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2 20:50
爨(拼音:cuàn),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古字形上部模拟双手拿着甑,中间是灶口,下部表示用双手将木柴推进灶口。本义指烧火做饭。与这个意思相关的,都可叫做“爨”,如古代称厨房为“爨室”,煮饭的大锅叫“爨镬”。“爨”也用作姓氏。
会意字。爨字始见于战国,古文字的“爨”可以说是一幅生火煮食图,以《说文解字》小篆(图2)为例:构件B代表甑,泛指锅镬一类炊具;构件A代表将甑放在灶上的双手。中间的构件C是灶口的象形。下半部则是进柴烧火的缩影:双手(构件E)把一根根柴火(构件D)推进灶内,一把“火”在下面熊熊燃烧着(构件F)。“爨”的本义就是烧火做饭。这种情景在大多数农村、山区是司空见惯,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图10是《说文》籀文,构型比小篆简单。这类在文字偏旁中又夹杂着一些象形构件(如“爨”中像灶门的“冂”)的象意字,无法确定其为象形字还是会意字。说它是哪一类都有道理、但又不完全准确,这也正是六书理论自身的不足。
以上是秦系文字的“爨”,战国文字另有如下异体:
上列“爨”字主要集中在楚地流行,还有一些其他变体。其字形大概是中部为炊器,下从火,表示烧火做饭的意思。上部所从当是从“允”声或“允”的省声。这些异体字在西汉以后就逐渐消亡了。
在古书里,爨的本义偶有所见。如《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爨就是烧火煮饭的意思。分爨、各爨,就是各自煮饭,意味着分家。与此相联系,凡与烧火煮饭即炊事有关者、都可以叫做爨。《礼记·檀弓上》:“曾子之丧、浴于爨室。”爨室即炊室,也就是厨房。煮饭的大锅叫做爨镬,烧火用的拨火棍则称爨杖,主持大事的婢女或主妇又叫爨婢、爨妇,如此等等,说明爨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爨,又是姓氏、部族的名称。后汉有河南尹爨肃,三国时蜀有爨习,又有爨琛、爨颜。古代云南一带又有爨族,分东爨和西爨。爨族盛行抢婚习俗,《东川府志》记载颇详。也许是爨人的举动富有戏剧性,所以宋代以来爨又是宋杂剧、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演剧也可称爨、爨弄。相传宋徽宗见爨国人来朝,服装、头巾、鞋子都与众不同,面部也像化了妆,觉得极为有趣,于是命令优伶仿效,成为一种游戏。
由于“爨”字形繁杂,后世出现过多种简化形体。上文提到的《说文》“籀文”,干脆省去了上半部分。但这个字体似乎不通行,后世不见使用。东晋时的爨宝子碑、南朝宋的爨龙颜碑(见“书法欣赏”)中的“爨”字都把下面的双手“大”省去了,火也成了四点,可见当时的书法家也觉得此字难写。其后出现的行书、草书,也都把“大”省去,几乎没有一个是按原来结构写的。旧时戏班子里艺人有时还将用作“演剧”的“爨”写成音近字“串”,于是有串戏、客串等说法。现代通行的“爨”基本沿袭了最复杂的小篆,只是将代表甑的构件B写成“同”,代表双手的部分写作“大”。
【卷三】【爨部】七乱切(cuàn)
齐谓之炊爨。𦥑象持甑,冂为灶口,廾推林内火。凡爨之属皆从爨。
𤏷,籀文爨省。
“齐谓炊爨”注:各本“谓”下衍“之”字,今正。火部曰:炊,爨也。然则二字互相训。《孟子》赵注曰:爨,炊也。齐谓炊爨者,齐人谓炊曰爨。古言“谓”则不言“曰”,如《毛传》妇人谓嫁归是也。特牲、少牢礼注皆曰:爨、灶也。此因爨必於灶,故谓灶为爨。礼器燔柴於爨同。《楚茨》传曰:爨,饔爨廪爨也。此谓灶。又曰:踖踖,爨灶有容也。此谓炊。
“𦥑*①象持甑”注:中似甑,𦥑持之。今本𦥑*譌臼。
“冖为灶口,廾推林内火”注:林,柴也。内同纳。
“凡爨之属皆从爨”注:七乱切。十四部。
“𤏷,籀文爨省”注:然则爨本古文也。
【注释】①𦥑*:字形作𢍯下无廾。
七乱切,去换清 ‖爨声元3部(cuàn)
爨,炊爨。又姓,《华阳国志》云:“昌宁大姓有爨习。”《蜀志》云:“建宁大姓。”《蜀録》有交州刺史爨深。
【巳集中】【火部】 爨;部外笔画:25
古文:𤑖
《广韵》七乱切。《集韵》《韵会》《正韵》取乱切,竝音窜。《说文》:齐谓之炊爨。𦥑象持甑,冂为灶口,廾推林内火。《玉篇》:灶也。《诗·小雅》:执爨踖踖。传:爨,饔爨,禀爨也。疏:饔爨以煑肉,廪爨以炊米。《周礼·天官·亨人》:职外内饔之爨亨煑。注:爨,今之灶。主於其灶煑物。《仪礼·士昏礼》:大羹湆在爨。注:爨,火上。
又姓。《华阳国志》:昌宁大姓有爨习。《蜀志》:建宁大姓。《蜀录》有交州刺史爨深。
又《集韵》:或作熶。详熶字注。
又取绢切,音縓。炊也。
又七丸切,音撺。义同。《周礼·夏官·挈壶氏》:及冬,则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注:以火炊水。◎按《周礼》《诗传》《释文》爨俱音七弦切,释经传爨字之义,大约动音为平声,静音为去声。然《左传·宣十五年》传:析骸以爨。注:爨,炊也。及《孟子》以釜甑爨。似皆宜读平声。乃《孟子》无释文。《左传》释文亦音七乱反。则平去又未尝拘也。
(参考资料:汉典)
(参考资料: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