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寨石窟

更新时间:2024-05-30 14:49

牛角寨石窟,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高家镇鹰头村,是唐朝时期的古遗址。

历史沿革

牛角寨石窟始凿年代为唐代,唐景龙元年(707年)建成牛角寨大佛。

2013年开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仁寿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开展了对牛角寨石窟的考古调查及测绘工作。

文物特点

综述

牛角寨石窟位于四川省仁寿县高家镇鹰头水库以西的鹰头村,东距高家镇约4.4千米,南距仁寿县城约3.5千米,北距成都市约54千米。处于龙泉山脉中段东侧,东望平川,视野开阔,近观鹰头水库,远眺三岔湖。造像龛分布于牛角寨和玉皇顶东崖下山坡上的数十个巨石之上。牛角寨石窟分为牛角寨、坛神岩两个部分。其中牛角寨部分群位于牛角寨东南侧,坛神岩部分位于牛角寨山体西侧,可以确定牛角寨石窟始凿年代为唐代。根据资料记载,牛角寨石窟原存有佛、道造像101龛,其中佛教造像95龛,道教造像6龛。根据现场踏勘和核对,牛角寨部分存造像39龛,坛神岩部分存造像30龛,牛角寨和坛神岩部分的摩崖造像,另有还有20龛被掩埋于地下。

规模

牛角寨石窟分为微型龛、小型龛、中型龛和大型龛及特大型龛五个类型:微型龛边长小于20厘米;边长小于100厘米的龛为小型龛;边长100~200厘米的为中型龛;边长200~400厘米的为大型龛;边长400厘米以上的为特大型龛。仅牛角寨区大佛龛为特大型龛。牛角寨区Y1~Y6皆分布有大型龛(共6个),坛神岩区域仅Y1、Y2、Y6分布有大型龛(共5个龛)。小型龛是牛角寨石窟的主要类型,分布于牛角寨区Y2和Y3(共14个龛),坛神岩区Y1~Y6(共35个龛)。微型龛多为附属龛。中、小型龛是牛角寨石窟牛角寨区开凿的主流,小型龛是坛神岩区的主流。

形制

牛角寨石窟的造像龛以双层龛为主。牛角寨石窟立面龛形可分为四边形、拱形、尖拱形三类。大部分为四边形龛,近总数的93%。牛角寨石窟单层龛平面龛形分为六类:方形、横图长方形、梯形、半椭圆形、半圆形和拱形。单层龛平面以三壁较直的横长方形和三壁弧形、龛深较浅的半椭圆形为主流。牛角寨石窟双层龛外龛平面形制可以分为两类:横长方形和梯形。牛角寨石窟造像龛龛顶的形式丰富,包括:平顶、内斜顶、外斜顶、拱形顶、尖拱形顶、上凸顶、双层叠涩顶。其中拱形顶,尖拱形顶,上凸顶,双层叠涩顶属于出现较少的特别形式,而平顶、内斜顶、外斜顶为普遍出现的形式。单层龛的龛底形式包括平底、外斜两种。除残损不明的龛外,平底形式居多,占统计总量的70%。双层龛的外龛龛底形式包括平底、外斜两种,其中平底是主流形式,占统计总量的62%。

龛门结构与装饰

牛角寨石窟造像龛龛门结构的特点主要是指双层龛的内龛门结构,包括门柱、横槛(上槛)、门楣、门植等结构元素。门柱可以分为三类:宽面门柱、窄面门柱、表现抱框。宽面门柱和窄面门柱在牛角寨区和坛神岩区皆有分布,其中窄面门柱数量较多。表现抱框的门柱数量较少。横檻可以分为两类:横槛未压门柱和横槛压门柱。除残损不明的龛外,横檻未压门柱的形式在牛角寨区和坛神岩区皆有分布,占统计总量的37%,而表现横槛压门柱的形式数量较多,占63%,这在牛角寨区和坛神岩区皆有分布。门槛样式可以分为两类:较低门槛和较高门槛。较低门槛是普遍形式。斜撑是四边形龛常见的上侧两角的结构形式,主要出现于内龛。

