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5 08:43
大熊猫的分布区已经相当狭小,实际上它的分布地点仅限于中国陕西秦岭南坡,甘肃、四川交界的岷山,四川的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彼此分割的6个分布区域,栖息于海拔为1400米~3600米之间的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针叶林带的山地竹林中,总面积为29500平方公里。每个区域又由于高山、河流或公路、耕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再被分离成更小的单位,所以栖息地实际面积不足总面积的20%,仅有约5900平方公里。总计全中国有30个小的种群,总数为1000只左右。其中除四川卧龙外,每个种群不足50只,有的仅有10余只。支离破碎的栖息地和孤立分布的生存状态对于大熊猫的繁殖和抵抗自然灾害都是十分不利的。 由于近亲繁殖不可避免,使得大熊猫致隐性基因的纯合,后代生命力降低,甚至畸型或致死。这种现象在动物园内人工饲养的大熊猫中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绝大多数个体是来自于同一野生地区,使很多在动物园中繁殖的幼仔在出生后出现畸型或者发育不良,大部分早期夭亡,种群难以得到维持和发展。
大熊猫是世界上极其宝贵的自然历史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其生存和保护现状,为世人所关注。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促进野外和饲养大熊猫的繁殖,完善和强化管理手段,采取科学的方法,为大熊猫的生存创造必需的条件,稳定进而发展大熊猫种群数量,发展和恢复大熊猫的潜在栖息。 截止2011年底,全世界圈养单位共圈养熊猫333只。能够经常维持10只以上饲养种群的单位仅有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即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和北京动物园4家。
大熊猫属于高度濒危的物种。
大熊猫通常双胎与单胎的比例各占50%,极少产下三胞胎。而高龄个体双胎比例通常会下降。
1967年,上海动物园谱系号为21号的雌性大熊猫在9岁时产下三胞胎,无一存活;
1999年8月18日,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16岁大熊猫永巴产下三胞胎,老大“媛媛”于2000年去世、老二“国庆”于2007年去世、而老三于8月21日凌晨3时许夭折;
2013年8月19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娇子在18岁高龄产下三胞胎,仅第二仔“仨儿”顺利成活,其余为死胎。为高龄大熊猫产下三胞胎的首例报道;
2014年7月29日凌晨00:55—04:50,大熊猫妈妈“菊笑”陆续诞下三只熊猫幼仔,是全球第一例全部存活的大熊猫三胞胎。大熊猫三胞胎的存活率极其低,难度非常大,长隆大熊猫三胞胎的成功可以说是一项世界性的奇迹。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专家和长隆的专业饲养员团队正每分每秒全天候守护,日夜监护熊猫三宝宝的成长和健康状况。
2016年9月19日,重庆动物园17岁的雌性大熊猫娅老二与雄性大熊猫灵灵交配产下三胞胎,这是全球有资料记录以来的第4例大熊猫三胞胎。但另外两只幼仔体质虚弱,最后仅一只雌性幼仔存活,取名为“良月”。
2014年春季,大熊猫“菊笑”出现发情迹象,研究中心派出繁育专家到广州为其配种,分别于3月26日和27日用雄性大熊猫“琳琳”的鲜精液为“菊笑”成功进行两次人工授精。
7月29日,“菊笑”通过整晚的努力于凌晨00:55-04:50陆续诞下三只熊猫幼仔。因为连续产子后体力不支,不能亲自照顾宝宝,三只幼崽因此被迅速送进育婴箱。在饲养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妈妈“菊笑”获得了良好的休息调整,已经快速恢复体力。
8月12日,饲养员已经把熊猫宝宝送回妈妈身边,进行母乳喂养,三只幼崽的脐带都已全部脱落。长隆野生动物世界饲养员团队每分每秒轮班照料,定时测量其体重,时刻观察大熊猫母子的健康状况。
8月17日,是广州长隆大熊猫三胞胎出生的第20天,与刚出生时全身呈粉红色的小模样相比,三只宝宝如今形象大变,成长速度也是如出一辙,体型均增加至刚出生时的4倍。其中1号小崽体重396.9克, 出生时体重为90.5克,2号小崽体重401克, 出生时体重为83克,3号小崽体重504.3克,出生时体重为124.4克,平均每日增重15%。三个小崽全天吃奶均达到100克以上,每天奶量为体重的约25%。不过,1号小崽的活力相对较弱,在饲养员的24小时不间断重点看护下,奶量逐渐增加,状态在逐渐强化当中。而妈妈“菊笑”的胃口相当不错。
8月28日,经过满月体检,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三胞胎大熊猫幼仔均发育健康。三只幼仔体重分别由出生时的90.5克、83克、124.4克增长到1014.5克、1013.2克和1227.6克。饲养专家还确认了三胞胎的性别:一号幼仔为雌性,二号、三号幼仔均为雄性。这是全球第一例全部存活的大熊猫三胞胎。由于大熊猫三胞胎存活率极低,长隆大熊猫三胞胎日前全部存活可以说是一项世界性的奇迹。满月当天,长隆动物世界还宣布大熊猫三胞胎全球征名活动正式启动,将面向全球为熊猫三胞胎征集名字。
来自卧龙的大熊猫菊笑出生于2002年9月28日,母亲是大熊猫唐唐。2012年7月13日来到长隆。说起她的家族历史,长隆野生动物世界时任总经理董贵信介绍,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在四川建立了第一批以保护野生大熊猫为目的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于1983年成立了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开展大熊猫的保护、繁育、野化培训和放归自然等科学研究,已发展成规模最大、世界优秀的大熊猫科研与自然保护教育基地。这次三胞胎的妈妈“菊笑”正是来自于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名门之后。
要让熊猫们怀孕并不容易,“早在2011年长隆就成立了华南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中心,并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指导下开始筹备大熊猫的繁育工作。”专家指出“在大熊猫繁殖中常常存在着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幼崽成活难等‘三难’,大熊猫三胞胎的出生率只有1%,成活率也只有1%,出生3天后,成活率可达70%,出生7天后,成活率可达90%,出生半个月,成活率可达95%”,看来,攻克这国宝的“难孕难育”的难关实在需要耐心和高超的技术。
