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13 23:41
熊一然 (1938.11—) 别名熊和义, 山西朔县人。 擅长中国画、 版画。 1961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留校任教。 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 作品有《草原新医》、《颂歌献给毛主席》、《甜水》等。
熊一然先生著名书画篆刻家,多幅作品获国内外及地区书法展大奖、并被收藏。
1938年出生于山西朔县。1961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教学研究会理事、内蒙古文史研究馆馆员、北疆印社社员、上京印社名誉社长、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书画篆刻家.
美术作品先后两次参加全国美展,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书法展览,作品及传记载入《中国当代书法家大辞典》、《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集》等各类国家级书法选集、辞典之中。其中有许多作品被博物馆、纪念馆收藏,或勒石于碑林、碑廊,或流傅于日、美、英、法、新加坡、加拿大等国。日本学者曾在《北国新闻》中以“高古淳朴、刀势入神”评赏其篆刻作品。已故书法家刘兆威教授钦其曰:“斯人犹在抱,於世大有为。”
2008年8 月作品《鹿鸣》被北京一号地国际艺术区作为礼物赠予国际奥组委主席雅克·罗格的夫人安妮.博维因女士。2008年9月国际奥林匹克艺术中心表彰世界杰出艺术家个人被授予国际奥林匹克艺术银奖。
著有《熊一然书法篆刻》。
孔庆臻为《熊一然书法篆刻》写的序 :
序
书画篆刻家熊一然先生,山西朔县人。一九三八年生,少年时其家即徒居内蒙古呼和浩特。一九六一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
熊一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农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学研究会理事、内蒙古文史研究馆研究员、北疆印社社员、秀水印社顾问、上京印社名誉社长。现执教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从事书法篆刻教学工作和书法篆刻艺术创作活动。
熊教授醉心于艺术,数十年孜孜探求,耕耘不辍,在书法、绘画、篆刻等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他的美术作品先后两次参加全国美展,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书法展览,作品及传 记载入《中国当代书法家大辞典》、《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集》、《中国当代书法大观》、《中国现代书法选》、《当代名人墨迹》等各类书法选集、辞典之中,其中还有许多作品被博物馆、纪念馆收藏,或勒林、碑廊,或流传于日、美、英、法、新加坡、加拿大等国。
熊教授于书法艺术,在深入研习历代书法传统的基础上,专攻周秦大小篆及汉隶。于殷商鼎彝之款识潜心摹习,三十年如一日,对周鼎诸器更是遍临再四,不参私意,刻意求工,古趣盎然,别具神韵。隶书取法华山、礼器、乙瑛、史晨、石门诸石,融各家之长,发古人之奥,摹勒之功非浅,心手之力尤深。其书作沉雄劲健、坚苍浑穆、气势宏阔、格调高古,不期远而自高远,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篆刻得力于深厚的篆书基础和熟练的版画刀法,不事专治某一派,取法诸家,不落古人窠臼,自立风格,高古淳朴。篆刻作品根植于秦玺汉印,工整严谨,章法布局,气韵生动,于平稳中求灵动,在凝重中蕴奔放,神完气足,天真自然。骨法用刀,遒劲挺拔,深为识者所赞赏。日本学者曾在《北国新闻》中以[高古淳朴、刀势入神]评赏其篆刻作品。
余主持内蒙古文史研究馆工作历时有年,为弘扬民族文化,遍访区内书画名家,十年前一然已名播哉内外,卓尔不群。余见其作,宗法周秦,博采古籀,惟慎惟严,浑厚古朴,实非俗流之所能为,乃不避年齿界限,破格聘为本馆研究员。数年来,一然术有专攻,心无旁骛,血凝朱泥,魂销素纸,舞椽笔如运斤,挥干将而切泥,笔墨可现金石韵味,刀石能生笔墨情果然炉火已青,人书渐老。余深信瑜瑾多出后学,大成有待来者,能为之执鞭拓路,已足勘慰。今一然将有东瀛之行,无以为赠,聊唱卿云于遵前,以壮行色;书短衷于卷首,权作序言。
孔庆臻于内蒙古自治区文史研究馆
岁在丙子年立秋,时年七十有五
后 记
我从事书法篆刻四十余年,捡点作品,往往彼时以为尚可者,今又觉其不然,心存疑窦,不敢冒昧结集,张扬示众,唯恐贻笑大方。