造像内容

牛角寨石窟造像龛的尊像组合,可以分为单尊像、双身像、一铺组合像、多身像、群像五种。以一佛为主尊的组合像,或再结合天龙八部的组合像,是仁寿牛角寨石窟流行的佛教题材;牛角寨石窟道教题材造像龛皆分布于坛神岩区,且集中分布于Y1,有两种组合形式。一种为单主尊及胁侍的组合,另一种为多主尊及胁侍的组合。牛角寨石窟佛道题材造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佛教为主的佛道组合,一种是以道教为主的佛道组合。

造像图像特征

佛,按姿态可以分为三类。立佛:牛角寨石窟立佛实例较少,立佛在牛角寨区皆为附属龛,在坛神岩区为独立龛;跏趺坐佛,除组合主尊外,牛角寨区中尊佛像印式多见捧钵、弥陀定印,而少见禅定印。坛神岩区中尊佛像多见禅定印、捧钵,而未见弥陀定印。中尊佛像捧钵是牛角寨石窟最多见的手势。按着衣方式,可分为三大类型:通肩式、三层佛衣式、覆肩袒右式。施弥陀定印佛像皆着通肩式袈裟。通肩式袈裟是牛角寨石窟佛像着衣最常见的样式;倚坐佛:牛角寨石窟实例较少。

菩萨,牛角寨石窟菩萨像多为龛内胁侍菩萨,或作为并列尊像如地藏观音组合和双观音组合,也有独尊菩萨(一般为观音造像)的形式。根据体式可以分为立像、半跏趺坐和结跏趺坐三类。菩萨手势较丰富,立像胁侍常见持莲、持净瓶、持杨柳枝、垂持帔帛等,坐姿菩萨多见持莲,也有手持杨柳枝,较少见手印。菩萨的着装样式差异较小,基本为戴项圈,斜披络腋,佩X形璎珞,下身着贴身长裙。

力士,牛角寨石窟较少见单龛独尊力士,常见组像中护持力士。可见有一手上举、一手下垂,一手上举、一手扶腰,一手上举、一手垂持帔帛等。少见手持法器者。牛角寨区同龛护持力士像大多为对称动作,坛神岩区有二像动作差异,两侧护持力士的着裙样式也存在较大差别,右像下身着露膝短裙,左像着长裙覆踝。

天王,牛角寨石窟的天王大多是佛为主尊组像中的护持天王。

文物遗存

综述

牛角寨石窟,2号“维摩诘经变龛”、3号“观无量寿佛经变”、41号“千佛龛”、44号“弥勒大佛”、53号“三宝龛”、64号“并列真人群像”等6龛录入《中国美术全集•四川雕像卷》,“大佛龛”还录入《中国大佛》画册;牛角寨石窟造像题记现存八处。其中纪年题记两处。

牛角寨大佛

牛角寨寨东侧崖壁屹立着弥勒佛胸像一尊依山镌造的大佛半身像,也是整个牛角寨石窟的核心部分,又称高家大佛、仁寿大佛,坐西向东,双手齐胸合十。龛高约16米,宽约11米,深8.7米。半身胸像高12.4米,半圆雕。佛头高6.6米,发式呈螺髻,面部宽4.6米,丰满,耳长3.7米,垂肩,眼微启,嘴微合,颈高0.95米,肩宽约11米,胸高4.85米。于唐景龙元年(707年)建成的牛角寨大佛一反佛教雕塑佛像必为全身像的规范,仅凿半身胸像,较罕见,是中国大佛的唯一胸佛,被誉为“中华第一胸佛”。与乐山大佛在外貌神态上犹如孪生兄弟,在开凿方式、工程布局及排水方式上也相似,两佛均是三面凿山为岩,大佛端坐其间。

