广西和广东,香港和海南岛)、印度、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越南。2022年在海南省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新发现灰燕鵙。
2022年9月,道县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队在该县发现灰燕鵙。
繁殖期4-6月。营巢于高大乔木树天然树洞中,也在粗的水平侧枝枝权上营巢。据广东昆虫研究所和中山大学生物系(1983)观察,尤其喜欢在椰子和蒲葵等树的叶柄基部营巢。有时也见呈松散的小群在一起营巢。巢呈杯状,巢材主要有枯草茎、草叶、草根、纤维、细的藤条等。每窝产卵通常2-3枚,偶尔有多至4枚的。卵白色或淡绿白色、被有大小不等的棕褐色到棕黄色斑点,有的还杂有稀疏的灰色、红褐色和淡紫色斑点,尤以钝端斑点较密,常常围绕钝端形成一圈或成帽盖状。卵的大小为22.0-23.4毫米×16.7-17.1毫米。雌雄轮流孵卵。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年6月30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