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0 22:23
炉山镇,隶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地处凯里市西部,东邻龙场镇、万潮镇,南连麻江县,西抵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北界大风洞镇,行政区域面积198.22平方千米。
元代时期,炉山镇境域属麻峡县(今麻江县)。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置清平堡。
明弘治七年(1494年),属清平县。
民国二年(1913年),为炉山县第一区第一分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置炉山镇、洛棉乡、平初乡、翁坝乡、西屏乡。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置城关(清平)联保。
民国三十年(1941年),清平联保改为清平镇。
1953年,清平镇析为城关镇、老君寨乡、五里桥乡、洛棉乡、甘坝乡、白腊乡。
1958年,成立黔峰公社(不含老君寨乡)。
1961年,置清平、白腊、五里桥3公社。
1963年,增设洛棉、甘坝2公社,共5公社。
1966年,甘坝公社并入五里桥公社。
1984年,公社改为乡镇,境内设清平镇、五里桥乡、大田(白腊)乡、洛棉乡。
1992年1月,清平镇、五里桥乡、大田(白腊)乡、洛棉乡合并为炉山镇。
2011年末,炉山镇辖2个社区、27个行政村:炉山、清平、五里桥、大土、响水岩、水沟、上堡、洛邦、金银洞、翁早、甘坝、后山、六个鸡、角冲、城关、牌坊、海星桥、尖坡、新山、洛棉、关田、白腊冲、新堡、平初、大田、良田、新寨、白腊、伟勇;下设19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炉山镇辖1个社区、1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清平社区。
炉山镇地处凯里市西部,东邻龙场镇、万潮镇,南连麻江县,西抵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北界大风洞镇,行政区域面积198.22平方千米。
炉山镇地形属中山和低中山区,山脉由云雾山脉分支自都匀一麻江一福泉桃子山入境,形成清水江与重安江之间的山岳地带,水脉多呈西南一东北走向,岩溶石灰岩占总面积60%以上。主要山峰有马鬓岭、大坡山、龙王坡、锅底山等,最高点位于龙王坡,海拔1290米;最低点位于翁堀河注入重安江处,海拔637米。
炉山镇多年平均气温14.6℃,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3.6℃;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3.5℃,极端最高气温等于或高于35℃的日数,年均0.1天,极端最低气温-9.6℃(1970年1月16日)。无霜期年平均259天。年平均降水量127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88天,降雨集中出现在每年的4—10月,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0%以上。
炉山镇境内主要河流有重安江、翁堀河、南山河、西河等。重安江过境9千米,系福泉市与凯里市界河。翁堀河源自本镇重孟,向东北注入重安江,年均流量0.6立方米/秒。南山河源自本镇新庄,向东流入万潮镇,注入清水江,年均流量0.6立方米/秒。西河源自本镇洛邦,系白水河上游,年平均流量0.2立方米/秒。东门溪,源自五里桥。
炉山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洪涝、倒春寒、冰雹、雪凌、雷击等。
炉山镇境内地下矿藏有煤炭、铁、重晶石等,其中煤炭探明储量960万吨,主要分布于后庄、良田、尖坡等地;铁矿石储量1500万吨,以白腊利高坡的矿源集中,且品位高;重晶石储量200万吨,主要分布于新寨、洛邦、伟勇、金银洞等地。耕地面积28849.5亩。
2011年末,炉山镇总人口26906人。另有流动人口4494人。总人口中,男性15746人,占58.52%;女性11160人,占41.48%。总人口中,以苗族为主,达18706人,占69.52%;仫佬族2139人,占7.95%;畲族1751人,占6.51%;其他民族4310人,占16.02%。2011年,人口出生率14.25‰,人口死亡率6.58‰,人口自然增长率7.6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41人。
截至2018年末,炉山镇户籍人口为33718人。
2011年,炉山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735.9元。
2015年,炉山镇完成财政非税收入295.6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78亿元。
2018年,炉山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2011年,炉山镇完成农业总产值1.25亿元。
炉山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3522吨。
炉山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为主。2011年,生猪年末存栏1.04万头,牛饲养量0.54万头,羊饲养量153只。
截至2011年末,炉山镇有森林面积13.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4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9.63%。
炉山镇渔业以稻田养鱼为主。2011年,水产品产量286吨。
2011年,炉山镇有大型农业机械109台(辆)。
2011年,炉山镇有工业企业50家,其中煤炭企业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260万元。
2011年末,炉山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462人,专任教师20人:小学11所,在校生2544人,专任教师11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3%;初中1所,在校生1254人,专任教师7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5.2%,小升初升学率95.3%,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
2011年末,炉山镇有市科技推广机构5个。
2011年末,炉山镇有文化站1个。2011年,文体广播电视中心1个,卫星地面接收站2161个,有线电视用户1580户。
2011年末,炉山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8个,其中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7个;病床5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9张,固定资产总值18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9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8人,注册护士4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6000人次。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8703人,参合率100%。
2011年,炉山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34户,人数738人,支出211万元,比上年增长5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97户,人数3131人,支出205万元,比上年增长54%;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人,支出0.43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5人,支出1.27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75人次。自然灾害受灾人口2520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4300亩,直接经济损失2130万元,救灾支出24.6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4.04万元,比上年增长10.3%。敬老院1家,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床位12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6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2124人,参保率99.85%。
2011年末,炉山镇有邮政支局1个。电信服务网点2个,固定电话用户2179户。
2011年末,炉山镇有自来水厂1座,设450立方米高位水1座,供水干管3千米,日供水量900立方米,用水2400余户,用水普及率100%。各条主要道路均有排污下水道,总计5.35千米。
2011年末,炉山镇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座。
2011年末,炉山镇有公园1个,位于镇区西北1.5千米,面积628.7公顷。
炉山镇境内有360省道经过。
炉山镇原名“清平”。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始设清平府,是凯里市的前身炉山县。炉山镇因镇人民政府驻炉山而得名。
踩亲舞是革家青年男女社交活动中一种独特的舞蹈,在集会上,当革家小伙子吹起芦笙舞曲步入芦笙堂时,身着盛装的革家姑娘也跟上伴舞,为了试探姑娘的心思,小伙子边吹芦笙边用脚跟轻轻地踩住身后伴舞姑娘的脚尖。如果姑娘钟情,那就用手轻轻地敲打小伙子的后背,算是回音,于是他们边跳边舞,沉浸在欢乐的之中。
石仙山森林公园是省级森林公园,位于炉山镇西北部,总面积628.7公顷。公园的主要景点有:圆通殿,始建于明末清初,与观音殿合为“光明寺”。殿外建有“学友坊”,还有三仙峰、孙应鳌墓、科技农业观光园、莲花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