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哲学

更新时间:2024-06-27 11:39

《爱的哲学》是英国诗人珀西·比希·雪莱创作于1819年的诗歌。

作品原文

Love's Philosophy

The fountains mingle with the river,

And the rivers with the ocean,

The winds of heaven mix forever

With a sweet emotion;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single

All things by a law divine

In another's being mingle —

Why not I with thine?

See, the mountains kiss high heaven

And the waves clasp one another;

No sister flower could be forgiven

If it disdained its brother:

And the sunlight clasps the earth,

And the moonbeams kiss the sea —

What are all these kissings worth.

If thou kiss not me?

中文译文

爱的哲学

泉水总是向河水汇流,

河水又汇入海中,

天宇的轻风永远融有

一种甜蜜的感情;

世上哪有什么孤零零?

万物由于自然律

都必融汇于一体。

何以你我却独异?

你看高山亲吻着碧空,

波浪也互相拥抱;

谁曾见花儿彼此不容:

姊妹把弟兄轻蔑?

阳光紧紧地拥抱大地,

月光在吻着波浪:

但这些接吻又有何益,

要是你不肯吻我?

查良铮译)

创作背景

《爱的哲学》是雪莱写于1819年的一首抒情诗。这首《爱的哲学》是诗人雪莱站在哲学家的角度向恋人说明自己的求爱哲学而写的。

作品鉴赏

《爱的哲学》通过万物都融汇于爱,而“我”却没有被爱来表现“爱”的哲学与未被爱的矛盾,表现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全诗共两节,每节8行。第一节,从“爱”的哲学和“我”没有被爱来表现事物的矛盾,抒发自己内心的激情。第二节写抒情主人公希冀对方接受自己的爱,以此来抒写“我”对美好爱情、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诗一开始就通过富有哲理性的语言表现万物皆融汇于爱的哲学,说明万物都将融汇于爱的长河中。然而自己却没有被爱,这是一种不可理解的矛盾,从而表现了“我”对此事的观点。

随后又使用拟人手法,说“高山在吻着碧空,波浪也相互拥抱”,“阳光紧紧地拥抱大地,月光在吻着海波”。通过这些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我”向对方求爱的真挚感情,表达自己的殷切希望,表达对美好爱情、美好事物的追求。

该诗用富于哲理的语言来表达爱情,是雪莱富有新意的创造。虽然抒情主人公的万物皆融汇于爱的哲学是资产阶级博爱思想的表现,但通过万物的博爱来表现“我”没有被爱的矛盾,表达我对爱情和美好事物的热切追求,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全诗均采用短句来捕捉大自然的生趣。每行二到三个重音不等,韵脚为abab cded,读起来具有音乐感。虽为“爱的哲学”,但此诗并不刻板,诗人通过高山、大海、碧空、大地、花朵、阳光、使人感到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在鲜明的色彩,清新的气韵,明快的节奏中牵手,拥抱,亲吻,让人感到流连忘返。尤其从两诗节的最后一行,更可以看出诗人心底深处的那种对爱的向往,感受到爱所拥有的大自然般的纯净与童心一样的真诚。诗人用其美丽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哲人的思维,谱写了一曲赞美爱的诗歌。

作者简介

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英国浪漫派诗人、政论作家、改革家。被认为是英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之一。出生于英国的贵族家庭,早年受卢梭、葛德文等人的影响。大力提倡无神论,反对专制。在牛津大学读书时,因发表短篇《无神论之必然》而被校方开除。后投身爱尔兰的民族独立斗争,发表了《告爱尔兰人民书》,最后低价发行(5便士),旨在唤起爱尔兰穷苦人民内心的觉醒。此举遭到了英国政府的迫害,后来被迫离开英国定居意大利。在欧洲期间,与拜伦、济慈等人来往。1822年,诗人与友人出海,遭遇风暴罹难。其时是在30岁生日前昔。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