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05 11:52
焦李成,1959年10月出生于陕西白水,智能感知与计算领域专家,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部主任、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际智能感知与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
1959年10月,焦李成出生于陕西白水。
1978年2月—1982年1月,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82年2月—1984年6月,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1987年9月—1990年5月,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1990年5月—1992年5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
1992年6月—2003年3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6年,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和陕西省“三五人才”第一层次。
2002年7月—2013年1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院长。
2012年1月,任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
2017年11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
2021年,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和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2年,入选陕西省“西迁精神传承人”。
焦李成一直针对海量、高维、非结构化信息处理中的优化与学习问题展开科研工作,对基于计算智能的学习与优化理论及其在复杂影像解译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焦李成提出了免疫进化优化理论框架与协同进化优化框架;提出了高维奇异性多尺度检测的概念与理论,包括小波SVM、稀疏快速SVM、脊波神经网络及曲线波网络等;建立了用于复杂影像的预处理、图像分析和数据压缩的方法和技术;研发了深度学习FPGA系统、遥感影像大数据类脑解译系统、中国国内首个类脑SAR系统等。
焦李成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与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神经网络交叉研究中心。
截至2023年3月,焦李成已编著出版《神经网络系统理论》《免疫优化计算、学习与识别》《图像多尺度几何分析理论与应用》《深度学习、识别与优化》《深度学习、优化与识别》《非线性传递函数理论与应用》《神经网络的应用与实现》《神经网络计算》等专著20余部,H指数为94。
截至2023年3月,焦李成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优秀科技图书奖5次,全国首届三个一百优秀图书奖以及省部级一等奖等科技奖励10余项。
2012年,以焦李成为团队带头人的“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科研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006年,团队被批准为“智能信息处理科学与技术”国家“111”创新引智基地;截至2012年1月,团队已培养博士、博士后70余人,其中1名博士生获得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奖,1人获得提名奖,6人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1990年,焦李成编著出版了《神经网络系统理论》,该书是中国第一部神经网络专著,截至2022年1月,已被300多所高校选为教材和参考书;另编著了研究生教材《量子计算、优化与学习》等。
焦李成为本科生讲授“专业教育(II)”“专业教育(III)”“新技术讲座(研究型)”“专业教育(Ⅰ)”“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等课程;为研究生讲授“智能感知与先进计算新进展”“SAR图像处理与解译”等课程。
截至2019年12月,焦李成已指导培养的10余名博士生曾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提名奖及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奖等奖项;2019年11月,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由焦李成和钟桦指导,人工智能学院2016、2017级本科生马彦彪、郑永、李春鹏、黄顺然,通信工程学院姚国润,电子工程学院张珂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郑力南等完成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自闭症谱系障碍早期筛查”获得全国挑战杯一等奖。
“焦李成在人工智能领域人工神经网络及进化计算方向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评)
“焦李成在智能感知与计算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评)
“焦李成是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及科研事业的先行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