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5 21:06
牧地山黧豆(学名:Lathyrus pratensis L.)是豆科,山黧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具1对小叶;托叶箭形,基部两侧不对称;叶轴末端具卷须,单一或分枝;小叶椭圆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总状花序腋生,具5-12朵花。花黄色;花萼钟状,被短柔毛。荚果线形,黑色,具网纹。种子近圆形,平滑、黄色或棕色。
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茎上升、平卧或攀缘。叶具1对小叶;托叶箭形,基部两侧不对称,长(5)10-45毫米,宽3-10(-15)毫米;叶轴末端具卷须,单一或分枝;小叶椭圆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30(-50)毫米,宽2-9(-13)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两面或多或少被毛,具平行脉。
总状花序腋生,具5-12朵花,长于叶数倍。花黄色,长12-18毫米;花萼钟状,被短柔毛,最下1齿长于萼筒;旗瓣长约14毫米,瓣片近圆形,宽7-9毫米,下部变狭为瓣柄,翼瓣稍短于旗瓣,瓣片近倒卵形,基部具耳及线形瓣柄,龙骨瓣稍短于翼瓣,瓣片近半月形,基部具耳及线形瓣柄。荚果线形,长23-44毫米,宽5-6毫米,黑色,具网纹。种子近圆形,直径2.5-3.5毫米,厚约2毫米,种脐长约为1.5毫米,平滑、黄色或棕色。
生于山坡草地、疏林下、路旁阴处,海拔1000-3000米。
牧地山黧豆是一种中生根茎型细茎豆科牧草,山地草甸草地的伴生种。适于寒温湿润气候,耐旱性差,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壤质、砂砾质的山地黑钙土、山地暗栗钙土上均能生长,尤其是在氮素贫乏的土壤上也能正常生长,适应范围较广,在中山带的林缘、灌丛、半阴坡及河谷中都见有生长。在阿尔泰山、萨吾尔山海拔1700-2100米的中山带开阔谷地、平缓坡地,它做为伴生种出现在由西伯利亚早熟禾、细叶早熟禾、大看麦娘、草原老鹳草、草原蓼等中生禾草、杂类草组成的山地草甸草地中;在伊犁地区海拔1800-2200米的林间空地和半阴坡,做为伴生种出现在由大叶橐吾(Ligularia macrophylla)、块根糙苏(Phlomis tuberosa)、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等高大杂类草构成的山地草甸草地;此外,在天山北坡的山地草甸、山地灌丛草甸草地中也常见有牧地山黧豆散生。
分布于黑龙江、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湖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较广泛分布于欧洲及亚洲。
牧地山黧豆于5月初返青,7月初现蕾,7月底开花,8月结实,9月中旬以后地上部分开始枯黄。
牧地山黧豆茎秆柔软,营养价值高,青饲或调制成干草各种家畜均喜食,尤以牛、马嗜食;青草具有苦味,羊采食较差,制成干草后,苦味减少,羊则喜食。缺点是枯黄后叶片易脱落,冬季保留差,只适于夏秋放牧利用。属良等牧草。
牧地山黧豆也是一种蜜源植物。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木樨草素、异槲皮苷、芸香苷等;花含3'-甲基杨梅树皮素;茎、叶含槲皮素-3-二葡萄糖苷、木质素及酚类成分。
药用部位:全草、叶、种子。
性味:辛、甘,微温。
功能主治:全草:清热解毒,利湿。用于疥癣,疮疖。叶:祛痰止咳。用于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肺脓肿,咳嗽痰多,胸闷喘急。种子:活血化瘀。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