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5 17:57
物理化学是大连理工大学建设的慕课、新世纪网络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该课程分为(一)(二)两部分,于2016年10月10日在中国大学MOOC首次开课【(一)(二)同时】,于2020年2月15日在学银在线首次开课【(一)(二)同时】,授课教师为王旭珍、王新葵、王新平、石川、纪敏、宋雪旦。截至2022年1月,据中国大学MOOC官网显示,该课程(一)(二)两部分均已开课11次;据学银在线官网显示,该课程(一)(二)两部分均已开课3期。
2003年11月3日,物理化学及物化实验课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第一、二批项目验收,结果为“通过”;
2008年9月29日,物理化学及实验课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批准为200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9年9月15日,物理化学课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批准为2009年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2013年12月20日,物理化学及实验课程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
2016年6月28日,物理化学及实验课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0月10日,物理化学(一)与物理化学(二)课程上线中国大学MOOC;
2017年12月26日,物理化学课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认定为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本科教育课程);
2020年2月15日,物理化学(一)与物理化学(二)课程上线学银在线;5月21日,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上线中国大学MOOC;11月24日,物理化学课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一流课程)。
(注:“物理化学及实验”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分为理论课程“物理化学”与实验课程“物理化学实验”两部分上线,在学银在线仅上线理论课程部分。)
物理化学是化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用物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技术来研究化学变化中的普遍规律。物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到微观的物质组成与结构,大到宏观的工业生产过程,无一不蕴含着物理化学原理。物理化学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无论化工、农业、航空航天,还是在能源、环境和材料等领域,所涉及过程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都离不开物理化学原理的指导。
该课程既是化工与制药大类专业(包括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催化化学与工程、电化学工程、精细化工、能源化学工程、材料化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的专业大类基础课程,又是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课,也是非化工专业少学时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及其计算方法,得到一般科学方法的进一步训练,培养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物理化学理论基础。
该课程适合化工与制药大类,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催化化学与工程、电化学工程、精细化工、能源化学工程、材料化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等专业学习。
该课程讲解与化学变化有关的物理变化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主要是平衡规律和变化速率的规律。物理化学(一)课程介绍热力学基本概念和热力学三大定律的表述、基本运算,及其在简单状态变化过程、相变化过程、化学变化过程、单组分系统、多组分系统中的具体应用。物理化学(二)课程学习化学动力学,介绍研究与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历程的方法,应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处理高度分散系统、光化学和电化学反应系统的具体问题,以及用统计热力学基本原理解决从微观到宏观系统性质的方法。
(注:课程大纲排版从左到右列)
(注:课程大纲排版从左到右列)
(注:表格内容参考资料)
(注:表格内容参考资料)
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强化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讲解,注重通过科研和生产应用实例培养实践能力。
该课程提供了各教学小节的授课微视频,以便教师进行多种混合式教学。
该课程为每章教学内容提供了作业题,便于教师选择使用。
该课程提供了不同难度(易、中、难)的试题,包括单选、判断、填空、问答(计算),便于教师自主组卷。
(注:表格内容参考资料)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课程。
(注:表格内容参考资料)
王旭珍,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科研领域是功能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其环境/能源应用基础研究。
王新葵,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科研方向为能源小分子催化转化、纳米催化。
王新平,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多级孔MFI分子筛材料、贵金属高度分散颗粒嵌入MFI分子筛催化材料、工业废气中N2O的催化分解。
石川,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以能源小分子活化转化和气态污染物催化消除为背景,开发新型催化材料和外场耦合催化反应新过程,实现分子的精准活化与高效转化。
纪敏,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化学系主任,主要科研方向是新型固体酸(碱)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催化性质研究。
宋雪旦,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功能性纳米碳素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方面展开工作。
任素贞,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物理化学教学和多相催化研究工作。