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2 20:58
爽(拼音:shuǎ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金文。此字本义是为明、明亮,引申指凉快、清凉,又引申指畅快、舒适,还可指差错,违背。
会意字。商代甲骨文从大从二火,作一正面伸臂站立人形,两腋下对称各有一盆火,会明亮意。后火形微变,讹变严重的或两火作两口(口的上边一笔与人臂共用是其变体),或作两个A,后面这种形式成为后来发展的主流而为西周所传承。到战国时,形成两种主流结构:一种从古文大(字形B)从二爻;一种从夫(字形C,夫由大分化而出)从二文(爻之讹)。许慎将战国两种结构整理作从古文大从㸚(二爻)与从篆文大(实为夫,古大夫同字)从㸚,一起收入《说文》。隶变后出现两个对应的楷体爽与𤕤。 《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以爽为正体。 《说文》本义为明、明亮。《书·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金文借D(从日丧省声)表示。引申指爽失、差错。《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通“霜”。云梦秦简《日书》甲种:“食之以喷,饮以爽路,三日乃能人矣。”卜辞中读“毋”,与“母”通,指配偶、匹配。《殷虚书契后编》上2.12:“癸丑卜,王宾(祭名)仲丁爽妣癸,翌日亡尤?”又《南明》660:“于妣己且乙爽告?” 对商代名臣伊尹、黄尹等祭祀时也可使用。《南明》 422:“甲戌卜,其𠦪(hū,祭祈)雨于伊爽?”
明也。从㸚从大。𤕤,篆文爽。疏两切
【注释】徐锴曰:“大,其中隙缝光也。”
明也。
爽本训明。明之至而差生焉,故引伸训差也。朝旦之时,半昧半明,故谓之早昧爽。日部曰:昧爽,旦明也。昧之字,三苍作曶。云曶爽,早朝也。司马相如传云:疏逖不闭,曶爽得耀乎光明。今本多闇昧二字,乃用注家语益之耳。
从㸚大。
其孔㸚㸚。明之露者,盛也。疏两切。十部。
𤕤,篆文爽。
此字浅人窜补,当删。爽之作爽,奭之作奭,皆𣜩书改篆,取其可观耳。浅人补入说文,云此为小篆。从㸚即同,何不先篆後古籒乎。凡若此等,不可不辨。
《唐韵》疏两切。《集韵》所两切,𠀤音塽。《说文》:明也。从㸚,从大。注:徐锴曰:大其中𨻶缝光也。《书·仲虺之诰》:用爽厥师。传:爽,明也。
又《盤庚》:故有爽德自上。传:汤有明德在天。〇按蔡传:故有爽德为句,自上二字连下其罚汝三字为句,爽训失也,与孔传异。
又《康诰》:爽惟民迪吉康。
又《大诰》:爽邦由哲。《左传·昭四年》:二惠竞爽。
又《昭七年》: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
又《书·太甲》:先王昧爽丕显。
又《牧誓》:时甲子昧爽。传:昧爽,早旦。
又《左传·昭三年》:请更诸爽垲者。注:爽,明也。〇按《增韵》云又淸快也,卽爽垲之义。
又《史记·屈原贾谊传》:爽然自失矣。
又《尔雅·释言》:爽,差也,忒也。扬子《方言》:爽,过也。《书·洛诰》:惟事其爽侮。《周语》:晋侯爽二。《列子·黄帝篇》:昏然五情爽惑。
又扬子《方言》爽,猛也。齐、晋曰爽。
又《广韵》:烈也。
又贵也。
又星名。细爽,免星七之一。见《史记·天官书》
又《左传·昭十七年》:爽鸠氏,司𡨥也。注:爽鸠,鹰也。
又人名,左爽,见《战国策》。
又《类篇》师庄切,音霜。义同。《诗·衞风》: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又《小雅》:其德不爽,寿考不忘。〇按朱子《诗传》爽叶师庄反。《集韵》爽本载十阳韵中,古有此音,不必叶也。
又《老子·道德经》: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又《楚辞·招魂》:露鸡臛蠵厉而不爽些。注:败也。楚人谓羹败曰爽。
又《左传·定二年》:唐成公如楚,有两肃爽马。《释文》:爽,音霜,马无肃爽之名,爽或作霜。贾逵云:色如霜纨。马融说肃爽,鴈也,马似之。〇按《广韵》十阳韵中作驦。同騻。不载爽字。惟《集韵》驦注云通作爽。
又叶音生。《后汉·马融传》:丰彤薱蔚,崟𨿅槮爽。翕习春风,含津吐荣。注:槮爽,林木貌。爽协音生。
(书法来源:)
(音韵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