9月18日,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成功繁育的大熊猫三胞胎全部顺利“开眼”,并脱离人工育幼箱。“开眼”是大熊猫宝宝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宝宝们将由此得见光明,对外界变得更加敏感;“开眼”后借助眼睛的引导和帮助,熊猫宝宝将会变得更加积极和活泼好动,活动范围也更加大,加速学会走路。
11月5日,诞生在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大熊猫三胞胎迎来百日。“熊猫宝宝之家”首展也拉开大幕。经过100天健康成长, “三姐弟”的体重有了巨大的变化,依次为6459克、6603克、6350克。
12月15日,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宣布了熊猫“三姐弟”的名字:大姐叫萌萌,二弟叫帅帅,三弟叫酷酷。
2017年7月29日,大熊猫三胞胎“萌”“帅”“酷”3岁啦。萌帅酷三姐弟自出生以来,便受到全球的高度关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广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联合长隆度假区、长隆动植物保护基金会等单位举办了5000人的大型生日派对。派对现场正式向全世界发起倡导:大家一起加入“我爱大熊猫联盟”,一起来守护国宝大熊猫。
2021年7月29日,生活在广州的大熊猫三胞胎姐弟“萌萌、帅帅、酷酷”满7周岁啦。为此,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特意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共100位7月出生的小朋友,跟大熊猫三宝一起欢度这场好看、好吃、好玩、惊喜不断的大熊猫7岁生日主题派对。
长隆动物繁育水平享誉全球
2007年,在长隆野生动物世界诞生了考拉双胞胎,消息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报道。继考拉双胞胎之后,长隆现如今再次创造了熊猫三胞胎的奇迹。
如今,在长隆生活繁衍的珍稀动物不计其数。如何让来自地球各角落的动物们水土相服。园区相关负责人认为,评判一个动物园好坏的标准,动物的繁育保护水平是一个硬指标。长隆能一直拥有中国最好的动物繁育水平。如今,在长隆生活着包括中国的大熊猫、澳大利亚的树熊(考拉)等各国国宝在内的500多种20000余只珍稀动物,这些世界珍奇动物在先进的繁育保护技术下开枝散叶,使长隆成为世界重要的野生动物繁育和保护基地。
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多年来在大熊猫饲养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早在2011年长隆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指导下开始筹备大熊猫的繁育工作,为大熊猫的繁育全力创造良好的饲养条件。在最初引入大熊猫时,便打造了高标准高配置的大熊猫馆,不仅营造了翠竹清幽的室外环境,让大熊猫能适应环境,还配备了大型室内馆,在馆内配置了空调及制冰机,在气候炎热的华南地区为大熊猫营造了一个和老家四川一样的环境。
2024年7月29日,全球唯一大熊猫三胞胎“萌帅酷”十周岁生日,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举办庆生活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中华区代表现场授予大熊猫三胞胎“首例繁殖成功的大熊猫三胞胎”“最长寿的大熊猫三胞胎”两项认证。“萌帅酷”成为中国内地为数不多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动物。
野生大熊猫栖息于密林之中,它们生长到一定阶段要进行婚配和生育,即发情、求偶、交配、妊娠和育幼。熊猫平时孤居,到了繁殖季节,雌雄互相吸引,在稠密的竹林里,开始进行各种求爱活动。熊猫是属于多雄争配制。它们一生中产仔数量少,且幼仔不易成活。由于熊猫生殖能力和育幼行为两方面的高度特化,使熊猫的种群增长十分缓慢。
圈养条件下雌性大熊猫4岁左右,雄性大熊猫6岁左右进入性成熟,野外大熊猫性成熟稍晚。大熊猫除发情配种季节外,其他时候一般是单独生活,各有其活动的区域。
在大熊猫繁殖中常常存在着“三难”:发情难、配种受孕难、成活难。熊猫的交配和分娩是一个公认的世界难题,在南方湿热地区的繁殖更是难上加难。
1990年,是基地解决“育幼难”的突破之年。 从野外送到成都抢救的几十只大熊猫康复后,分别送往它们原生地放归,部分调往北京、上海、福州等地的动物园,成都动物园留下了6只,成为“基地”熊猫的“老祖宗”。
1963年9月14日,第一只人工圈养的大熊猫在北京动物园诞生。
1992年,大熊猫双胞胎培育的成果,通过了四川省科委组织的重大成果鉴定,先后被评为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设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首先创造的双胞胎育幼技术,很快公布于世,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心还派专家去上海、福州、重庆等地的动物园,帮助其解决“育幼难”的问题。
2008年10月11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宣布世界首张大熊猫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完成。科学家们说,它将为保护和人工繁育这个被称为“中国国宝”的濒危物种提供新的途径,以及推进针对大熊猫的其他科学研究。
2008年3月,由中国科学家发起,加拿大、英国、美国、丹麦等国科学家联合参与的国际“大熊猫基因组研究”项目启动,绘制大熊猫基因组序列图谱是该项目的第一部分,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承担了主要的工作任务。华大基因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全基因组组装软件及自主搭建的高性能计算机,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科学家挑选了大熊猫“晶晶”进行基因组测序,“晶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原型之一,一直生活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世界上的野生大熊猫仅存约1600只左右,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省周围的崇山峻岭之中,被称为“活化石”。另外,截至2007年底,中国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239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