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6-10 17:04
清朝时期,烈太乡境域黑羊坝划归北棚。
民国四年(1915年),设东、南、西、北、中5区,中区辖烈阳坝、太平上坝、太平下坝(今烈太乡三坝)。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设3区12联保,烈阳坝属第1区城西联保,太平上、下坝属双江场联保。
1951年4月,设烈太乡。
1968年11月,乡改公社。
1983年11月,公社改乡。
2019年12月,撤销严道镇、大田坝乡、烈太乡,设立严道街道,以原严道镇、原大田坝乡、原烈太乡、原附城乡南罗坝村和原六合乡古城村、上虎村所属行政区域为严道街道的行政区域。
截至2011年末,烈太乡下辖5个行政村:共和村、东升村、堡子村、太平村、虎岗村。
截至2019年,烈太乡下辖5个行政村:堡子村、太平村、共和村、东升村、虎岗村;乡人民政府驻共和村。
烈太乡地处荥经县以西,东邻大田坝乡,南与六合乡相望,西与花滩镇相接,北与民建彝族乡紧靠,乡人民政府距荥经县城3千米,总面积15.55平方千米。
烈太乡地处四川盆地西缘与西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属四川盆地周山区荥经县城西北部,地势西高东低,北陡南平,境内最高点位于塔子山,海拔1078米,最低点位于荥河河心,海拔750米。
烈太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6℃,1月平均气温4.5℃,7月平均气温245℃,年平均日照时数9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230毫米。
烈太乡境内河流为荥河,从西至东流经境内,贯穿堡子村和东升村,水流量稳定,流经烈太境内5千米,供全境内农田灌溉。
烈太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山洪、泥石流、风灾等,风灾五年三遇,主要发生在7—8月,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2010年7月17日,全乡受灾人口达3600余人,转移人口1500人,倒塌房屋20间,600余户农户家中进水;路基垮塌2000余米,垮塌土石方9000余立方米,冲毁桥梁一座10米,堰渠冲毁6000余米;受灾农作物400多亩,其中绝收农作物800多亩,直接经济损失达800万元。
2011年,烈太乡境内有3750亩的林地和5923亩的耕地。
2011年,烈太乡有耕地面积5923亩,林地面积3750亩,茶叶面积1200亩。
截至2011年末,烈太乡辖区总人口663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7人,城镇化率2.4%,总人口中,男性3818人,占57.5%;女性2818人,占42.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6115人,占92.1%;彝族521人,占7.9%。
截至2017年,烈太乡常住人口5654人。
截至2018年末,烈太乡有户籍人口6536人。
2011年,烈太乡有财政总收入150万元。
2018年,烈太乡有工业企业5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个。
2011年,烈太乡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生产粮食2948吨。
2011年末,烈太乡有小学1所,在校生223人,专任教师2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2011年末,烈太乡有乡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5个;各类图书室5个,藏书18万余册。
2011年末,烈太乡有卫生院1个;病床5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2011年,烈太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户,人数23人,月人均220元,支出6072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80户,人数392人,月人均70元,支出32.93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6人,支出4.8万元;农村医疗救助60人次,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419人。
2011年,烈太乡境内有乡、村道总长6千米,实现了村村通道路。
烈太乡,取原烈阳坝的“烈”字和太平坝的“太”字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