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6 23:46
熊猫舞,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熊猫舞是上古时期原始狩猎的产物,“傩舞是人类较早发挥本体精神力量,使用巫术手段向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索取起码的生活条件,拓展生存空间,进行两种互为关联的生产活动——物质的生产和人口的繁殖,从而展示人类早期生命的价值。
“熊猫舞”是白马藏人原始的傩舞,其文化的发祥地居于西北的甘肃地区。“傩的原生地是中国西部偏北的地区,与长江的发源地相去不远。”虽然族人由西北向西南迁徙,但他们的文化却一直被保留下来。九寨沟县的“熊猫舞”是在白马藏人祖先崇拜和部落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们所戴的熊猫面具,是古代原始崇拜的表象。
白马藏族的“熊猫舞”面具的造型是动物形象,仔细看它不像熊猫倒像熊,而且面目狰狞用以威吓鬼怪,这与族人对古代动物图腾崇拜有密切关系。白马藏人的面具几乎普遍带有黑熊的形象,这与早期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山海经·西山经》卷二记载:“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嚣水出焉,北流注于汤水。其上多桃枝钩端,兽多犀兕熊罴,鸟多白翰赤鷩。有草焉,其叶如蕙,其本如桔梗,黑华而不实,名曰蓇蓉。食之使人无子。”嶓冢山在今天的甘肃省陇南地区,就是现在的白马藏族的居住地,此处多熊罴。白马藏族把熊作为崇拜对象正是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一种反映。据《周礼·春官·司马政官之职》中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方相氏作为与妖怪作斗争的代表人物,他以狰狞的装扮为主要特征,这足以使妖邪鬼怪屈服,这种假面具“具有一种内蓄超自然的神灵之力,以其外在的威严之势为人们祈祷福祉并驱散恶灵的道具。”汉代傩祭中除方相氏外,还出现了木质面具“十二神兽”,在白马藏族中称之为“麻昼”或“十二相舞”。“熊猫舞”是早期的傩祭传说的以模仿动物的跳舞来驱逐疫鬼,先民们对头颅的崇拜使其对兽禽的模仿必然要关注头部。“广西扶绥县来山的崖壁画上,把鸟类形象画在正身的首领人像的头顶上;宁明县花山崖画上,则把动物(有人则明确指认为犬)画在正身首领人像的头顶上。在古代诸多文献中就有关于远古以来的巫傩的许多记载。”
周代的傩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祭祀的“傩仪”、表演的“傩舞”。
汉代已经形成了有固定仪式的傩舞,其主要目的就是驱疫逐恶鬼。《后汉书》(礼仪志)有这样的记载: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十二兽有衣毛角。中黄门行之,冗从仆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因作方相与十二兽儛,欢呼,周遍前后省三过,持炬火,送疫出端门。此习俗传至隋代。汉代宫廷流行的这种傩舞,无论是功能还是形式,都与现在白马人的“熊猫舞”具有相似之处。白马人的先民对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瘟疫等现象无法解释,总觉得这是神鬼的作用,因而他们戴上假面具,作为神的代言人为人们禳灾除邪、驱逐疫鬼,这样就可以保平安。起初较有可能仅仅是戴假面来恐吓恶鬼,后来逐渐成为巫师戴着假面具进行祭祀,久而久之这种别具风格的戴着假面的祭祀方式广泛地被广大民众所采纳,成为了民间带有祭祀、娱性、狂欢等多种功能的原始宗教舞蹈。
“熊猫舞”属于原生傩祭祀舞蹈,主要表现熊猫的生活习性及各种动作,是白马人生活方式、生存模式的再现,主要以打击乐为伴奏,乐器以鼓、钹为主。当下熊猫舞共有十二种舞步,但就是“熊猫舞“的故乡——上草地村会跳熊猫舞的也不到10人。
熊猫舞在形式上,熊猫傩面经历了由熊猫毛皮作为扮相舞蹈,转而以其他兽皮替代,这些演变归因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时间的逐渐推移。熊猫傩舞在表演艺术和表演的方法上均有固定的程式和舞步,显得有章有节,自始至终都体现了熊猫的生活规律特征。表演时,由会首在村里挑选两名年轻精干的小伙子,扮演成熊猫的形象,舞者身披熊皮、头戴熊猫面具,并在头部增添较多装饰,舞者一手拿棍棒(法器),一手拿牛尾,用腰带把熊皮扎紧,后面留一个类似于尾巴一样的长穗子,身挂铜铃,在固定的场院中随打击乐伴奏进行舞蹈,打击乐伴奏音型较为固定,形体动作主要表现在手脚的变化上,打击乐一般随傩舞舞步的频率和动作身法的起伏演奏,速度和节拍变化较小。