3号龛

3号龛为双重方龛,平面呈浅弧形,两侧龛口内收明显,正壁与侧壁转折处近弧,顶与三壁转折较明显,顶部两角外侧雕弧撑,内侧掏空。外龛宽141厘米、高150厘米、深50厘米,内龛宽105厘米、高126厘米、深32厘米,龛向257°。外龛底部中央残,造像略风化、残损,头均不存,零星可见白色装彩痕。外龛右壁中央竖刻南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题记1行,字体较大,为楷体:丁祖同甲已上记,乾道九年。其外侧另有1则题记,仅可识“大佛”二字。内龛环三壁造西方净土世界。上方中央造一佛二菩萨坐仰莲圆座上,头顶有圆柱形华盖,华盖垂三重帷幔,下垂风铃,顶部、下方中央各有一硕大宝珠;有尖桃形头光及圆形身光,头光内饰锯齿,两侧镂空,中饰两圈联珠纹夹一圈素面条带纹,外缘饰火焰,身光内层素面,中、外层装饰与头光相同,莲座覆帷幔。佛居中,头及双臂不存,像高24厘米、座高10厘米,可见头顶肉痕,着通肩式袈裟,领边于左肩外翻较宽,衣纹于胸腹前呈弧形,袈裟下摆覆双足,双手置腹前两侧,结跏跌坐。菩萨头顶华盖有帷幔层层垂下,转角处垂四道珠链。均绾,发辫垂肩,带垂于肩前,颈部存两道蚕纹,披络腋,一角反搭胸前,下着长裙,腰束带,披巾自两肩垂下,于腹前横过,绕两臂后垂于莲座两侧,戴项圈,于胸前中央呈联珠状,中央垂下一道流苏,两侧各垂下一道璎珞,于腹前相交,呈圆饼状,及两膝,折向身后,双手均持长莲蕾于体前。左侧菩萨双臂及双腿残,高21厘米、座高8厘米,右腕戴双重腕钏,莲蕾搭于左肩,莲茎上端又分出莲叶,左舒相坐,朝向右前方。右侧菩萨右臂、右腿残,高21厘米、座高7厘米,莲蕾搭于右肩,右舒相坐,朝向左前方。

佛与菩萨华盖间的缝隙内各露出弟子头像,左上排三身,右上排二身,下排一身,呈倒“品”字形站立,均光头。右侧菩萨蹲莲座上,朝向右侧,双手抚右上方莲座,抬头看向上方童子。内龛龛楣两侧及左、右龛面雕十六观。韦提希夫人绾高,着交领衣,外套齐胸襦裙,裙尾覆双足,双手笼袖中,拱胸前,结跏跌坐于仰莲圆座上,身体前方置仰莲圆台,其上置像或物。左侧从下至上第一、三、五、七组画面中,韦提希夫人居左面右,第二、四、六、八组画面居右面左,第七、八组位于龛楣左侧。

造像题记

53号龛右壁的《南竺观记碑》,基本完好,其中内容有“……大唐天宝八载(749年)太岁己丑四月乙未朔十五日戊申,三洞道士杨行进、三洞女道士杨正真、三洞女道士杨正观……真□正法观元守宪进弟彦高等共造三宝像一龛,为国为家存亡□□□□供养。”在13号龛右壁上,刻造像题记一则,竖刻楷书7行,可见内容有:“贞元十一年(795年)太岁乙亥元月建,戊寅廿八日书。”

文物价值

牛角寨石窟镌刻有大量唐宋时期的道教和佛教的石刻造像,为研究这一段时期造像类型和演变规律提供了详实的实物参考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龛中保存下来的《南竺观记》碑文,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唐代道经的分类、总卷数和分类的具体卷数,为研究唐代道教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牛角寨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牛角寨石窟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高家镇鹰头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牛角寨石窟,路程约35.6千米,用时约57分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