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2 14:02
牟传龙,男,1965年生,博士,研究员、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党委委员、四川省科技表扬联合会理事、四川省地质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四川省矿物岩石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四川省沉积地质专业学会副主任、重庆大学兼职教授、山东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学专业,主要从事沉积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和含油气沉积盆地分析等研究工作。
岩相古地理和储层沉积学是沉积地质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与油气勘探工作紧密相关,是进行油气勘探前期关键的研究工作之一。岩相古地理的研究目标是力求实现从固定的向活动的,从定性向定量和从宏观向微观的古地理研究转变,同时,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如何更好地服务和指导油气(资源)勘查和预测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储层沉积学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储层的岩相、成岩作用和有利沉积相带进行系统的沉积学研究,并积极探索沉积成岩对储层的控制作用,其研究成果对储层的系统评价和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资源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如何利用各个学科优势和技术方法对资源的突破服务是亟待解决和创新的问题,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发展前景。
主要包括:“中国岩相古地理编图”,“全国油气基础地质研究与编图”和“中国南华纪-新近纪岩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等项目。目前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土资源大调查和中石化等部门的沉积地质、储层评价、沉积盆地分析和油气等方面的科研任务。
主要从事沉积地质与油气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攀登、国家攻关、省部级及国际合作项目等30余项项目任务,在沉积地质学研究领域获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尤其在沉积学(含古地理学)和层序地层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形成了以沉积学为依托、以层序地层学、储层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创新为目的的三个主要研究方向。1992年,创立了“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原则、思路和方法”,编制的岩相古地理图更能反映瞬时性、客观性和等时性,推动了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向前发展;2010年,首次提出了“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油气基本地质条件”新思路,并以此为指导思想,编制了“中国岩相古地理图集”(2016),明确提出在早古生代“华南洋”不存在的认识,认为四堡运动后,扬子与华夏成为统一的板块,控制了以后的沉积格局;2016年,总结了页岩气地质条件的主控因素和调查方法,明确提出了浅水陆棚相和深水陆棚相的含义及其主要判断标志,提出了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的深水陆棚相是页岩气有利相带的创新认识,创新性地提出了“岩相古地理可作为页岩气地质调查之指南”的重要认识,并出版专著《岩相古地理与页岩气调查》(2017);2016年,以祁连造山带的奥陶系为例,在系统开展沉积相和大地构造格架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了造山带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思路和编图方法;2001-2010年期间,首次针对制约油气勘探突破的川东北地区二叠-三叠纪岩相古地理和储层开展创新性研究,明确指出川东北地区二叠-三叠系油气储层有利相带为台地边缘礁滩相,有利微相为礁滩颗粒白云岩,有利成岩相为埋藏溶蚀成岩相。提出了台地边缘缓坡礁滩沉积模式,否定了前人“开江-梁平海槽”的认识,详细厘定了川东北地区长兴期、飞仙关期的岩相古地理格局,明确提出了长兴组和飞仙关组是该区油气勘探首选目标,该成果受到中石化的高度重视和应用,为实现普光、元坝等大型气田的重大发现和突破提供了科学支撑。
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出版《湘鄂赣二叠系层序岩相古地理与油气》、《中国岩相古地理图集》、《岩相古地理与页岩气地质调查》等专著9 部、译著2 部、科研报告12 部。在《Acta Geologica Sinica》、《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Geological Journal》《Geophys. J. Int.》、《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Geological Magazine》、《沉积学报》、《地层学杂志》、《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石油学报》、《石油勘探与开发》、《地质学报》、《地质论评》、《中国地质》、《古地理学报》、《地学前缘》、《岩石学报》及《矿物岩石》等核心地学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
曾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9部译著2 部、科研报告12 部。2001年被评为中国地质调查局第一批中青年优秀人才,2002年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2006年被评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