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6 07:04
牛耳海棠(学名:Begonia sanguinea Raddi)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全株平滑无毛。茎直立,常有分枝,紫红色,基部常木质化。叶互生,斜心状卵形,长10-17.5厚米,宽5-10厘米。花小,白色,数朵组成聚伞化序;总花梗细长,红色。蒴果倒卵形,长14-17毫米。花期:夏季。
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全株平滑无毛。茎直立,常有分枝,紫红色,基部常木质化。叶互生,斜心状卵形,长10-17.5厚米,宽5-10厘米,先端具短骤尖头,基部心形,两侧不对称,全缘,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血红色,具掌状6-9脉;叶柄稍肥厚,红色,圆柱状;托叶阔卵状长圆形,长19-25毫米,宽8-17毫米,先端急尖。
花小,白色,数朵组成聚伞花序;总花梗细长,红色;苞片长圆形,长6-12.5毫米,宽1-2毫米,早落;雄花:花被片4,外层2片圆形,内层2片狭长圆形;雌花;小苞片极小,长1-2毫米,长圆形,早落;花被片卵形,长约4毫米;子房3室。蒴果倒卵形,长14-17毫米,具3枚不等大的翅。花期:夏季。
原产于巴西,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中国各大、中城市公园有栽培。牛耳海棠生长于热带地区,其性喜温暖、湿润、强散射光的环境,不耐高温,夏日忌阳光直射,忌干旱,畏涝,不耐瘠薄,较耐低温,生长适温为18-27℃。
牛耳海棠采用扦插和分株繁殖。扦插时间在4-5月、9-10月,插穗每3-4节为一段,插于素沙中,遮荫,保持90%的温度,40-50天可移栽上盆。
外植体的灭菌:将叶片用1洗洁精浸泡30分钟,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酒精消毒8秒后无菌水冲洗2次,再用0.1%的升汞分别消毒7分钟(其中滴加一滴吐温 )。处理后用无菌水冲洗7-8次, 无菌滤纸吸干叶片表面水分后,在无菌托盘内将叶片切成1厘米×1厘米的小方块,叶背向下接种到MS培养基上,接一片外植体。处理接种60瓶外植体,第10天成活率达59.44%
初代培养:将无菌外植体接种到含不同浓度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初代培养基中, 其中NAA浓度 0.1-0.2毫克/升,6-BA浓度0.5-1毫克/升,诱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培养14-21天后,叶片开始膨大,变厚,并出现向上弯曲或向下拱起的现象,28-35天后叶片表面开始出现点状绿色愈伤组织 ,继续培养后愈伤组织逐渐变多 ,部分处理中伴有不定芽和不定根的分化。愈伤组织诱导率达87.08%。
继代分化与增殖:将初代培养中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块和不定芽块切割成小块转接到含NAA浓度0.1毫克/升+6-BA浓度0.5-1毫克/升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继代培养基中,进行不定芽的分化与增殖试验。40天后可以观察到出芽极多,增殖迅速,芽体健壮,分生倍数达42.43%。
培养条件:培养温度为(25±1)℃,相对湿度为60-80%,光照强度为1500勒克斯,光照时问为12小时/天。培养基均采用MS+食用白砂糖30克/升+琼脂6.5克/升+植物生长调节剂,pH调至5.8-6.0,121℃高压灭菌20分钟。
牛耳海棠喜富含腐殖质的、疏松肥沃的、排水良好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可用腐叶土、菜园土或塘泥土与腐熟的厩肥、蛭石(沙子)、椰糠,按5:3:2:1配制。盆苗应置于半荫蔽处养护,夏季应防因高温高湿而引起的根腐病。
其叶色油绿光亮,株形端庄,高矮适中,是室内、阳台摆设的理想盆栽观叶植物;叶型优美亮丽,花白色,春天开花,成熟植株易于栽培,是常用作园艺和美化庭院的观赏植物。牛耳海棠在巴西常用作药用植物,可以作为秋海棠科药材的一种拓展性品种,有很高的药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