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火之喻

更新时间:2022-11-02 16:44

烛火之喻,中国两汉之际桓谭提出的说明人的精神和形体互不相离的比喻。

解释

中国两汉之际桓谭提出的说明人的精神和形体互不相离的比喻。

出处

当时的神仙方术认为人的精神可以脱离形体,并视精神为身体的决定性因素,人只要善养精神就可以长生不死。桓谭则提出了“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新论·形神》)的观点,指明精神寄居在形体之中,就如同蜡烛上燃烧的火苗一样,一旦蜡烛烧尽,火苗不可能凭空生成和延续。蜡烛在燃烧之后变为灰烬,就如同人体因衰老出现齿堕、发白和肌肉枯干,此时的精神并不能使身体重新焕发青春。一旦人身内外完全衰竭,便会气绝而死,好比烛火双方同归于尽。精神与身体是一存俱存的关系,人身体死亡,精神必然会同时消灭。“烛火之喻”对后来的形神关系论影响很大。无神论者王充继承了桓谭的观点并补充进“精气”说的因素,认为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也不可能有“无体独知之精”。佛教学者慧远通过对桓谭烛火之喻的改造,提出了“形尽神不灭”的相反结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