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20 20:31
《牧竖》是晚唐诗人崔道融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主要描写牧童形象的诗。前两句写牧童穿蓑衣戴笠帽的形象,然其一遇到陌生人,就装出一副神气的样子;后两句则写牧童之行事动作,其放牛时即躺于牛背上吹短笛,牛耕地时则于溪边田头玩耍。此诗将牧童天真烂漫、悠然自得、调皮可爱的形象描述得十分到位。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浅白如话,将农村牧童生活的一面展示出来,体现作者内心的悠闲与恬淡。
牧竖1
牧竖持2蓑3笠4,逢人气5傲然6。
卧牛7吹短笛,耕却8傍溪田9。
1.牧竖:牧童,放牧的孩子。竖,竖子,男孩子。
2.持:带着,穿戴的意思。
3.蓑:身上穿的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4.笠:头上戴的斗笠,用竹篾或草编成的大沿儿帽子,可以遮雨、遮阳光。
5.气:神情。
6.傲然:高傲貌,自豪的样子,很神气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7.卧牛:斜坐在牛背上。卧,原义为躺,诗中是斜坐的意思。
8.耕却:耕完了。却,完了,结束。
9.傍溪田:溪水旁边的田地。傍,挨着,靠近。
牧童穿着蓑衣、戴着斗笠,遇到人故意装成一副很神气、心高气傲的样子。
放牧时,趴在牛背上吹着短笛;牛在耕田时,他就在悠闲倚在溪田边悠闲玩耍。
崔道融累官右补阙,后弃官避地入闽。此诗应作于其入闽隐居后,是诗人观农村牧童日常情景而作。
此诗以赞美的笔调刻画了牧童悠然自得、调皮可爱但又心高气傲的形象。
“牧竖持蓑笠”一句描写小牧童衣着,他穿着蓑衣戴着斗笠。“逢人气傲然”一句写出牧童神情,尽管以放牧耕地为生,但是却不自卑,反而觉得很自豪。在传统的农耕文化中,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直与贫穷、卑微相伴。但此诗中的牧童却神气傲慢。因他在劳动中练出了一身本领,不怕风不怕雨,还能吆牛耕田地,所以他才那么自负“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此二句是倒装句。按着内容表达的需要,本应说成“耕却傍溪田,卧牛吹短笛。”诗人为了押韵(第二句的尾字与第四句的尾字押韵,即“田”与“然”押韵)而颠倒着说了。此两句描写了牧童的行事动作,放牛时躺在牛背上吹着短笛,牛耕地时在溪边田头玩耍。将牧童天真烂漫、悠然自得、调皮可爱的形象描述得十分到位。
整首诗语言质朴、清新自然、浅白如话,不假雕饰地将农村牧童生活的一面展示出来。此诗表面上写的是牧童,实则是为表达自己的清高、以及对淡泊宁静的田园生活的眷恋。同时也体现作者内心的悠闲与恬淡,突出了生活的美好。
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研究员宁业高:(崔道融)对农村情况比较了解,其农业题材的诗,如《田上》《牧竖》《过农家》《春墅》《溪上遇雨》《村墅》等,都写得真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中国历代农业诗歌选》)
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王美春:写牧童的诗有不少佳作。这些佳作大都属于富有童心童趣的田园式的牧歌,如唐代诗人崔道融的《牧竖》:“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全诗以牧童的傲态反映其智心,饶有诗情画意,也颇见童趣。(《诗美的永恒:同题古诗佳作比较谈》)
崔道融,生卒年不详,晚唐诗人。自号东瓯散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 。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温州)县令。后入朝为右补阙,避战乱入闽(福建)。工诗,其诗大都自然明快、通俗易懂,与司空图、方干为诗友。有《东浮集》九卷。《全唐诗》录存其诗近八十首,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