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4 15:32
绣眼鸟是脊索动物门鸟纲绣眼鸟科鸟类的统称。绣眼鸟体型纤小,嘴细小,微向下曲,嘴缘平滑无齿,嘴须短而不显;鼻孔为薄膜所掩盖,舌能伸缩,先端具角质硬性纤维两簇;翅较长圆,尾多呈平尾状;中趾和外趾基部相互并着。雌雄羽色相似。绣眼鸟因眼圈被一些明显的白色绒状短羽所环绕,形成鲜明的白眼圈,故名。
灰腹绣眼鸟雌雄羽色相似。上体自前额至尾上覆羽黄绿色,眼先和眼下方黑色,脸颊、耳羽等头侧亦为黄绿色,眼周具一圈白色绒羽状短羽形成的白色眼圈,翅上外侧覆羽和飞羽黑褐色,外翈羽缘黄绿色,内侧覆羽和飞羽外翈黄绿色,被遮盖的内翈黑褐色,因而外表和上体相似亦呈黄绿色,尾暗褐或黑褐色,外翈羽缘黄绿色。颏、喉、颈侧和上胸鲜黄色,到下胸和两胁逐渐变为淡灰色,腹灰白色,中央杂有不明显的黄色纵纹,尾下覆羽鲜黄色,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微沾黄色。
虹膜灰褐或红褐色,嘴黑色,脚暗铅色或蓝铅色。
大小量度:体重♂7-11克,♀8-12克;体长♂90-113毫米,♀91-111毫米;嘴峰♂9-11毫米,♀9-11毫米;翅♂49-58毫米,♀50-55毫米;尾♂35-49毫米,♀37-43毫米;跗蹠♂14-17毫米,♀14-16.5毫米。(注:♂雄性;♀雌性)
灰腹绣眼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中,尤喜河谷阔叶林和灌丛,有时亦出现于农田地边、果园和村寨附近小林内。
迁徙:留鸟,部分在冬季游荡。
习性:除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余季节多成群,有时也与太阳鸟、暗绿绣眼鸟等其它鸟类混群活动和觅食。性活泼,行动敏捷,常在树冠层枝叶间跳跃穿梭,或从一棵树急速飞至另一棵树,并发出‘吱、吱、吱’的叫声,有时亦见悬吊在细枝末梢或在树叶下面啄食。
食性: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所吃昆虫主要有甲虫、蛾类、蚂蚁等鞘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
叫声:轻柔的高音嘁喳叫声dzi-da-da或重复金属声dza dza。群鸟嘁喳叫个不停。
原产地: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泰国、越南。
引进:新加坡。
来源不明:阿曼。
分布于四川西南部西昌、德昌、米易、盐源,云南西北部丽江、维西、西部腾冲、泸水、盈江、潞西、漾濞、、大理、凤庆、永德、宾川、永平、沧源、南部西双版纳、思茅、绿春、元阳、东南部蒙自、马关、中部昆明、新平、景东,贵州东部江口、东南部从江、南部罗甸、望漠、兴义、安龙、西藏东南部察隅、墨脱,广西那坡、靖西、龙州,广东等地。
灰腹绣眼鸟繁殖期4-7月,有的在3月中下旬即开始繁殖。在云南西北部曾在5月上旬见到孵出的雏鸟,而在贵州和西藏,7月份雄鸟睾丸还相当膨大,分别为5毫米×4.5毫米和4毫米×6.0毫米,在巴基斯坦,8月份还见有产卵的,或许1年繁殖2窝。营巢于常绿阔叶林、河谷林和林缘灌丛,有时也在果园、地边和村寨附近小林内营巢。巢多置于树冠层茂密的细枝叶间和小树和灌木枝权上,主要用草丝、木棉、蛛网等材料编织而成,内垫蒲公英等种毛和兽毛,有时巢外面还用一些苔藓、蜘蛛卵壳加以装饰。巢距地高1-6米,呈杯状,巢口直径为4.5-5.0厘米,高5厘米,营巢由雌鸟单独承担。每窝产卵2-3枚,通常3枚。卵淡蓝色、光滑无斑,卵的大小为13.5-18.2毫米×10.3-12.1毫米。孵卵由雌雄鸟轮流承担,孵化期10-11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10-11天即可出飞。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灰腹绣眼鸟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种群数量较丰富。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