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炭疽病

更新时间:2024-04-13 09:36

烟草炭疽病俗称“水点子”、“麻点子”、“水花点”、“雨斑”、“烘斑”、“热瘟”,是由烟草炭疽病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烟草上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叶脉、茎上和种子。发病初期叶片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点,1-2天内扩展成直径为2-5毫米圆斑,中间为灰白色或黄褐色,稍凹,边缘稍隆起呈赤褐色。发病严重时烟苗成片枯死。

病原特征

病原为烟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icotianae Averna),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炭疽菌属。该病原菌最早被命名为Colletotrichum destructivum D'Gara,后定名为Colletotrichum micotianae Averna(1923)。中国大部分烟区的炭疽病均由此菌引起。世界各国烟草炭疽病表现的症状相似,但研究者却认为病原菌的种不同。Boning(1932)认为烟草炭疽病菌为Colletotrichum tabacum Boning和Gloeosporium micotianae。也有人认为疽病菌应为Colletotrichum gloensporioides (Penz) Sacc。中国台湾、山东烟区烟草炭疽病的病原为Colletotrichum tabacum Boning。

形态特征

病原菌的菌丝体有分枝和隔膜,初为无色,随着菌龄增长,后菌丝渐粗,变暗,内含大量原生质体,并在寄主表皮上变态形成子座,子座上着生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盘上密生分生孢子梗。孢子梗无色,单胞,棍棒状,上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筒形,两端钝圆,无色,单胞,两端各有一油球。在分生孢子盘中生有暗褐色有隔膜的刚毛,该菌在自然条件下和人工培养条件下形态大小有差异。

在培养条件下,菌落圆形,初为污白色,后期颜色稍深,边缘整齐,菌丝匍訇状,3天后菌落中心产生小黑点,有同心轮纹。分生孢子萌发时可以从一端或两端同时或先后长出芽管。附着胞梗无色,有分隔及分枝,每个分枝顶端产生一个附着胞。附着胞似姜块状,双层壁、褐色。

生理特性

烟草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4-34℃,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4-28℃,低于4℃或高于34℃菌丝不能生长,致死温度为55℃、5分钟或50℃、10分钟;在干热条件下为110℃、5分钟或100℃、40分钟。分生孢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25℃以上萌发率显著降低。致死温度为66.7℃、5分钟。菌丝及分生孢子产生的适宜相对湿度为70-100%,当相对湿度低于35%时,菌丝不能生长,分生孢子不能萌发。该菌生长的酸碱度范围为pH2-14,生长最适宜的pH为5-8;当pH为3-4时,菌落出现畸形,pH接近两极时,菌落生长缓慢,菌丝稀疏,对碱性环境忍耐力大于酸性。

烟草炭疽病菌最适宜生长的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Rechard培养基,胡萝卜培养基。对氮源的利用以硝态氮为好,尤以硝酸钾、硝酸钠最好,对铵态氮的利用较差。对碳源的利用以木糖、甘露糖、果糖最好,麦芽糖、蔗糖、乳糖次之,半乳糖最差。谢成颂试验表明此菌对碳源的利用以淀粉和麦芽糖较好,乳糖较差,此结果与以前报道有所不同,可能与各地所采用菌源不同有关。以40毫克/千克亮氨酸和80毫克/千克嘌呤作氮源生长量最大。谷氨酸和碳酸铵作氮源生长量最小。缺少磷酸二氢钾生长不良,对其他徽量元素的利用无明显差异。光照可刺激分生孢子萌发。

烟草炭疽病菌在自然条件下可侵染黄花烟草及红花烟草,人工接种还能侵染心叶烟、茄子马铃薯辣椒、龙葵、曼陀罗、莴苣、黄瓜、南瓜、红三叶草及苜蓿、美洲商陆、天竺葵、秋海棠、番茄、西瓜等植物。

为害症状

叶片感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点,1-2天后可扩大成直径2-5毫米的病斑。在干燥条件下,病斑边缘黄褐色或褐色,中央灰白色,稍凹陷,后期病斑中央呈羊皮纸状、破碎、穿孔;在潮湿条件下,病斑稍大,颜色较深,往往呈褐色或黄褐色,有时有轮纹,病斑密集时,常愈合成大斑块或枯焦似火烧状,所以俗称“烘斑”。叶柄叶脉上的病斑呈条形或梭形,中央凹陷,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或黄褐色。病斑较多或较大时,常使幼苗倒折或叶片折断。茎上发病,病斑梭形、较大,呈网状纵裂、凹陷、黑褐色。剪果及花被害,产生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病菌可侵入种子,菌丝可以在种子内部存活。成株发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发病症状与苗期基本相同,但病斑稍小、颜色较浅多呈灰白色,病斑周围有不太明显的黄色晕圈。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稀疏的小黑点,遇雨水可溢出粉红色黏质物。

