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13 19:35
名词解释:
包括天然牧场、割草场、人工草场、半人工草场、草库伦及饲料轮作区。天然草场按植物区系的特点和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分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还可根据草场地带性植被基本型,结合大地貌特征的一致性,植被亚型与土壤母质条件的一致性,植物群落中优势植物与利用方式的一致性,采用三级分类系统,分成若干草场类型。按人类干预程度分为天然草场、人工草场、半人工草场。按利用季节分为夏秋草场、冬春草场。
牧地是发展畜牧业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生产资料。故保护、利用、改造、建设牧地,提高其生产能力,是发展畜牧业,实现稳产高产的根本措施。《周礼·职方氏》指出上古中国本部产马的分布:如豫州、兖州(今河南、山东等省)其畜宜六扰(指马牛羊猪犬鸡),雍州(今陕西甘肃等省)宜牛马,幽州(今河北省境)宜四扰(指马牛羊猪),并州(今山西省境)宜五扰(指马牛羊猪犬)。
《元史》 所云:“其牧地, 东越耽罗, 北逾火里秃麻, 西至甘肃, 南暨云南等地, 凡一十四处, 自上都、 大都以至玉你伯牙、 折连怯呆儿, 周回万里, 无非牧地。”
世界上的牧地及草场总面积约31.17亿公顷,占陆地总面积的23.3%。其中以澳、苏、中、蒙、美、巴西等国面积最大。中国的草场属于亚欧大陆草原的一部分,面积达3.15万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左右,呈带状分布在北起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经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折向西南,一直到青藏高原南缘,绵延5000多公里。其类型分成北方牧区的温带草原,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原,新疆天山、阿尔泰山荒漠区的山地草原。由于草原质量不高,加之利用不合理,草场不断退化,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整治,提高产草量和载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