这次之所以做了尚属认真的编选,全是为了九月的日本之行。埼玉县、石川县日中友好协会邀我去协个人展,老在因泥开彦先生特别关照说:在展览会上发行个人作品集,不但能增近日本同好的了解,对弘扬本民族文化亦不无裨益,于是乃有如上之举。是为缘起。我的性格天生木纳,注定了自己不可能在其他领域有什么作为;而我对翰黑的酷爱,又注定了我甘愿把时间全部消磨在素纸朱泥之间。半生来涂鸦无算。送朋友的自是过眼烟云,参展入编多又杳如黄鹤,到头来箱箧里并没什么藏品。我不得不发愤生产,一口气写出了这集子。所以本集所收的书作三十八件,除《骑射》一件外,都是新作。篆刻一百九十件,却多属陈年老货,是从七十年代以来的积蓄中挑选出来的。这些作品多是自选题材,也有应书刊约稿而作。个人印章多属书画文字之交,或有所嘱,乐为奏刀,或有所慕,投赠以石。同道自远方来,笔会间尴尬无印,乘兴作急就之章,聊博倚马可待之誉。也有辗转索求或他乡致函求印者,亦无不应命。又蒙扶桑友人廖赏,一传而二,再传而四,为之治印者亦颇不少。数十年间,作印这数甚多,好在印章不同于书法,钤拓方便,因而雪泥鸿爪斑,捡点一过,总算有货推出。
我学篆书,始于治印。五十年代就学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三年基础训练之后,按油画、中国画、版画分班,我选了中国画专业。中国画与书法篆刻历来有不解之缘,凡书画作品者需几方红红的印章装饰,方见生气。我由是体味到篆刻之不可小觑,于是率而捉刀。而此艺一经接触,即成嗜癖。同窗学友用印,多出我手,仆俨然[大家]矣。我的教师邱石冥先生见我刻印心切,将他珍藏的秦篆拓本出示嘱我反复临习。胡蔚乔教师指导我临飞石鼓文,并为之示范,使初涉印坛的我,即得正道,免去了不少弯路。两位教师再三强调,治印必须有深厚的书法基础。书家可以不必是刻家,而刻家必须是书家。棒喝语。邱胡二老,早作古矣,当年学子,已近花甲。艺海无涯,而人无金石之永,能不叹哉!
大学毕业,经眼范本墨这次渐多,所学面愈见宽广。于众多的法贴碑版中,我偏爱金文与汉隶。《三代吉金文存》、《两周金文辞大系》等商周金文,凡字迹清楚者,必潜心摹习;《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颂鼎》、《静簋》等金文名贴,更是放大临,缩小临,一临再临。隶书《石门颂》、《华山碑》、《鲜于璜碑》、《孔宙碑》等至今临习不辍。驽骀之才,不擅机巧,人一能之,已十之,虽未得点铁成金之妙,却收铁杵磨针之功。吾能是,是亦足矣!
我学篆刻,苦无师承。尝闻某某师事某大师,某某列某名家门下,窃艳羡之。我少时,即随母徒居塞上,识荆无路,执帚无缘,只好独自摸索。凡所遇名家印谱、印集,不问流派,不分古今,兼收并蓄,欲壑难填。《十钟山房印举》、《古玺汇编》,赵之谦、吴昌硕、黄牧莆、齐白石、邓散木、乔大壮、钱君淘等大师,均极仰慕追随,读而悟其作而悟其旨,广采博收,以勤补拙。[转易多师是吾师],求得进取。所作印玺,常因人因事之异,根据不风吹草动印文之内容,采用不同之表现手法。有时满白文,有时元朱文,有时仿周秦古玺,有时拟汉铸凿,有时大刀阔斧,有时放慢意求工,均不拘一格。
治印,愚以为,是出于实用而产生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唯其实用,因而成为最广泛、最能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篆刻作品与书画结合,成为书画作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篆刻作品有名姓印、字号印、斋堂馆阁印、诗词名言警句印等,虽名目繁多、品类杂陈,最后还是要落在书画、匾额、楹联、碑刻的适当位置上,与之并驾,方能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互为生发,互为升华。篆刻的实用性决定了篆刻的形式特征,即令推陈出新,亦不应脱离其本质。我在治印时,着重于文字的正确使用,艺术形式上力求为大众所接受,进而赏心悦目。在此前提下,琢磨风格手法,寻找一种既不泥古又不步人后尘,但能得心应手、应用自如的法则。
我是教师,专事书法篆刻教学,深感责任重大,必须严肃认真,循规蹈矩,示人以法,唯恐有失,误人子弟。书法篆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丢了传统而奢之不存,毛将焉附。哲人谓日:[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善哉斯言!或讽余冥顽不化,我也只好[一条道跑到黑]了。
创促结集,心中忐忑。毁誉由人,得失在我。他年若得寸进,定然推陈出新,以弥识者厚望。
承蒙众师友鼎力相助,缀成一书。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亲为题签,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副社长刘江先生题辞奖掖,为拙著增添光彩。内蒙古文史研究馆馆长孔老庆臻先生为之作序,过誉谬奖之言,旨在激励后学,尤令人感动。老友滑国璋于炎夏酷暑中策划版面封面,切磋主题意旨;马智涛同志、彭晓明同志拍摄作品;学生李啸宇为之托裱装背、铃印拓款,辛苦非常。内蒙古科技印刷厂赵希增、崔瑞生同志对本书编排印刷用力甚殷,还有为出版本书出了力而不愿彼露姓名的朋友。在此并致谢忱。
一九九六年八月熊一然识于塞外青城铸梦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