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9 18:52
黄海岸边有着汇泉角、大麦岛等许多岬角,每两个岬角之间环抱着一个海湾,这使得青岛海滨沿岸风采绰约,景色各异,在沿海城市中形成独有的迷人风景线。这些岬角中,有的是自古以来与陆地相连的海角,有的本来是近岸的海岛,由于泥沙淤积再加人工治理与陆地相连形成半岛似的岬角,燕儿岛便属于这一类。
燕儿岛因海蚀作用,礁石林立,每逢秋季大潮,惊涛骇浪拍打堤岸,非常壮观。在上世纪30年代,这里是青岛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名为“燕岛秋潮”。
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五月,鳌山卫浮山备御千户所(简称浮山所)设立。同期,浮山所开始建庙宇,其中龙王庙(现已坍塌)即坐落在燕儿岛的最高处。明清时期,为停泊渔船和避风,浮山所村曾与周围各村一道在燕儿岛西北角的小海湾处垒起了一条长达50米的石墙,俗称湾子墙,作为燕儿岛的简易码头。道光元年(1821),湾子墙曾得到修复。 在青岛开埠之初,燕儿岛只是一个海边的荒芜之地。1901年出版的由德国人谋乐编撰的《山东德邑村镇志》在介绍浮山所时,附带对燕儿岛作了如下描述,“按照中国地图,岸边有一小岛名叫燕儿岛,即‘燕子的岛’,其西是绿豆岛(即今太平角)。这两个岛现在与陆地相连,即使在高潮时其连接处也不被淹没。”1933年,燕儿岛被出让给万国会用于建国际夏令营青年营和换取资金建浮山所小学校舍。抗战胜利后,燕儿岛成了军事禁地,1947年夏,燕儿岛西海滩被美国海军辟为专用海水浴场,禁止村民在此赶海、捕鱼。青岛解放后,海军北海舰队在燕儿岛建军用品仓库和靶场。
清朝的《即墨县志》中还没有燕儿岛的记载,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才出现关于燕儿岛的文字记载。过去,燕儿岛是许多年轻人郊游的首选地点。燕儿岛突出海中,又有崖石,每年秋季风大浪高,撞击崖石,激起高浪喷泻如雪,许多人前去观赏,所以“燕岛秋潮”是青岛十景之一。
国立山东大学建校以后,在燕儿岛一带建有植物实验场,为植物系的教学进行各种试验。这时期许多大学学子常到燕儿岛来,他们很喜欢这片土地,到了夏季他们在岛上支起帐篷,看护种植的各种植物,晚间举行篝火晚会,白天则扑向大海游泳,这里逐渐成了离市区比较远的海水浴场。著名女作家苏雪林,1934年与丈夫一起来青岛住在福山路3号,山东大学的教师宿舍(即沈从文故居)。他们去遍了青岛的各个海水浴场,她说燕儿岛浴场海湾宁静,环境幽美,海天一色,虽然距市区远,游泳的人很少,但这正是它的特点。
1935年,大导演孙瑜带领电影摄制组来青岛同时拍摄两部电影,为了避免重复,《到自然去》选在第三海水浴场拍外景,《浪淘沙》选在燕儿岛拍外景。今天,我们看老电影《浪淘沙》,如果仔细一点,会辨认出燕儿岛的景色。
1968年8月2日,当时的青岛市革命委员会做出同意中央交通部红星船舶修造厂(即后来的北海船厂)在燕岛浮山所湾建厂址的批复,燕儿岛和其周围的浮山湾均被圈在北海船厂内,燕儿岛从此与世隔绝。奥运会成功申办之后,北海船厂为让位于奥帆基地从2003年2月12日开始西迁,燕儿岛又得以重见天日。许多年里,很多居住在老市区的长跑爱好者把燕儿岛作为长跑目的地。但多数人只能跑到太平角,每天能跑一趟燕儿岛的便觉十分骄傲。
青岛解放后,20世纪70年代,北海船厂从大港迁至燕儿岛。厂址选在了岸上,没有破坏燕儿岛。
自从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并确定青岛作为伙伴城市后,青岛经研究决定把“奥帆会”场地建在燕儿岛。北海船厂迁往西海湾,在燕儿岛的岸边建立了庞大的“奥帆赛”比赛场地。此后,燕儿岛还保留了一小部分,上面有着葱郁的树木,为了保护燕儿岛,它的腹部建立了一条隧道,穿过隧道经过海堤就是鹰嘴岩,仍保留着旧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