每当到了正月初五(平武、木座等乡开始的时间),正月十三日(文县、九寨沟县开始的时间,一般于正月十八结束),白马藏人就会将面具集中在一起,每个村寨有3个、6个或12个面具不等,由“头人”(保管面具和负责主持当年活动的人)统一保管,在村里挑选青年男子若干人将面具戴在头上,到各家各户、村头寨尾按传统动作舞蹈。甘肃文县的傩舞有“池哥昼”、“麻昼”、“阿里甘昼”、“丘昼”等,面具均为木刻而制;四川平武的傩舞有“跳曹盖”和“十二相”,面具和甘肃文县的基本相同;九寨沟县的傩舞主要有“十二相舞”和“熊猫舞”。九寨沟县的“十二相”傩舞在扮相和跳法上与文县的“麻昼”及平武的“十二相”大同小异,有些细微的差异是由于族群在迁徙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现象,而名称的不同则是由于方言所致。“熊猫舞”则是九寨沟县的白马藏族独具特色的傩舞,它除了具有白马藏族其他傩舞的敬神请神、撵鬼驱邪、保佑平安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娱乐和狂欢的特征。另外,在面具的制作上也独具特色,现存白马藏族的傩舞面具几乎都是木刻而制,而熊猫舞的面具则保留了较为原始的形态,是去骨做成的熊猫头标本,应该属于面具的最初形式,是白马人古代宗教文化的缩影。
从表演内容上看,熊猫傩舞主要是以熊猫为主题,表演熊猫的生活规律和各种姿态。如:熊猫吃箭竹、熊猫喝水、熊猫爬树、熊猫打滚、熊猫嬉戏、熊猫睡觉等。但“熊猫舞”同样属于傩祭祀舞蹈,所以,依然具有请神、驱鬼、保平安的功能。在表演时,首先由两个装扮好的傩舞者手拿棍子,在固定的场院随着锣鼓的伴奏,进行表演前的准备,也算是清场,接着便是请神,舞者右手拿棍,左手拿牛尾,虔诚地向上天请愿,做请神状。正式表演开始后,舞者手拿牛尾和棍棒细腻地模仿熊猫的各种姿态,一会做地上翻滚动作,一会儿做爬树动作,表演者模仿熊猫的动作越像,表演就越成功。熊猫舞在娱乐和狂欢的基础上实现祭祀和驱邪的功能。熊猫舞“它通过在本族群文化体系下建构起一个特定的仪式空间,以此获得一种狂欢的体验”。狂欢是舞蹈的终极目的,其独特性在于舞蹈的程式不是通过严格的宗教仪式来实现,而是以狂欢及其所带来的体验贯穿整个仪式过程,从而达到狂欢与祭祀的双重功能,这也是熊猫舞较为独特的地方。
传统熊猫舞的表演服饰是由真熊猫头和熊猫皮制成的。白马藏人世世代代喜爱大熊猫并保护大熊猫,与大熊猫和睦相处;但在中国的大熊猫保护政策还未出台之前,对因为年龄大而老死在村边路旁的熊猫,人们将其头部取下并剔掉骨头制成熊猫舞头具,将身上的皮剥下缝制成熊猫服供跳熊猫舞使用。当下在毛云安等熊猫舞传承人的家中还留存着由前辈传承下来的熊猫头具和熊猫服。而当下跳熊猫舞使用的熊猫服饰一般出自手工作坊,熊猫服一般是由山羊皮制作而成,头具则用石膏做造型后粘上了黑白的毛发,熊猫屁股后那一条灵动的尾巴则是牛尾巴。
传承价值
九寨沟县的白马藏族熊猫傩舞在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方面,都体现出文化历史的深远性和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它起源于原始动物崇拜、图腾崇拜和原始宗教祭祀活动,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成为了被广大民众所接受的祭祀、娱乐和狂欢为一体的民间艺术活动。
传承状况
熊猫舞是四川省九寨沟白马藏族人的一种民族体育乐舞,白马藏语俗称“登嘎甘”。受文化一体化趋势和社会变迁加剧的影响,熊猫舞的保护和传承曾一度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然而随着国家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各项保护政策出台,在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其保护和传承事业走上了顺利的轨道,逐渐改变着将要消逝的命运。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九寨沟县文化馆获得“熊猫舞”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2年2月,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重要活动
2012年3月15日,中国·四川九寨沟第八届民俗风情月在九寨沟举行,活动上表演了熊猫舞。
2018年3月5日,九寨沟县第十八届元宵晚会在九寨沟新区文化艺术中心广场举行,活动上表演了熊猫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