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胁噪鹛

更新时间:2023-09-05 21:43

灰胁噪鹛(学名:Pterorhinus caerulatus)是噪眉科、噪鹛属中型鸟类,体长25-27厘米。头顶和上体棕褐色,头顶具窄的黑色端斑,形成鳞片状,前额、眼先、眼周、脸、耳羽和颧区绒黑色,耳羽具白斑。下体白色带灰,尤以两胁灰色较浓。特征极明显,野外易于辨别。虹膜棕红色,嘴黑褐色.脚黄褐或棕褐色。

形态特征

雌雄羽色相似。前额、脸颊、眼先、眼周和颧区绒黑色,耳羽黑色具白色纵纹或耳羽白色、具栗色尖端,在耳区形成明显的白斑。头顶至枕棕褐色具窄的黑色羽缘,在头上形成黑色鳞状斑。其余上体包括颈侧和两翅表面亦为棕褐色,腰至尾上覆羽转为棕橄榄色,两翅表面呈棕褐色,但较背鲜亮;外侧初级飞羽外翈棕黄色,内翈黑褐色。尾栗褐或棕栗色。最外侧3对尾羽有时具白色端斑。颏黑色,其余下体白色有时微沾灰色,两胁暗灰色或灰沾棕褐色。

虹膜棕红色,嘴黑褐色,脚黄褐或棕褐色。

生活习性

行为:留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2500米的常绿阔叶林、竹林和林缘灌丛地带。常成对或成5-6只至10余只的小群,多在林下杜鹃灌丛、竹灌丛等林下植物丛间或地上活动和觅食。叫声清脆响亮,似“的儿、的儿…”的哨声。唧唧喳喳,多变的甜美叫声及不连贯告警叫;响亮的oh dear dear声。

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与种子。据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1980)在中国云南高黎贡山剖检的7个在4-5月间采集的鸟胃,有4个鸟胃全为甲虫,其余3个胃兼有昆虫和植物果实。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尼泊尔、不丹、印度(阿萨姆、锡金)和缅甸。在中国分布于云南泸水、腾冲、澜沧、龙川江与怒江间山脉以及西藏昌都地区西南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少数在4月中下旬即已开始繁殖。通常营巢于1500-25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巢多置于林下灌木或小树上,距地高1.5-4米。巢呈杯状,主要由细枝、竹叶、枯草、根和草茎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细根和细草茎。每窝产卵2-3枚,卵淡蓝绿色,卵的大小为29-31毫米×21-22毫米。

亚种分化

关于该种的亚种分化,一直较为混乱。有的学者将棕噪鹛(Garrulax poecilorhynchus)归并入该种分为8亚种(Deignan,1964;De Shauemee,1984)。Berlioz(1930)、Vaurie(1959,1965)则认为二者形态上明显不同而将它们分别作为两个独立种。Howard and Moore(1980,1991)则仅将棕噪鹛中的ricinus和berthemyi两亚种并入该种而分为7亚种。郑作新(1976,1987,1994)、Woltera(1975-1982)支持Vaurie(1959,1965)的意见,将棕噪鹛和该种分别作为两个独立种,而将该种分为5亚种。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