分布范围

烟草炭疽病于1922年由Averna Sacca在巴西首次发现。在世界上各烟草生产国均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印度、韩国以及非洲等国家。烟草炭疽病在中国山东、广东、广西、云南、辽宁、四川、吉林、安徽、河南、贵州、浙江、黑龙江、湖北、湖南、福建等省(自治区)均普遍发生,其中以四川、重庆、南、湖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危害较重。

侵染循环

侵染过程

烟草炭疽病菌在侵染寄主时,由分生孢子萌发形成附着胞,从叶片的正面和背面直接侵入,未见从气孔和伤口侵入。侵入后形成初始菌丝,相邻的细胞从初始菌丝形成的纤细菌丝丝状体侵染。在侵染点附近产生并扩散出毒素可加快侵染过程。在最适温、湿度条件下,4-5天出现症状。被侵染组织出现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并产生荧光物质。

烟草炭疽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盘在病株残体、带病残体的土壤肥料及以菌丝在种子内外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大田里的感病野生寄主植物也是该病的初侵染来源。

病土、带菌的肥料和种子是主要初侵染来源,播种带菌的种子,种子萌发时,潜伏于种子内外的菌丝即萌发,侵染子叶引起子叶发病,并在上面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次侵染。大田中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是病苗、土壤中的病残体及野生寄主。

分生孢子盘越冬后,由于雨水的淋溶作用释放出分生孢子并借雨水反溅传播到叶片上,分生孢子萌发,形成附着胞,并产生侵入丝,从叶片正面及反面侵入,引起发病,并在上面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次侵染。

传播途径

种子传播:菌丝和分生孢子可以附着在种子内外进行传播。雨水传播:雨水主要起两方面的作用方面是雨水的淋溶作用。分生孢子盘的胶质物遇雨水后溶解,释放出分生孢子;另一方面是雨水的反溅作用。雨水在反溅过程中把分生孢子带到烟株叶片上。

流行规律

烟草炭疽病在整个烟草生育期均可发病。一般年份以苗期发病为主,从两片真叶期开始发病,4-6片真叶期为害最严重。但在低温多雨年份,苗期至生长中后期均发病严重,有些烟区在水田种植烟草导致烟田相对湿度大,使烟株生长中前期发生较严重的烟草炭疽病。大田发病部位亦以叶片为主,尤其是下部叶片,还可侵染茎、叶柄果实和种子。

温度:烟草炭疽病菌对温度要求范围很广,以20-30℃为发病的适宜温度,超过35℃很少发病。白天温度低于30℃,夜晚温度低于20℃,烟草炭疽病发生严重。温度可影响潜育期的长短,25-28℃时,潜育期为2-4天,但当温度12-14℃时,潜育期可延长到10天以上。温度主要影响菌丝的生长、分生孢子的萌发,进而影响烟草炭疽病的发生时期和程度。

湿度:水分对烟草炭疽病菌的传播、繁殖、分生孢子的萌发及侵染起着重要作用。分生孢子需要在有水膜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萌发侵入寄主组织。因此,在多雨、多雾、多露的条件下,以及苗床排水不良、大水漫灌、烟苗过密时,均易诱发病害。白天相对湿度大于50%,夜晚相对湿度大于85%,烟草炭疽病发生严重。中国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在烟草育苗期间,如不用塑料薄膜覆盖,日平均气温上升到12℃以上时,两天就普遍发生烟草炭疽病。降雨起淋溶和反溅作用。雨量越大、次数越多,则发病越严重。阴雨连绵能使整畦烟苗发病,天气转晴,病情则停止发展。

