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03 10:07
点胸鸦雀(学名:Paradoxornis guttaticollis)是莺科、鸦雀属小型鸟类,体长18-21厘米。头顶至枕橙棕色,嘴橙黄色、短而粗厚,脸皮黄色,耳覆羽和颊后部黑色,眼圈白色。上体棕褐色。颏黑色,其余下体淡皮黄白色,喉和上胸具黑色矢状斑。虹膜黑褐色或栗色,脚蓝灰色。
雌雄羽色相似。前额、头顶至后颈橙棕或淡栗棕色,眼先黑褐色,眼圈白色,脸颊皮黄色,耳羽和颊后部黑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概为棕褐色,尾亦为棕褐色或淡褐色微具暗色横斑。羽缘与背同色;两翅覆羽和内侧次级飞羽以及其余飞羽外网亦为棕褐色或淡棕红色,内啊褐色。颏黑色,其余下体淡皮黄色或皮黄白色,喉和上胸具矢状黑斑,其余下体皮黄白色、无斑。
虹膜黑褐色或栗色,嘴橙黄色或辉黄色,脚蓝灰色。
相似种斑胸鸦雀(Paradoxornis flavirostris)头顶棕色较深,下体皮黄色,颊、喉具黑色波状横斑,上胸具宽的黑色横带,区别明显。
点胸鸦雀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灌丛、竹丛和高草丛中,也出现于稀树草坡、农田、地边灌丛和草丛中,有时甚至出现在村寨附近果树上和耕地中高粱与玉米等农作物上。
行为:留鸟。常成对或3-5只成群活动。特别是冬季,常成群迁到低山和山麓平原地带的芦苇丛中活动和觅食。性活泼,常一边活动觅食一边呜叫不休,叫声单调嘈杂。
食性: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能利用它粗厚而有力的嘴撕裂草茎、花梗。啄食隐藏于其中的蛀虫和其他小型虫类。此外也吃草子和植物果实。
叫声:8-10声快而响的圆润哨音“whit”,音调不变;也有群鸟唧啾声及嘶嘶叫声“chut-chut-chut”。
分布于中国、印度(阿萨姆)、孟加拉国、缅甸(东部和东北部)、泰国(西北部)、老挝(北部)和越南(西北部)。在中国分布于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四川(中部都江堰、成都、峨眉、宝兴、天全、雅安、西南部马边、雷波、布拖、南部屏山)、贵州(西北部威宁、北部遵义、西南部兴义,安龙,南部册亨、望谟、罗甸、东南部榕江,中部贵定、平塘、都匀)、云南(西北部贡山、保山、丽江、碧江、西部泸水、腾冲、盈江、大理、宾川、龙川江与怒江山脉永德、景东、西南部澜沧、南部思茅、江城、绿春、元阳中部峨山)、广西、广东和福建、河南(河南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石庵林区)等地。
2024年7月,河南省野生鸟类知名专家、郑州师范学院教授李长看科研团队在河南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石庵林区海拔600米区域进行鸟类调查时,观察并拍摄到1只点胸鸦雀。
繁殖期5-7月。营巢于灌丛和竹丛中,巢呈深杯状,主要由枯草茎、草叶、竹叶、柔软的树皮和纤维等材料构成,巢外壁常网有蜘蛛网和叶片,内垫有细草茎,有时还混有毛发。每窝产卵2-3枚,卵白色、光滑而富有光泽,有的还被有细的棕色斑点和紫灰色斑纹。卵的大小为22-23毫米×16-17毫米。
关于点胸鸦雀的亚种分化,尚有不同意见。Delacoun(1946)、Deignan(1964)、郑作新(1976,1984,1988)、郑作新等(1987)将点胸鸦雀并入斑胸鸦雀(Paradoxornis flavirostris)作为同一种。然而Ali& Ripley(1971,1987)认为二者在形态上不同,它们的繁殖区在印度东北部重叠而又无混交现象,因而将它们分别作为两个独立种。这一意见得到后来多数学者的认同。郑作新(1994)亦同意这一意见。但是多数学者认为点胸鸦雀无亚种分化,为单型种(DeSchauemee 1980;Howard and Moore 1991)。郑作新(1984)认为分布于中国云南极西部的种群,外部形态与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的种群十分相似,但体型较小,嘴形亦较小,翅显著为短,因而认为云南西部的种群应为一亚种,并命名为贡山亚种(Paradoxornis guttaticollis gongshanensis),从而使点胸鸦雀分布2亚种,即点胸鸦雀指名亚种(Paradoxornis guttaticollis guttaticollis)和点胸鸦雀贡山亚种(Paradoxornis guttaticollis gongshanensis)。前者分布于中国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四川中部和西南部、贵州、云南中部和南部以及广西、广东和福建等华南和西南地区;以及中南半岛北部。后者分布于中国(云南西部和西北部)、盂加拉国、印度阿萨姆和缅甸西北部。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全球种群数量尚未确定,该物种分布非常广泛且普遍常见(del Hoyo等人,2007),而中国的种群估计约为100-10000对繁殖对(巴西,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