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7 13:38
牟家社区距青岛市崂山区中韩街道办事处驻地7.5公里,东依虎头山、铲头山,滨海大道(原松岭路)从村西不远处经过,村北和东北面分别与沙子口街道的北龙口社区、南龙口社区接界,西北与李沧区的于家下河社区毗邻,南临枯桃社区。村东有“虎头山”,村西南有“官石帽子”等景点,山崖陡峭,神秘清幽,风光秀丽。张村河从这里出山岭入平原,蜿蜒流过。牟家村现有村民509户,1351人,有牟、王、董、刘、曲、于、苏等姓氏,其中牟姓约占全村总人口的85%。据说牟氏先祖最早于明朝万历年间从小云南移民至此居住,起村名“牟家”。
牟氏家族共分四大支族,村内南北两街原来分别建有家庙。
牟家村周围山地、丘陵较多,原有耕地700余亩,山峦585亩,因国家开发建设征用现剩耕地300余亩。根据该村的地形特点,村民在耕地上种植地瓜、玉米、小麦和花生等,在山地、丘陵地带种植苹果、梨、桃等果树。该村成年男性以从事木、瓦工为主,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家庭妇女以前多从事手绣、缝纫、糊火柴盒等。该村很早就有开粉坊加工粉丝的传统手工业,少数人靠养牲口、赶大车维持生计。近些年开始养植花卉和绿化用树苗,部分村民租用土地建起了饲养场,以养奶牛和鸡为主。1986年在村西利用原来的黄黏土资源建起了砖场一座。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采村东虎头山、铲头山的山石,后为保护环境按青岛市的统一要求停止了开采。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该村组织原有的木、瓦匠外出到石油化工厂、东风船厂、青岛玻璃厂等单位搞“副业”,以此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不快。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为了加快经济发展,该村开展多种经营,在搞好粮食、林果和蔬菜生产的同时,加快发展工商企业,先后建窑厂、办木器加工厂、引进崂山矿泉水厂,鼓励个体经济发展,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2004年该村经济总收入7200余万元,人均收入6210元。
为了改善交通状况,该村投资20余万元,修建了连接滨海大道的柏油路1.5公里,重新改造了连接李沙公路和枯桃村的进村道路,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投资20余万元修建了村小学,后又与枯桃村一起联合办学,现有村办和民办幼儿园各一所;1989年投资打水井,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2001年为村民安装了有线电视,硬化了村内主要道路,安装了路灯,修建了垃圾池,派专人专车每天定时清理垃圾。
2004年中国海洋大学新校区破土动工,已形成初步规模。这里将高楼林立,成为新的高等教育区。
根据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文件崂政发[2004]229号《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西韩等18个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的批复》,由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