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花(阳城焙面面塑)

更新时间:2023-11-02 12:37

面花(阳城焙面面塑),山西省阳城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阳城焙面娃娃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文献并无确切的记载。据传承人璩繁星所说,焙面娃娃这种工艺在明朝就已存在,真正在民间盛行开来则到了解放前后。第一代传承人马贞元的女儿郭蕊生也回忆到,她姥姥是从其母亲那里学来,更早的就不得而知了。

文化特征

阳城焙面面塑也称“焙面娃娃”,是流行于山西省阳城县一带的传统民间食用塑作艺术。阳城面塑样式繁多,根据制作方法的不同而有生面、炸面、蒸面和焙面之分。焙面面塑是阳城面花中的佼佼者,用特制的砂土套锅烤制而成。焙面面塑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以上好的麦面为主料,而以杏仁水、糖稀搭色水、黑豆和花椒子等为辅料,经捏塑后焙烤出的面花“形状美,闻着香,吃着脆”,是阳城较具特点的面食。阳城焙面面塑内容丰富,传说故事、戏曲人物乃至飞禽走兽、花鸟鱼虫都可以作为表现的对象。

制作工序

制作过程

阳城焙面面塑的制作,首先要准备好相关的工具材料:包括杏仁水、上等小麦面粉、糖稀搭色水、黑豆、花椒籽、大料、细针、剪刀、挨面杖、梳子等等。因为制作焙面娃娃的一般都是家里的女性,所以这些材料也大多取自生活中的常用物件。

这些材料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捏制了,具体步骤可分为四步,分别是:

1、和面:用杏仁水和面,杏仁水就是把杏仁核泡在水里蜕皮,然后把它研磨,成粉末状,然后用这个水和面,面要和的稍微硬一些,而且要很光滑,这样方便造型。之所以用杏仁水和面是因为这样和出来的面有光泽,而且在夏天也不容易裂开,在口感方面也比较脆一点。

2、捏制:焙面娃娃造型一般是人物为主,在捏人的时候,先取一块大小适当的面团,用手搓一个圆柱,因此也有人称之为搓娃娃,然后分出头部和身体的形状,再捏五官,眉毛是用细针轻轻划一道,眼睛用花椒籽或小黑豆,鼻子还是用细针戳两个孔,然后直接用手捏出嘴巴和耳朵,脑袋的部分就完成了。身体部分是用粜面杖将之前圆柱形的身体辔成平的薄片,再用剪刀剪出四肢和衣物的轮廓,手和脚的部分既可以另外取一点面团捏好补上去,也可以直接在原来的面团上捏出来,然后做衣物上面的花纹,一般是用大料直接印上去,出来就是五角形的花朵模样,或者用其他的模具做不同的形状,其他的衣饰和道具,比如腰带、花篮之类的也要另取面团捏制,然后蘸水粘上去。

3、上色:事先要熬制好糖稀搭色水,就是红糖加少许水放锅里熬制成粘稠的溶液,方言里把这种溶液称为“搭色”,然后把它均匀涂抹到捏好的娃娃上,但是脸部和手脚不需要涂,俗称“留白”。虽然大多数的面塑上色都是为了丰富造型,但焙面娃娃却是为了更好的口感,从这点来讲还是比较实用的。

4、烤焙:将上完色的娃娃放在加热后的套锅鳌上烤焙,一般会用菜叶遮住面部,避免烤黄,期间焙面娃娃不能随意翻动,只靠上下两口锅来回切换加热,一般火快的时候三两分钟即可成熟,火慢的话则要十几分钟,而且焙面娃娃的尺寸越大,时间就越久。因此对火候的把握很重要。

制作工具

阳城自古以来就是冶铁大县,拥有相当成熟的生铁冶铸技术,因此阳城的铁制食品加工工具种类丰富,样式独特,制作出来的食品具有地方特色,而制作焙面娃娃的特制工具砂土套锅就是其中的典型。

