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1 09:39
灰雕是以经过特别处理的蜊灰为主料,用批刀直接雕贴于墙上或檐下,干结后形成的各种图案、山水、人物画面,具有浮雕的艺术效果。它有用料简,操作易,耐久存等特点,所以常见于庙宇楼堂装饰中。
灰雕,浙东民间手工艺之一,有悠久的历史,祠堂、庙宇、寺观、邸宅等建筑,都会用到灰雕装饰。
宁波灰雕工艺的历史十分悠久,早些年在东钱湖就发现了南宋时期技艺相当精良的“石牌坊”,即采用了“灰泥”作填料来装饰,历经800年风雨仍坚固黏结。
尤其在明清至民国期间,灰雕装饰更是成为新建宅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现在,在宁波城较具代表性的“灰雕建筑群图”有:九龙湖度假区的“九龙壁”图,镇海庄市曙光村色调质朴、人物生动形象的“魁星点斗”图和长10米、高1.8米的“八仙过海”灰雕图,鄞州区天童禅寺的屋顶、墙头和墙壁等处都有许多龙凤、花鸟的灰雕“踪迹”。
宁波灰雕的独特技艺,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值得我们宁波人去保护和传承。
灰雕里面最难的要数人物了,最难把握的也就是人物的神态。而祠堂、庙宇、寺观上的灰雕应用主要是屋脊、檐角上的龙、虎、狮、麒麟等,有辟邪镇宅、永保平安的寓意;邸宅灰雕主要是在墙面上,以山水、花鸟、人物和戏剧故事为题材,每一幅作品都有一个民俗寓意,如花鸟象征吉祥,松鹤象征长寿,和合神仙更有和谐处世的哲理。特别是在海边的渔民,都用宁波灰雕这特有的寓意来祈求出海平安;民间室内的土灶,也会用上鱼形等灰雕作装饰,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年年有余的含义。
灰雕最主要的原材料———蜊灰,是用沿海地区从浅海中捞上来的贝壳煅烧而成。煅烧后形成的是生蜊灰,等到要用时,取出来,加一定比例的水,也就是“化蜊灰”,在此过程中,还要不断搅拌,使其变得更粘稠,更有韧性;化好的蜊灰不能马上使用,得储存在地窖里“养”,并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明矾、细砂、麻筋等,增强其抗拉抗折能力。
宁波灰雕之中的“鄞县灰雕”,曾主要装饰在古建筑的山墙、墙头、屋脊、檐角、照壁、门楼、门窗上,既增强墙体的牢固度又有观赏价值,还有吉祥、喜庆的涵义,为老宁波所喜爱。宁波灰雕之所以能历经百年风雨而保留下来,靠的就是“灰泥”。
宁波灰雕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圆雕系列、镂雕系列和浮雕系列。圆雕是立体的,而镂雕是镂空的,浮雕则附在另一平面上。
黎松根,出生在顺德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4岁起就喜欢用泥巴捏小鸡、小狗、飞机、坦克等小东西,招惹得满大街的小孩子都撵着向他要。时间一久,他竟掌握了做泥塑的窍门。凭着这门独特的技艺,1975年他被当时的顺德二轻工艺厂招进当泥雕师傅,到后来名声越来越大,常在下班之后被单独请去做泥菩萨之类的物品。直到25年前,看准了机会的黎伯决定独闯江湖,在泥雕的基础上无师自通学会了制作灰雕,并当作一门谋生的职业。但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灰雕是开平民间不可多得的一种艺术精品,希望通过民间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它、保护它,并借开平灰雕,把开平人的聪明才智向世人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