用菜地或烟地作苗床发病重,以水稻土或空白土作苗床发病轻;露地育苗发病重,保温育苗发病轻;苗床管理粗放、密度过大的高脚苗发病重,苗床管理精细,壮苗发病轻。

不同烟草品种对烟草炭疽病的抗性有差异。Mrew用烟草炭疽病菌接种42个烟草种和14个商品烟草栽培种,结果表明:14个烟草栽培品种均感病,在供试的42个烟草种中,裸茎烟草(Nicotiana nudicaulis S.Watson)、长花烟草(Nicotiana longiflora Cav.)、兰氏烟草(Nicotiana langsdorffii Weinm.)、花烟草(Nicotiana alata Link et Otto)、沙漠烟草(Nicotiana trigonophylla Dunal)、迪勃纳氏烟草(Nicotiana debneyi Domin)和林烟草(Nicotiana sylvestris Speg. & Comes)高抗炭疽病。在罗得西亚,报道了相似的结果,但在温室中适宜于发病的条件下有些种则为感病类型。 Sievert测定了60个烟草种,14个杂种结果表明:香烟草(Nicotiana fragrans Hook.)、裸茎烟草(Nicotiana nudicaulis S.Watson)是免疫的,博内里烟草(Nicotiana bonariensis Lehm.)、福尔吉特氏烟草(Nicotiana forgetiana Hort. ex Hemsley)、西烟草(Nicotiana hesperis Nicotiana T. Burb)、长花烟草(Nicotiana longiflora Cav.)、夜花烟草(Nicotiana noctiflora Hook.)、圆锥烟草(Nicotiana paniculata L.)、矮烟草(Nicotiana × sanderae W. Watson)及杂种4n(Nicotiana tabacum × Nicotiana longiflora)和4nNicotiana tabacum’BM-16’ × Nicotiana nudicaulis)具有较高的抗病性。马拉维(1974)进行的烟草对炭疽病抗性测定结果表明:矮烟草(Nicotiana × sanderae W. Watson)和迪勃纳氏烟草(Nicotiana debneyi Domin)最抗病。中国云南(1993)对当地45个晒晾烟品种进行了烟草炭疽病抗性鉴定,山峒烟、象耳朵烟、大附耳柳叶、扭心烟、泡杆兰花烟高抗炭疽病,马关辣烟、大黄掉把及旱烟抗病,小附耳、马烟、小牛耳为中抗,7N8、大毛耳、路南旱烟、草烟2号、麻栗坡晾烟为感病类型。

防治方法

防治烟草炭疽病的中心环节是控制苗床湿度,防止雨水直接冲刷烟苗和及时喷药保护。

苗床要远离烤房及晾棚,不宜选菜地和烟地作苗床。要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的土地作苗床。塑料薄膜覆盖育苗不仅可起到保温作用,而且可以防治烟草炭疽病及其他病害。

苗床要平整,以利排水灌水。主要有:①热力消毒。即烧土法。西南烟区曾用火土灰作苗床土育苗。②药剂消毒。可用五氯硝基苯4-5克/平方米或敌克松6克/平方米拌细沙土撒于苗床;也可用福尔马林50克/平方米,对水2-4千克浇于床土上,然后覆盖塑料薄膜,经4-5天后,揭膜晾晒2周后播种;还可用溴甲烷40-60克/平方米熏蒸,苗床整好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好,然后将溴甲烷释放于苗床密闭48-72小时,揭膜晾晒96小时后播种。

于无病田或无病烟株上采收种子,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用0.1%硝酸银或1%硫酸铜液浸种1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

苗床育苗,要开好排水沟,浇水要小水勤浇,不积水,浇水宜在晴天上午8-9时,降雨时不能揭膜;如长期阴雨,床面湿度较大,可撒干细沙土或草木灰降低苗床湿度,晴天要注意通风降温;避免施用未经充分腐熟而混有病株残体的粪肥。

在烟苗长至2-3片真叶,日均温达12℃以上时,喷施1:1:(160-200)波尔多液,每7-10天喷一次。发病后可选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喷施,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严重时可喷4-5次。

病害区别

在田间,烟草炭疽病和气候性斑点病易混淆。两病的相似之处在于二者在叶片上产生褐色病斑,并且在同一叶片上同时发生。但二者又有很明显的区别:①二者发病时间不同。烟草炭疽病在整个烟草生育期均可发病,以幼苗发病为主;气候性斑点病主要在团棵期至旺长期发病。②二者发病部位不同。烟草炭疽病在叶片、叶柄、叶脉、茎、花、果实及种子上均可发生;而气候性斑点病仅为害叶片,且斑点主要集中于叶尖、叶缘及叶脉附近,不为害叶脉及叶柄。烟草炭疽病病斑一般呈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较大,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后期多穿孔;而气候性斑点病多是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开始为褐色,后期为白色,病斑较小只有针尖大小。③病症不同。炭病在潮湿条件下产生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而气候性斑点病为生理性病害。没有病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