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12 12:47
零陵得名于舜葬九疑。《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原起舜帝二位妃子娥皇、女英寻夫来到潇水、湘水会合处,因这里三面环水视,视为是舜帝陵墓。“零”字在中国文化中,是最大的数字,舜是帝皇,把这个似陵的地方称之为零墓,就是最大的陵。零陵是中国最早的地名之一。
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始设零陵县,西汉汉武帝征服南越以后,为了加强对南越地区的统治,随即在这一带建立起西汉中央政府领导的地方政权。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置县级泉陵侯国,并改泉陵侯国为泉陵县,汉文帝末年公元前166年,长沙国因无嗣而国除,汉文帝析长沙国置零陵郡,郡治首先设在零陵县(今广西全州县咸水镇)。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零陵郡治迁至泉陵侯国。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改泉陵县改为零陵县。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城区。
零陵郡辖域最大时包括 今湘中到湘西南到桂东北的永州、桂林、邵阳、衡阳、湘潭、娄底等地区。
永州,隋开皇(581一600)年初,将零陵郡改置永州总管府,旋废。
大业(605—617年)复置零陵郡。
唐武德四年(621)改置永州。
天宝元年(742)复名零陵郡。
乾元元年(758)叉改名永州(形成一地二名),治零陵(今永州市零陵区)。辖4县,内湘源、灌阳在今广西。属地在今湖南境的有零陵、祁阳2县。属江南西道。
五代楚置永州。辖零陵、祁阳2县。
宋朝置永州零度郡,仍治零陵。辖零陵、祁阳、东安3县。属荆湖南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安抚司,至元十四年(1277)改置永州路总管府。
西汉零陵郡辖7县、4县级侯国:
(1)、零陵县,秦代初置,县治、郡治在今广西区全州县咸水乡老拱桥边或凤凰乡的建安司;辖今广西全州、兴安、灌阳一带;
(2)、营道县,西汉初置,县治在当下湖南省宁远县大阳洞,辖今湖南宁远水市和九疑,道县柑子园、四马桥一带;
(3)、泠道县,西汉初置,县治在今湖南省宁远县东部胡家村,辖今宁远、新田一带;
(4)、始安县,西汉初置,县治在今广西区兴安县溶江后迁桂林市,辖今广西桂林、永福、阳朔一带;
(5)、营浦县,秦代初置,县治在今湖南省道县东门一带,辖今道县地及双牌南的一部分;
(6)、洮阳县,西汉初置,县治在今广西区全州县永岁镇一带,辖今广西全州、资源一带;
(7)、钟武县,西汉初置,县治在今湖南省衡阳县西渡镇,辖今衡阳县地。
均为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封长沙国定王刘发的4个儿子所置,它们是:
(1)、泉陵侯国,封刘贤,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辖当下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冷水滩区、东安县、祁阳县、祁东县及双牌县北一部分;
(2)、都梁侯国,封刘遂,治所在今湖南省武冈市,辖今洞口、绥宁、武冈、城步等县市一带;
(3)、夫夷侯国,封刘义,治所在今湖南省邵阳县西,辖今新宁、邵阳县一带;
(4)、舂陵侯国,封刘买,治所在今湖南省宁远县柏家坪镇,辖今宁远北部及祁阳、新田、双牌的一部分。初元四年(公元前45),刘买之孙刘仁徙国于湖北南阳。
西汉零陵郡地相当于今湖南邵阳地区以南的资水上游,衡阳、道县之间的潇水、湘江流域,以及广西桂林、永福以东、阳朔以北的地区。
东汉零陵郡辖8县、5县级侯国:
泉陵县:县治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辖今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冷水滩区、东安县、祁阳县、祁东县及双牌县北一部分;
零陵县:县治今广西区全州县咸水乡,辖今广西全州、兴安、灌阳一带;
营道县:县治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大阳洞,辖今湖南宁远水市、九疑,道县柑子园、四马桥一带;
泠道县:县治在今湖南省宁远县东部胡家村,辖今宁远、新田一带。〈西汉初元四年(前45年),舂陵侯国并入泠道县〉;
始安县:县治在今广西区桂林市,辖今广西桂林、永福、阳朔一带;
营浦县:县治在今湖南省道县东门一带,辖今道县地及双牌南的一部分;
洮阳县:县治在今广西区全州县永岁镇一带,辖今广西全州、资源一带;
重安侯国:原钟武县(永建三年即公元128年改名重安侯国),治所在今湖南省衡阳县西渡镇,辖今衡阳县地;
都梁侯国:治所在今湖南省武冈市,辖今洞口、绥宁、武冈、城步等县市一带;
夫夷侯国:治所在今湖南省邵阳县西,辖今新宁县、邵阳县一带;
烝阳侯国:治所在今湖南省邵东县东部,辖衡阳县、邵东县东地。
汉献帝建安三年(198),荆州牧刘表攻占零陵,零陵境域属刘表势力范围。
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后刘备代刘表领荆州牧,以诸葛亮督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军事及赋税,零陵属刘备的势力范围。
建安二十年(215),刘备与孙权言和,双方以湘水为东西界,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吴,零陵、武陵以西属蜀汉。
吴末帝甘露元年(265)分零陵南部置始安郡(今广西桂林市)。
吴末帝宝鼎元年(266),析零陵郡置营阳郡,郡治营浦(今道县);划出零陵郡北部置邵陵郡(今邵阳市);零陵、营阳二郡属吴荆州之地。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吞并东吴,分全国为19州,废营阳郡入零陵郡,属西晋之荆州。
晋怀帝永嘉元年(307),析荆州、广州所辖9郡置湘州,零陵郡属之。
东晋穆帝永和年间(345~356),析零陵郡复置营阳郡,仍治营浦,属湘州。
安帝义熙十二年(417),废湘州,零陵、营阳二郡属荆州。
陈改永阳郡为营州永阳郡。零陵、永阳二郡属湘州。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废零陵、永阳二郡,因零陵郡治西南有“永山、永水”之名者,故置永州总管府,永州之名始称于世。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改永州总管府为零陵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废零陵郡置永州、营州。
武德五年,改营州为南营州。
贞观十年(636),分全国为10道,永州、道州属江南道。
贞观十七年(643),撤道州并入永州。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复析永州置道州。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分全国为15道,永州、道州属江南西道。
天宝元年(742),改永州为零陵郡,道州为江华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