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29 22:08
灵悦寺,建于清康熙年间,由敏珠尔拉布坦修建。
灵悦寺中轴线上自山门起,依次布列有前殿(天王殿)、大雄宝殿、经堂和藏经殿共五重建筑。此外还有一座圆形嘛呢亭坐落于大雄宝殿院内靠前的中轴线上。山门两侧各僻侧门、山门内东西对称布列钟、鼓楼;二进大雄宝殿两侧为东西厢房;三进经堂院两侧又为东西配殿;于经堂两翼又有执事喇嘛东西厢房各一,厢房、配殿皆为三间。
山门面阔三间,通面阔9.35米,明间面阔3.75米;进深二间(四椽架),通进深5.8米,柱径25厘米,属大木单檐庑殿式构制。
前殿面阔三间,通面阔9.9米,进深四椽架5.5米,檐柱径32厘米,属前廊大木作硬山式形制,跨空用四架、施五檩。明间后檐有穿堂门,可通往后院。原状两次间曾塑有四天王造像,只是较山门内塑像略小一些,据说这是从另一家庙请来的,故又称天王殿。
大雄宝殿又称大殿,是寺内中心佛殿。面阔三间并四周置廊,通面阔13.85米,通进深9.8米,室内跨空五架、用七檩,台基高0.6米,檐柱径40厘米。檐柱平板枋上施重昂五踩斗棋,明次间各施平身科4攒、廊间一攒,各柱用柱头及角科;两侧中施8攒、廊间用一攒平身科。属周围廊大木单檐歇山造。两侧歇山山花板雕以挽花结带雕饰。
经堂为藏汉结合式前厦后殿重檐歇山组合式建筑。经堂主殿面阔五间,通面阔19.2米,进深五间,通进深24.1米,前置抱厦三间,平面为“凸”字形。正面于抱厦金柱线僻三门,皆为藏式大门。
藏经殿位于经堂之后,俗称后殿。此殿面阔三间,通面阔11.25米,进深四椽架,通进深7.8米,檐柱径33厘米。属前廊大木硬山式构制。
据传敏珠尔拉布坦是和硕端静公主和额驸噶勒藏的后代,清廷封其为镇国公加固山贝子。敏珠尔拉布坦在东蒙地区很有影响,也很有野心,他为谋求独立。自立为王,在府第里修鸾殿一座,在工程即将完工时,有人将此密报于朝廷,雍正派人前来查验,敏珠尔拉布坦害怕案发,一把火将工程烧了个精光,他又以重金收买钦差大臣。谎称其修建的是喇嘛庙,此案才得以了结。清帝为了鼓励蒙古王公崇释,又拨银若干给这位公爷,准其将庙修好,并拨付了500名喇嘛的俸银,敏珠尔拉布坦使用此款修建了灵悦寺。
灵悦寺这一重要实例,对于研究喀喇沁旗、喀喇沁王府及其后世分支的封爵兴衰变革历史,及其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的研究价值。
灵悦寺代表了清代乾隆时期当地较高的建筑技术水平,它在科学技术运用上,是继喀喇沁王府及其家庙之后,喀喇沁旗的又一建筑精品杰作,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对研究喀喇沁旗建筑历史,提供了一处珍贵的实物例证。
灵悦寺集蒙古、藏、汉多民族文化艺术于一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艺术的底蕴,是清代的总体造型艺术与藏式装修门饰、蒙古民族的崇尚与艺术服务于宗教功能的体现,壁画、彩绘、佛像雕塑等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1998年,灵悦寺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灵悦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悦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锦山镇。
在赤峰市乘坐33路公交,在畜牧局站下车,步行430米即到达灵悦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