砂土套锅分为上下两口平底铁锅,中间夹了一层鏊子,铁锅内壁涂有一层砂土泥浆,这样有助于均匀受热。制作焙面娃娃的时候先将两口锅预热,然后将其中一个锅倒扣在火上,上面(也就是锅底)放一层鏊子,将捏制好的焙面娃娃放在鏊子上,再用另一口锅倒扣上去,每隔一小会就要调换上下两口锅的位置,使中间的焙面娃娃能够均匀吸收上下两口锅的热量,直至烤熟。由于这种独特的焙烤方式,使得焙面娃娃只能做成半浮雕式的样式,整体厚度不能超过一厘米,而且在做胸部和腹部等突起的部位时,还要在下面垫个杏仁核,这样才能全部熟透,也更加有立体感。

题材作品

焙面娃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传统故事造型的有《八仙过海》《三仙姑下凡》《西游记》《白蛇传》《刘海戏蟾》《明月和尚戏柳翠》《嫦娥奔月》等,以戏剧人物造型的有《过江杀督》《武松打虎》《时迁偷鸡》《打金枝》等,其他造型的有《浮水娃娃》《胖娃娃》《蛤蟆驼兔》《人首鱼》《蛇盘兔》《荷叶卧子》《金蟾》《蝴蝶》《双石榴》等五花八门,不下百种。这些造型,大者尺余,小者三四寸,追求神似,概括性强,过七月十五,娘家给女儿送焙面娃,左邻右舍非常关注,多去观赏,评头论足,好坏巧拙代表着娘家一方的声誉。无形中促进了焙面娃娃工艺食品的繁荣发展。马贞荣捏的《麻姑进花》《梁祝姻缘》神韵感人;梁羽凤捏的十二肖像,动态简括、拙中见巧;白青蕙捏的《明月和尚戏柳翠》《嫦娥奔月》剪裁装饰简练,形体饱满生动,抓住典型情节,使作品栩栩如生。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阳城焙面面塑作为一种民俗造物,不但拥有考究的造型,也有着重要的民俗文化意义,在社会的交往与文化的传播方面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张地域名片,焙面娃娃也与其他周边地区的面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中有异,异中存同。

除此之外,关于阳城焙面面塑起源的传说故事也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部分,虽然传说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它所提到的旱灾却是真实存在的,当地也确实不断遭受旱灾的困扰,阳城焙面面塑的流传不仅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也使人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

传承状况

受现代化进程的影响,阳城地区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焙面面塑赖以生存的传统习俗遭到巨大冲击,加上一些掌握传统塑作技艺的老人相继去世,这种特殊的民间食用塑作艺术面临失传的危险,急需加强保护措施。

传承人物

张红霞,女,汉族,山西省阳城县,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面花(阳城焙面面塑)。

保护措施

20世纪80年代,焙面娃娃受到了身为群众文化工作者球鸿琪的重视,他先是寻找并拜访民间会做焙面娃娃的老艺人们,然后收集老艺人们的作品去参加各种比赛。与此同时,阳城县文化馆为了抢救这门手工艺,也成立了以专家为指导,以文体局局长为组长,文化馆馆长为副组长的焙面娃娃工艺保护领导小组,建立了以文化馆人员为主体的阳城焙面娃娃普查工作队,由馆长亲自带队,全面细致的开展普查工作,最终才把这项传统工艺保留下来。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阳城县文化馆获得“面花(阳城焙面面塑)”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面花(阳城焙面面塑)项目保护单位阳城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1994年省文化厅举办的“山西省民间艺术一绝大展”中,阳城县直机关选送的30余件作品,一举夺魁,同获金奖,后又选送18件作品参加中国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获得集体银奖。

2006年,经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论证,“阳城焙面面塑”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手工艺品,被公布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年 9 月 9 日,由晋城市农业委员会、中共阳城县委、阳城县政府主办的首届农业嘉年华在皇城相府景区开幕,包括阳城焙面娃娃在内的十几件非遗项目均展演。

2020年9月22日,“撷彩大地·面中乾坤——山西面塑艺术展”在太原美术馆开展。

文化轶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