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3 21:11
有些科学家将熊科动物分为三个亚科,因为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和眼镜熊(学名:Tremarctos ornatus)在体形和基因组成上与其他熊不同。大熊猫和眼镜熊分别组成大熊猫亚科和眼镜熊亚科。
熊科(Ursidae)动物的体型超过了其他任何食肉动物,分布范围也最广。熊非常强壮,尾很短,头巨大,吻突出,眼相对较小。跖行性,每足5趾。前足具长而不可收缩的爪。头骨的听泡扁平,泪骨孔2个。牙齿大而钝;裂齿切割功能几乎全部丧失。P4位于眶下孔之前,仅有2个齿根。齿式:3.1.3-4.2/3.1.3-4.3=38或42。
熊类属地栖性,可爬树和游泳。通常植食性,但也是机会主义者,可利用几乎任何食物资源:腐肉、小型哺乳动物、大型食草动物和鱼类。独居,夜行性。世界上有5属8种,中国有3属4种。
中国熊科分属检索
1.a.身体主要是白色;四肢黑色;黑耳,黑眼圈。上腭不向后超出齿列;额骨区缩小,眶后突退化;矢状脊非常突出;下颌窝后突发达,围绕下颌的齿突周围。P3和P4有3个舌尖;P4长大于25mm........…大熊猫属Ailuropoda
b.身体大部是暗褐色或黑色;四肢与体色相同。上腭向后超出齿列;额骨和眶后突鼓胀;矢状脊小或阙如;下颌窝后突不发达,不围绕下颌的齿突周围。P3有1个齿尖或阙如。P4有2个舌尖;P4长小于20mm.......…..........2
2.a.体型小;头体长小于1.5m;耳短,长度约为50mm。听泡膨胀,位于枕基面之下;头骨宽而短;乳突不发达,宽度大于上腭长度;P4和C1的距离约等于P4的长度.........................................................马来熊属Helarctos
b.体型大;头体长大于1.5m;耳高,长度大于50mm。听泡不膨胀,几乎不伸长到枕基面之下;头骨窄而长;乳突发达,宽度小于上腭长度;P4和C1的距离大于P4的长度...........................................................熊属Ursus
棕熊
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为分布最广的熊科动物。有11个亚种,如指名亚种U.a.arctos、北美灰熊U.a.horribilis、科迪亚克棕熊U.a.middendorffi、喜马拉雅棕熊(雪熊)U.a.isabellinus、藏马熊U.a.pruinosus、北海道棕熊U.a.yesoensis、西伯利亚棕熊U.a.beringianus等。雄性体长170~280厘米,体重300~500千克;雌性仅一半。体形健硕,肩背隆起。被毛粗密,冬季可达10厘米;颜色各异,如金色、棕色、黑色和棕黑等。有些个体毛尖颜色偏浅,甚至近乎银白,远看似披一层银灰色,故又称“灰熊”。栖息范围较广,一般独居。,植物性一般食物占了60~90%,包括各种根茎、块茎、草料、谷物及果实等,动物性食物如昆虫、啮齿类、有蹄类、鱼和腐肉等。冬眠。野生寿命大约20~30年,圈养可达50岁。全世界只有15~20万头,但种群数量一直在下降,在我国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美洲黑熊
体型硕大,四肢粗短。体长约120~200厘米,雄性较大于雌性。有约16个亚种,体色多样。东北部颜色偏深,以黑色为多;西北部颜色偏浅,如棕色、浅棕、金色;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中岸甚至有奶白色个体,称为“白灵熊”;阿拉斯加有蓝灰色个体,称为“冰河熊”。有时又白色胸斑。分布范围包括墨西哥高原北部向北至北美大部地区。独居于针叶林、阔叶林及沼泽等环境中。善爬树和游水。视力差、听、嗅觉敏锐。巢域范围约125.5平方公里。冬眠时 居于山洞、石缝或树洞。杂食性,食物包括蚁、其他昆虫、蜂蜜、鹿、鼠、野兔、鱼以及野果、树芽等。4~8月为性活动期。怀孕期200天、每窝平均2.4仔。雌熊5年后性成熟,雄叶生1年后成熟。
亚洲黑熊
体形较小,体长1.6米左右,体重一般不超过200千克。体毛黑亮而长,下颏白色,胸部有一块新月形字形白斑,故又称“月熊”。头圆、耳大、眼小,吻短而尖,鼻端裸露,足垫厚实,前后足具五趾,爪尖锐但不能伸缩。主要分布于亚洲的印度、尼泊尔、日本、朝鲜半岛、中南半岛、阿富汗、俄罗斯及我国。栖息于潮湿的丛林地区,尤其是山地森林,除发情期外一般单独生活。一般在夜间活动,白天在树洞或岩洞中睡觉。善攀爬和游泳。嗅觉和听觉很灵敏,但视觉差,故有“黑瞎子”之称。可像人类一样直立行走和坐着,但行动谨慎又缓慢,很少攻击人类。食性较杂,以植物叶、芽、果实、种子为食,有时也吃昆虫、鸟卵和小型兽类等。寿命约30年。我国野生种群不足2万头,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北极熊
为世界第一大陆生食肉动物,体长240~270厘米,体重400~800千克,直立时可超过3米,雌性仅一半。皮肤黑色,体被厚密的透明防水的长毛,看起来是白色,故又称“白熊”。脂肪层极厚。足宽大,适于游泳;肢掌多毛,以在冰面行走。分布于北极及附近国家。独居,常随浮冰漂泊。性凶猛,行动敏捷,善游泳,潜水。以海豹、鱼及鸟、腐肉、苔原植物等为食,有时出没于人类居住地翻食垃圾。繁殖期3~5月,孕期约8个多月,每产1~4仔,4~5岁性成熟,寿命25-30年。全世界约有2万头,已受到保护。
体长140~180厘米,体重80~140千克,雌性略小。主要分布于印度和斯里兰卡。喜食白蚁,上门齿4枚,区别于其它熊科的6枚,中间形成的空隙有助于吸食白蚁;鼻孔可自由闭合,以防止白蚁爬入鼻腔;爪发达成钩形,似树懒,故名。被毛丰富,以颈部为尤。上门齿4枚,区别于其它熊科的6枚。5~7月发情交配,每胎一般1仔,雌熊常将幼崽背在背部。寿命最高可达40年。当地人有将幼崽捉去表演马戏,将其鼻子刺穿,并拔掉牙和爪,赶到烫手的金属盘子上学习跳舞。同时由于栖息地的破坏,数量越来越少,已不足2万头,已受到一定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