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21:47
灵山大佛原为唐宋名刹祥符寺的旧址,其所在位置便是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为“灵山大佛”。
1994年4月10日,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临马山小灵山考察。他查阅了《马迹山志》《杭氏家谱》《天宁寺志》等史料,在得知唐玄奘到过此处和小灵山的来历后,即兴作词《忆江南》一首:“龙头渚,景色胜天堂。七十二峰争供奉,小灵山里建禅场,大佛法中王。”他对小灵山里修寺建佛作了首肯,之后又给 大佛取名为“灵山大佛”。
灵山大佛是在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支持下建造而成的。
1994年4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实地踏勘祥符禅寺旧址。同年5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国佛教协会同意在祥符禅寺后小灵山上建造88米的灵山大佛。1994年10月20日,灵山大佛奠基典礼在无锡太湖小灵山举行。之后1994年12月24日,大佛铸造签约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1995年10月27日,祥符禅寺大雄宝殿竣工,佛像开光暨方丈茗山大和尚升座仪式开展。次年5月30日,参加全国佛教教制工作会议的高僧大德为大佛安装第一块铜壁板,并举行了洒净仪式。1997年1月18日,诸山长老在南京晨光厂浇铸现场举行灵山大佛佛首融金浇铸洒净仪式;同年4月3日,灵山大佛圆顶洒净庆典仪式举行。到了1997年11月14日,赵朴初飞赴无锡,视察灵山大佛开光盛典的准备情况;次日,海内外高僧大德一同为灵山大佛开光。
灵山大佛位于无锡马山的小灵山地区,佛体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大佛正面对着太湖,左边为青龙山,右边靠白虎山,后面对灵山,占吉位。
灵山大佛所在地区为无锡市,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气温温和,四季分明。境内年平均气温15.5°C,降水量1067毫米,无霜期达226天,日照1923.6小时。
灵山大佛是灵山胜境项目一期工程,也是灵山胜境景区的标志性景观。其与九龙灌浴、梵宫、五印坛城构成灵山胜境的四组主题景观。
灵山大佛脚下的阶梯被称为“登云道”。登云道共有216级,被分为7个平台。如果从下往上看,只能看见台阶而不见平台;若从上往下看,只见平台不见台阶,于是就符合“救一生灵,胜造七级浮屠”这句俗语。登云道中间有7幅巨型石刻,组成了一幅灵山史卷,其记载了灵山从唐玄奘弟子窥基法师开寺弘法到灵山大佛开光的历史过程。
登上216级台阶,就到了灵山佛教文化博览馆。之后在佛体基座里乘坐电梯,便能走到大佛脚前抚摸佛脚。
灵山大佛是一座通高88米的释迦牟尼佛青铜立像,其中佛体79米,莲花瓣9米。其总共耗用铜725吨。佛体(不含莲花瓣)由1560块6-8毫米厚的铜壁板构成。其全部铜板展开面积可达到9000多平方米,铜壁板焊缝总长度达35千米。由于高科技的运用,灵山大佛能够抵御8级地震和14级台风。
灵山大佛足下的莲花座均是用锡青铜铸成的,莲花座共有4层莲瓣组成,每层22片莲花瓣,总共有88片莲花瓣。凡是捐资满人民币一百万元的人,都可以在其中一片莲花瓣上刻上自己的名号。此外,在佛体座基的裙房里,设置有两台电梯,是专门送信众和游客登上莲花座的装置,人们可以通过它走到大佛脚前抚摸佛脚,并称之为“抱佛脚”。
灵山大佛的整体造型是依据佛经如来三十二形相的记载来建造的。大佛面带微笑,广视众生。其右手“施无畏印”,代表除却痛苦;左手“施与愿印”,代表给予快乐;胸前“卍”字,则代表万德庄严。灵山大佛整体呈祝福之相,形态庄严饱满,颜面安详凝重,显现出佛陀慈悲的法相。
2007年11月10日灵山大佛开光十周年庆典活动在灵山大佛脚下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苏州灵岩山寺方丈明学法师,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无锡祥符禅寺方丈无相法师等诸山长老参加了这场庆典活动并主持了祈福法会。
2017年11月15日,为纪念灵山大佛开光二十周年,灵山胜境举行传供法会,法会上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佛教界人士以及佛学居士。中国三大语系高僧齐聚灵山,法会由中佛教协会会长学诚大和尚、副会长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帕松列龙庄勐等高僧共同主法,法会按传统仪轨,依次诵经、香赞、传供。
灵山佛教文化博览馆位于灵山大佛脚下,佛教文化博览馆展示了中国五方五佛,汉传、南传、藏传三大佛教体系等文化内容,集中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馆内的“镇馆之宝”是用出土的价值百万的汉代金丝楠木,请名家雕刻的万寿山五百罗汉堂。此外,该馆还藏有展示佛教文化、佛教艺术的古代艺术品以及三大石窗、四大名山、五方五佛的形象展示。
灵山大佛是在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支持下建造而成的。1994年5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国佛教协会同意在祥符禅寺后小灵山上建造灵山大佛。1997年1月18日,诸山长老在南京晨光厂浇铸现场举行灵山大佛佛首融金浇铸洒净仪式。同年4月3日,灵山大佛圆顶洒净庆典仪式举行。到了1997年11月15日,灵山大佛举行开光仪式。
赵朴初为灵山大佛作过多首诗词。1997年11月14日,赵朴初赋《访小灵山》诗二首:“宋人侈说惠山泉,陆羽《茶经》到处传。妙处寻常交臂失,苏黄不识小灵山。”“昔游天竺访灵鹫,叹息空慌忆《法华》。不意鹫峰飞到此,天花烂漫散吾家。”又赋《灵山大佛》七律一首:“湖光万顷净琉璃,返照灵山正遍知。身与云齐施法雨,目垂海众示深慈。从兹圣迹留无锡,随顺群情遇盛时。喜见朋来师子国,和平世界共心期。”到了1997年11月19日下午,他再度来到灵山并重新观察,赋上《再上灵山礼佛》诗一首:“妙相庄严倚碧空,群峰周匝绕天龙。再来愿海微澜起,净土人间现眼中。”
“灵山大佛”是灵山胜境的标志性景观,它的建成奠定了神州大地“五方五佛”的完美格局,并被誉为“东方大佛”。
灵山大佛的建立是中国佛教界近百年来最大的一次盛事,不仅意味着人文景观的增加,还提升了艺术文化,而且对佛教文化的交流、经济的繁荣发展都能起到推动作用。从文化角度欣赏,灵山大佛是座艺术瑰宝;从科技角度来说,它是特大型金属佛像铸造工艺史上的又一典型案例;从发展经济思考,其又可以带动旅游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